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一颖 报道
本报济南10月10日讯 今天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我和我的祖国”系列记者见面会。围绕“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主题,4位青年代表分享了扎根乡村、耕耘田野的故事。
“融入乡村,和乡亲们想在一起,才能实现双向奔赴。”莒县乐耕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常彦磊回忆创业初期,因坚持采用现代化地瓜种植技术和方法,与一位大爷产生冲突。“我主动‘求和’,向大爷耐心讲解新技术的优势。最后,大爷也感动了,说以后有需要找他,他全力支持。”常彦磊说。
怀揣建设家乡的初心,常彦磊努力通过农产品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与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了甘薯种质资源圃,并开办甘薯培训班,无偿向种植户传授高效栽培技术,被乡亲们唤作“地瓜哥”。目前,公司带动1000多名群众发展甘薯基地6000余亩、南瓜基地8000余亩,群众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通过电商平台,合作社每天发货20000单以上,2023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
从传统的种植模式“进化”为绿色生态循环产业链,广饶县张守凤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超说,“靠的是科学技术”。刘超在家庭农场建设蔬菜标准化示范园,积极引进智能化设施,还培养了技术人才队伍。农场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8项,去年收入1200余万元,带动周边300余名妇女就业,人均增收3000余元。
在刘超看来,唯有脚踏实地、勤奋学习,才能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扎下根来。“之前引进手指胡萝卜品种时,由于急于求成,试种失败了。”刘超说,经过认真反思,她意识到农业种植要多学知识、多调查、多交流,跟农场接好轨,才能有作为。
“作为一名‘95后’海归青年,为什么选择返乡创业?”回答记者提问时,山东棋山艾乡田园综合体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炜昊说,他在农村长大,对土地有深厚的感情,看到国外高程度的机械化作业和清一色智能温控大棚后,萌生了让家乡的黄土地也长出“金疙瘩”的念头。
回到家乡,刘炜昊带领团队深入调研本地农业发展基础和特点,探寻智慧农业发展路径,引入高科技农机设施,建设智能温控大棚,对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进行自动化全生命周期监测,产量提升一倍以上。他还以艾草生产研发为主,以农业科技示范观光、红色旅游为辅,打造了农旅结合项目。目前,艾草产业年产值超过1200万元,带动周边村庄艾草种植面积超6000亩,增加就业岗位400余个,农户年增收10000元。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饲兼用作物,但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围绕大豆种质资源创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张大健带领团队发起科研攻关,于2022年在国际上首次构建了多年生野生大豆的泛基因组,破解了大豆育种的“遗传密码”。目前,团队收集大豆种质资源1000余份,建立起黄淮海区域大豆核心种质库,并利用形态标记和DNA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建立了高通量分子育种智慧平台。最终,团队得到显著耐盐碱大豆种质材料36份、高产种质材料21份,为育种研发提供了样本。
如何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张大健说,一是要紧盯农业农村农民最迫切的需求,与企业、农技推广人员、新型经营主体等联合推动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让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从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科研帮扶,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