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英华:学术“奔月”之路
周末人物·中国新闻名专栏

苏英华:学术“奔月”之路

2024-11-29 大众日报 07版

  苏英华(左)与学生在实验室

□ 大众报业记者 石念军
  苏英华有很多头衔,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家重点人才工程青年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
  访谈中,她直言,自己最大的骄傲是在事业与家庭、科研与教学、学术生涯与行政管理之间,固然也曾有倾斜与取舍,但不曾陷入“二选一”的困局。在她看来,每一个头衔都意味着一份独立的责任,既然选择了它,理当竭尽所能做好每一件事,而不是顾此失彼。
  一个投身科研之路的女性可以走多远?苏英华以自己的经历证明,只要拥有多面而宽容的环境,心怀热爱的个体就会愈加笃定信心,拥有不竭的动力之源,洞开无限的成长空间。这让我想到一个词:“奔月”。
  何谓“奔月”?在我看来,它意味着不设穹顶的目标、甘于寂寞的过程、不惜一切的努力,以及三者的融合。既然选择了“奔月”就乐此不疲,始终保持紧张而不失浪漫的心态。也唯有如此,“奔月”之旅始终激情满怀。
  领先者
  现任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的苏英华,是标准的“山农人”:1999年入学本科,2008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她的成长与蜕变,刻有鲜明的母校烙印。
  “扎实的基础和良好的进取心、责任感,为其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山东农业大学原校长、小麦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宪省教授如是评价。
  事实上,苏英华一度游离在与山东农业大学相识而不相知的边缘。
  作为土生土长的泰安人,苏英华少年时代的家,距离山东农业大学岱宗校区仅有几公里。越是熟悉的地方越缺少敬畏。打小生活在山农大周围的苏英华坦言,中学时代的自己从来没想过会到这里读大学。直到不理想的高考成绩让她不得不迈入母校的门槛。
  “骑15分钟的自行车来学校报到,完全感受不到上大学的兴奋。”苏英华说,入学之初自己整天想着要不要退学复读。因为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的目标学校不是985就是211。巨大的预期差让她前所未有地失望。直到有一天她蓦然发现,在这个校园,自己的学科成绩和综合表现已经领先。
  领先是一种天然的激励,脱颖而出的领先位置,让苏英华找回自信的同时彻底融入了一度排斥的校园环境,开启了作为“领先者”的进击之路。
  领先会成为一种习惯。“从攻读研究生时开始,老师就告诉我们,不要发‘小文章’,要发‘大文章’,发能够写入教科书的文章。”苏英华说,得益于老师的教导,自己很快就有了科研工作的目标与榜样。“像我们做植物干细胞再生的基础理论研究,每一项课题都着眼于填补学术空白。只有填补了空白,才是真正的科研成果。”
  科研工作需要天然的领先心态。它从来都不是与周围的人比,而是与国内国外最顶尖的团队比。唯有真正跻身前沿才会贡献价值,赢得尊重。
  据团队带头人张宪省介绍,植物干细胞再生研究属于植物生命研究中的基础学科,通过深入研究生物再生的机理,实现生物技术上的突破,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简单来说就是为生物育种、快速繁殖等提供新的理论可能。小麦、玉米、水稻的基因编辑和分子智能育种,都将受益于此。恰如该校流传的一则比喻:如果说作物学(粮食作物育种)和园艺学(瓜果、蔬菜培育)是山农大皇冠上的两颗明珠,那么,生命科学就是“皇冠本冠”。植物干细胞研究为一系列应用性研究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领先需要不懈的努力与付出,更需要承受无尽的煎熬甚至是捶打。科研工作固然天生具有“诚不欺我”的属性,讲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这种耕耘与付出的时间往往既不是短时的,也不是轻松的,而是既需要争分夺秒,又需要经年累月。其间的种种不确定性往往会带来意外的打击与挫折,比如自己正在攻坚的课题项目,突然被其他同行抢先攻克并公开发布。
