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区“心安村居”:让幸福来敲门

沾化区“心安村居”:让幸福来敲门

2024-09-20 大众日报 16版
  □ 本报记者 程芃芃
   本报通讯员 贾海宁 李秀玲
  郭凯丽是滨州市沾化区利国乡利国社区的一名“小格管家”,她的主要工作就是“打问事”,凉亭、活动室、健身广场,哪里人多她就去哪里,与社区里的大爷大妈“拉家常”……她每天的微信步数都保持在1万步以上,每天“溜达”完,第一时间将各类“情报”梳理、汇总,并上传至利国乡“利即办”为民服务平台。
  “小格管家”是沾化区打造“心安村居”推出的一个服务举措。“小格管家”入户走访登记、收集民情民意、排查安全隐患,解决好基层群众家门口的“烦心事”,由被动“坐等靠”向主动出击“走问迎”转变,彻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以前俺们遇到难事得追着社区负责人去解决,现在是他们反过来追着俺们问需求,和原先完全不一样了。”“只要村民有困难,就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谈论起利国乡为群众办理的一件件实事,社区里的群众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以来,沾化区聚焦“心安城市”建设,以安身、安业、安居、安康、安心“五安”为依托,倾力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畅通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米”,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和谐的“心安村居”。
  沾化区黄升镇的村民们也同样真切体会到了“心安村居”建设的成果。翻开黄升镇堤圈村8月份的“民情档案”,上面整齐地记录着每名村民的需求以及联户志愿者、网格员对接事项进展情况等。村民白天在地里忙,人难找,晚上7点半村民回家吃完晚饭,包村网格员敲开门,入户面对面与村民沟通,能准确掌握他们的所想所盼。建立“民情档案”打造“心安村居”,黄升镇持续开展“敲门问需·幸福‘升’温”活动,晚上7点半联村科级干部、志愿者、网格员通过入户走访、排查隐患,解决村民们的“烦心事”“揪心事”,以“敲门行动”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沾化区以党建为引领,以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为目标,全面推进“心安村居”建设,打造“百姓夜话”“枣乡会”“民事小法庭”“小巷管家”“小格管家”“胡同长”等对话平台。今年以来,收集问题诉求3000余件,接收各类民商纠纷800余件,解决矛盾纠纷1667个,解决民生问题1300余项,全区起诉率同比下降14.56%。
  “平安是基,心安是魂。‘心安村居’是‘心安城市’建设的基础,沾化区将持续推进‘心安村居’工程,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沾化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刚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