“三个融入”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三个融入”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023-11-23 大众日报 18版
  □秦玉学 惠书岳
  
  近年来,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的建设、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细落小落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2018年,学校被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指委认定为全国首批十所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基地之一。2019年,学校古建筑文化与营造技艺传承基地入选山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20年,学校被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指委评为“非遗教育传承示范基地”。2022年,学校荣获“山东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高校”。
  融入党的建设,强化文化育人政治引领。学校党委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制订《关于加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及22个配套方案,创建“党建+传统文化”育人模式,打造城建品牌,推进文化育人。立足行业特点、专业特色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凝练极具建设行业特质的“精技强能、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卓越工匠精神,创新构建了鲁班文化、建筑文化、家和文化和节日文化“四位一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体系。统筹谋划党建总体思路,明确具体重点工作,打造城建特色党建文化。健全25项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持续推进“优质校”建设等重点工作,实施“双带头人”和“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开展“书记有约”“三联系”活动,实施党员干部教师“五个一”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做到知行合一。开展“一支部一品牌一亮点”创建活动,将党建品牌与特色文化品牌打造与样板党支部创建融合推进,激发了组织活力。
  融入教育教学,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学校将文化育人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创新打造知识与实践、教育与学习、线上与线下、学校与企业“四结合”的素质教学模式,实现了文化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精品化,通过传统文化课程与互动体验一体化教学融合,提高传统文化教学实效性,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依托广厦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设立鲁班文化、建筑文化、家和文化和节日文化等4个文化研究所,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建设了文化育人资源库,编写了“四位一体”文化读本系列丛书,开设了文化通识课程。制定实施《关于加强专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让建筑文化、专业文化和工匠精神成为推进专业建设的原动力,推进文化悟道与技能立业有机结合。以“课程思政”为目标,增强专业课程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教学楼、实训室开展专业文化展示,持续开展优秀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活动,实现课程育人、课程思政,专业育人、文化思政。
  融入校园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学校邀请大师来校举办齐鲁讲坛、鲁班名士讲堂等学术报告,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以学术活动提升文化品位。推进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思政“金课”建设等,引导学生内化工匠精神,精技强能,以专业活动挖掘文化内涵。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培育“泉城义工服务团”志愿服务品牌、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建设系统企业文化调研等活动,培养学生“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情感,以实践活动深化文化认同。开展廉洁文化创建活动,促进干部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学生廉洁从学。以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浓郁文化氛围,厚植育人沃土。学校连续多年开展鲁班锁拆装竞赛,展现传统文化育人魅力,逐步形成了“班墨系列”“善建者系列”“家和系列”等文化活动体系和文化品牌。举办文明班、学风班、文化班创建活动,开展“头雁杯”优秀班干部评选,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班级落地,提升班级育人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