  “这种事太经常了!”苏英华当年的博士毕业论文项目就曾遇到这种情况——眼看要成稿了,科研期刊上突然发表了其他团队的同题成果,而自己倾注朝夕的论文瞬间没了价值。苏英华“哭得一塌糊涂。”
  领先,不是顺境自得,而是逆境竞流。擦干眼泪,项目还要继续攻坚。导师鼓励苏英华,不要放弃此前的科研基础,以此为起点,进一步分析当前的最新研究成果,寻求继续突破的可能性。2009年——苏英华博士毕业一年之后,这篇“回炉”的科研论文终于发表——她又一次超越了同行的研究成果,重新抢回了领先的位置。
  领先是时间的游戏,更是势能的博弈。在时与势的博弈中,苏英华愈发表现出坚韧而又从容的一面。
团队派
  访谈中,苏英华不时会提到“老师”。
  她的老师,正是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张宪省。张宪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着手植物干细胞再生课题的研究,一手打造了这个国内外影响广泛的科研团队,也手把手地将苏英华领上学术之路,并以身垂范把科研精神和师者基因浸入其思想。
  “我一直以老师为榜样。”苏英华坦言,老师对自己的影响特别大,其治学之严谨,让她感叹不已。访谈期间,张宪省给苏英华打电话,建议她对一张图表作进一步的讨论和校改。“这张图表我们已经讨论了不下200遍,老师就是这样严谨,凡事必须做到精益求精。”
  现在苏英华带研究生做科研的时候也特别严格,几近“较真”。
  在学术之路的起步阶段,她所经历的团队氛围正在深深影响着她对团队的认知与管理。团队氛围总是给人耳濡目染的影响,而在时间的沉淀下,这种影响就会成为团队的文化精髓。
  “在我心里,学生的事比天大。作为团队负责人,我经常跟学生说,我就是你们最大的后盾。这都是我从张老师身上学到的。我现在没有张老师那样的实力,但我一定会对自己的学生好。至少,他们的背后有我在这里兜底,有我作为支撑。他们可以倾注全心地去发展,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团队的价值在于协同与引领,更在于奉献与互相成就。
  “我跟学生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是共同体。一个老师取得成绩,一定源于他的学生优秀;一个学生将来有好的发展,也源于他有一个好的老师。老师与学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是一个共同体,甚至是一个人。”
  这是苏英华对师者情怀的传承,也是她渴望传递给学生的。当学生因困难而焦虑,她希望能把这些情绪转嫁到自己身上并告诉他们,我们共同承担,我们共同面对。
  “我从入学之初的沮丧,到后来的融入与快乐,完全源于遇到了特别好的老师。”回溯自我的成长之路,是一系列的老师让苏英华在人格养成阶段塑造了崭新的自我。而今,她已执教16年了,希望自己能够像当年的老师那样,成为学生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主心骨,给学生无尽的信心和激励。
  “母校是一个低调而优秀的大学,并不像其他一些学校那样耀眼、光芒四射,但是学风踏实且奋进。”
  认同感、责任心和荣誉感共同构成团队文化的核心。谈及自己从学生到老师、从团队成员到团队负责人、从专职教师到兼任行政职务的管理角色等的种种转变,苏英华内心有一股信念或者说一道底线,那就是一定要成为“老师的骄傲、学生的骄傲、母校的骄傲、家人的骄傲”,这也是她的自我期许和自我激励。
  每一种头衔和身份固然彰显着一份成绩,更意味着一种特定的团队角色,以及由此而生的独立义务和完整责任。苏英华不愿在任何角色落入下风。她毫不讳言如此并愿意倾注心血,哪怕付出数倍于人的努力。“每天晚上8点到10点半,不管我多忙,我会停下来陪伴孩子写作业,陪她入睡。等她睡着,我再读文献、写文章。早晨,我会先送她上学,然后来到办公室,晚上我从不主动参加饭局。即便是有迫不得已的应酬,我也会早走,回家陪孩子。”
