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飞跃
近日,济南市历下区民政局联合千佛山街道在历下创益园共同举办了“银发伙伴”互助养老服务品牌发布暨推广会。
近年来,千佛山街道聚焦辖区老年人所需所盼,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实现银发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为。今年初,街道创新探索以“低龄帮高龄、花甲助耄耋”为理念的“银发伙伴”互助养老品牌。“经过半年的服务开展,‘银发伙伴’试点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有效缓解了社区养老资源不足、养老服务力量不够的难题,还极大地提升了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切实增强了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千佛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军凯表示。
千佛山街道常住人口3.3万余人,60岁以上老年人1.48万余人。随着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社区群众的养老需求越来越旺盛,现有的社区养老机构数量、床位以及养老服务人力物力已经不能满足辖区老年人的多层次需求。
千佛山街道通过组建服务队伍、精准分类建档、整合社区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打造了集居家服务、亲情关怀、访视关爱、互助养老于一体的“四位一体”分级分类养老体系,梳理总结了“银发伙伴”养老助老服务模式。
在组建服务队伍方面,目前千佛山街道共备案社区志愿服务组织168支,通过发布招募、引导组织、定向培训,有效挖掘志愿服务团队和骨干。发展助老志愿队伍,推动街道7个社区各自组建一支不少于10人的志愿者队伍,作为开展入户探访、分级分类服务的主要力量。街道根据年龄、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网络、服务介入程度四个维度来为三类老年人群进行分级跟进和分类服务。例如针对行动不便、日常生活无人照料的重点人群,工作人员帮助其打扫房间、整理家务、协助老人购物、剪发、维修等,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
街道还建立了“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网格员+楼长+访视队伍”分类定级小组和定期联系机制,精准分类建档。突出亲情关怀与陪伴,志愿者可通过定期探访等方式与老人分享生活点滴,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与陪伴。
系列措施的推行,街道的养老服务品质得到了提升。街道7个社区全部成立了访视队伍,参与报名的活力老人志愿者达五六百人,帮扶照顾高龄、孤寡独居及困难老人300余人。在敬老月里,街道共开展老年服务24场,服务1500人次。街道还积极参与历下区组织的社区基金创投大赛,其中历山名郡社区荣获了社区慈善基金项目创投大赛和社区慈善挑战赛的“双冠王”,千佛山西路社区、千佛山社区荣获了创投大赛的三等奖,千佛山东路社区荣获了社区慈善挑战赛的三等奖。
下一步,千佛山街道将积极拓宽“银发伙伴”参与路径,壮大“银发伙伴”志愿者队伍,推动该品牌项目在各社区同步实施、协同发展,不断升级为老服务品质,力求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且具有持续性的社区互助养老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