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魏然
“根据受害人李某、张某的银行流水,我们用大数据可视化分析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其话单、银行流水数据进行了分析,锁定了嫌疑人身份。”在智慧侦查技能比拼现场,山东警察学院侦查学院数据警务社NCRA队的同学们沉着应对,展示了过硬的专业实力,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公安院校智慧侦查技能大赛一等奖。
将智慧侦查思维与科技手段深度融合,提升学生“专业 机制 大数据”运用能力,是山东警察学院瞄准公安实战,优化全警育人培养机制的缩影。聚焦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山东警察学院主动融入全省公安事业发展大局,构建全警协同育人机制、创新机制、联动会战机制,激发公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活力,进一步提升服务公安实战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
“近两年,我们举办各类公安政治轮训班、警监晋升培训班、执法能力提升班等多类型培训班次,为公安机关培训各级各类民警6000多人次。”山东警察学院干部培训部、外警培训部负责人孙运利介绍。学院以党建为引领,结合公安工作实战对执法勤务基本知识与能力、警务技能与体能的需求以及新时代对公安大学生基本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要求,优化专业设置与布局,注重将思政工作与思政课程、警务化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管理队伍建设等相结合,将政治育警、全程育人与立德树人有机结合,切实铸牢忠诚警魂。
日前,济南市公安局数智办民警王洪利来到山东警察学院,结合数字警务开展情况,给同学们讲述人工智能如何赋能警务实战。通过聘请实战教官、邀请公安一线专家来校讲学、专任教师到公安机关授课培训等“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学院积极推动与公安机关人才双向交流,促进实战化教学人才资源共享。
“除了学习课堂知识,到基层实战锻炼也是创新全警育人机制的重要一环。”山东警察学院教务处负责人公维友说,学院在全省公安机关建有100余个教学实践、实习基地,今年以来,已安排4000余名师生到基层实战锻炼、实习见习。“在现场勘察中,我学会了如何保护现场、提取证据;在案件侦破中,我学会了分析线索、制定策略。”三个月费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的实习,让2021级科技七中队学生杨林浩获益匪浅。
山东警察学院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业评价考核机制、实战实训平台,积极主动吸引公安机关、高等学校、高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的人才、设备、信息、技术、资金等要素参与人才培养、科研等工作。
10月18日,山东警察学院分别与烟台市公安局、威海市公安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围绕人才共育、队伍共建、课题共研、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一体推进“教学研练战”深度融合。
目前,学院已构建起与山东省公安厅各业务警种的“结对子”机制,与青岛、德州、东营、济宁、菏泽、日照、潍坊、枣庄、烟台、威海等市公安局,西南政法大学、烟台大学等高校,华为等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多层次多维度的校局合作、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形成极具活力的合作育警机制,推动公安教育与公安实战深度融合,赋能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提升。
一直以来,学院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公安专门人才为目标,突出特色,精准定位,形成“2+8+N+X”的学科专业体系。不仅包括公安学、公安技术2个一级学科,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交通管理工程、公安情报学、网络安全与执法、国内安全保卫8个公安专业,预审、食药环侦等N个专业方向,还主动适应新时代山东公安高质量发展需求,加强急需紧缺人才培养,设立数字警务、新型犯罪侦查、警务无人机应用等X个微专业,积极为公安工作现代化发展贡献山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