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担创新金融支农服务模式
让大数据在乡村“奔流”

山东农担创新金融支农服务模式

2024-09-25 大众日报 19版

  成武县40万亩大蒜喜获丰收,准备集中入库冷藏。

  □ 本报记者 王新蕾
  本报通讯员 王睿千 肖玉璇
  从秋粮归仓到大蒜质押,从烟台苹果到长岛海参,一股不竭的金融力量正如滔滔河水,在山东各地奔流。山东农担坚守政策性定位,用大数据思维打通金融场景和乡村场景,创新金融支农服务模式,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全链条
支持产业提档升级

  7月31日,威海首笔“供应链票据+保证”业务成功落地,在山东农担金融助力企业发展的蓝图上又添一笔。
  据了解,山东农担抢抓供应链金融迭代机遇,以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真实交易信息为授信基础,推出“供应链直通”“供应链票据+担保”“一般保证”等多种业务模式,利用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信用优势,打通整个链条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供应链票据开立、贴现、融资等环节提供“无缝式嵌入、上下游延伸”担保服务,实现金融链与产业链间的有机协同,推动山东省农业产业提升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能力。
  截至今年9月,山东农担已经累计与62家核心企业开展供应链担保业务合作,累计担保金额29.9亿元。
入仓储
激活农业存量资源

  山东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流通集散中心,农产品流通环节资金需求量大,但传统抵质押融资方式对于农产品流通的信贷支持适配性较差,农户时常面临难质押、难信贷的困局。
  基于此,山东农担探索将耐储存、价值相对稳定的农产品作为抵质押物,开发“农产品仓单质押贷”,并运用“电子仓单+远程智慧监控”系统等科技手段,依托自主研发的鲁担供应链智慧服务平台,将在平台上签发的农产品标准电子仓单作为核心授信依据和有效抵质押物。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帮助农业经营主体盘活库存货物、快速回笼资金,还能实时掌握质押品动态,有效增强风控能力。
  同时,山东农担还将线下服务渠道拓展到线上,通过线上电子化的标准流程,实现从申请到还款各环节的无缝衔接,提高信息传递和审贷效率。从最初的金乡大蒜到后来的威海西洋参、烟台苹果、长岛海参、安丘大姜、冷冻畜产品,山东农担助力农产品收储入库率提高40%以上,使担保贷款申请的时间周期从原先的1周最短缩短至1小时,高效支持了地方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
  截至目前,山东农担累计发放农产品仓单质押担保贷款突破10亿元,持续保持零代偿、零风险,农业经营主体综合融资成本下降超200个基点,有效缓解了农产品流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
聚合力
电商支农解决难题

  “我有两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仅靠订单和交易流水就能申请贷款,二是没想到放款这么快,在手机上点一点,钱就到账了,‘订单贷’帮我们大大节省了时间,降低了融资成本。”平邑县振振苗木销售部负责人李先生在拿到“齐鲁电商贷—订单贷”首笔款项后激动地说。
  据介绍,为解决农村直播电商快速发展模式与较长平台回款账期的矛盾,山东农担依托政策性金融优势和数字化科技手段,通过与抖音、快手、京东等电商平台实现系统直连,推出“齐鲁电商贷—订单贷”线上担保贷款产品,实现秒批秒放款及“订单+资金”双闭环管理,助力企业盘活现金流。今年3月,山东农担与齐鲁银行合作首笔业务成功落地临沂市平邑县。据估算,通过该产品放大应收账款金融价值,可撬动2-5倍的流动资金,为正处于创业发展期的中小电商带来金融“及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