  渴望成为所有人的骄傲,不愿为所有相关的人增加额外负担,或许是作为团队一员的最好样本。而这谈何容易?仅以作息为例,苏英华这么多年以来凌晨1:00前从来没睡过觉。
  “从来。”说到这里的时候,她格外强调,“是从来。”
  语言之中,其决心之大、毅力之强,清晰可辨。
快乐心
  学术独有其浪漫。
  一如日常生活里的诸多事项,沉浸其中者自得其乐,而对无感者而言则是枯燥、乏味甚至是无聊至极的。
  从2003年至今,苏英华始终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精益求精地科研攻关。在很多人看来,如此高强度、单线条的工作,注定是乏味的。但苏英华和同事能够潜心其中,自然独有甘之若饴的欣然。
  欣然是一种积极主动而愉悦的情绪状态。
  这份欣然之情来自进步的激励。
  “我们的课题研究并不是设立一个漫无目的、不切实际的目标,而是一步一步积累和突破。”苏英华说,山农大植物干细胞再生研究团队成为海内外影响广泛的“品牌团队”,是因为在张宪省的引导下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点滴积累、厚积薄发。“像我发的文章从一开始在中等水平,到现在每一篇都精心打磨、反复推敲,以精品的方式呈现,这种进步对我们而言是感受很深的。”
  进步是最好的褒奖和激励。可以想象,在过去的时间里,如果不是苏英华和同事不断取得进步,他们的精神面貌和学界影响当是另一副模样。
  这份欣然之情来自无须掩饰的成就感。
  科研工作的根本价值在于以创新性成果,填补其所在领域的现存空白。
  “科学的价值就是每个人踩在别人的肩膀上,再去发现新的现象、本质、故事、理论、结论、创新点等。”在苏英华看来,科研工作最忌讳随波逐流,以及发表简单的文章以量取胜。重要的是以质取胜,哪怕为此承受长时间没有成果输出而可能引发的质疑,也在所不惜。只有如此,才会结出有影响力的创新性成果。
  “有一次在维也纳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一位英国的在读博士找到我说,原来你就是苏啊,你知道我读了多少你的文章吗?在这个领域,我觉得你做的是最好的。”
  成就感源自成就本身,而这种发自内心的积极力量,终将驱动一个人攀上新的高度。
  这份欣然之悦来自高效而又良性的互动。
  苏英华总是感叹幸运。读书求学,幸遇良师;成家立业,择得益友;作为女儿和儿媳,备受父母疼爱;作为母亲,深得女儿信赖……来自不同角色、不同层面的正向激励,让苏英华感觉自己应该做得更好。
  当下的一些大学,重科研轻教学,苏英华不想这样。她喜欢在课堂上面对学生娓娓道来的感觉,认为一个老师就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引导。为此,她精心研究教学技巧,参加教学技能培训和各级教学比赛。多年以来,她在保持每年至少教学300课时的同时,在国家及省级教学比赛中也收获颇丰,成为教学与科研平衡兼顾、协同发展的典型代表。
  这份欣然之情来自内心期许的自我实现。
  身为女性,苏英华无疑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天平。平衡点在哪里呢?    
  在苏英华看来,寻找平衡点的根本之法,乃是快乐与否。而快乐与否,根本还在于热爱与否。每一个人都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清楚想要什么,在这个过程中不忽视自己的快乐、目标,并努力接近目标。
  一个女性科研工作者能够走多远?
  苏英华在课堂上曾跟学生笑言,自己最大的梦想是退休了突然接到电话,“您的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您获得了诺贝尔奖”。
  苏英华毫不讳言作为一位科研工作者的“野心”与渴望:在科研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此,她愿意在这条漫漫长路上坚毅前行。
  浪漫必然不单是风花雪月和云淡风轻,其根本是在于内心的自我期许、价值实现和情绪释放。
  一如张宪省对苏英华的评价:天性聪明、基础扎实,更全身心投入。苏英华相遇与期许的这份热爱与追求,以及由此而生的深层快乐,适用于所有心怀追求而勇于付诸实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