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药物BG136从“书架”走向“货架”

蓝色药物BG136从“书架”走向“货架”

2025-01-03 大众日报 02版

  □ 本报记者 杨国胜 张忠德
  去年12月,在海洋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青岛)成立大会上,青岛国信制药有限公司与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合作签约,开启了海洋一类创新药BG136的临床二期新阶段。
  新年前夕,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记者见到了BG136项目总负责人、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教授、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于广利。
  “制药很难,是一个万里挑一的过程,一万种化合物中能出一种药就不错了,能进入临床阶段的就更少了。”于广利告诉记者,“目前,全球仅有16个海洋药物上市,其中2个诞生于青岛并在国内上市。”
  BG136有望成为第三个。“临床一期验证了药品的安全性,而临床二期则是验证药品的有效性,找到合适的给药周期和给药剂量,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两到三年时间。就像万里长征,到了爬雪山过草地‘最吃劲’的时候!”于广利说。
  BG136在国际上首次将来自海藻的糖类药物应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从南极海茸中提取的倍他葡聚糖与免疫细胞表面糖受体结合,可以靶向激活机体先天免疫系统,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激活人体的先天免疫来抗肿瘤,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研究,最早采用香菇多糖。注射用的香菇多糖,在现在的肿瘤治疗中依然使用。”于广利告诉记者,“但香菇多糖的稳定性不好控制,制备成本也高,还有一定毒性。”
  2010年,在开展海洋生物资源调查和评价过程中,于广利团队发现并验证了一种名为“海茸”的南极褐藻具备抗肿瘤潜力。基于帮助企业分析抗肿瘤化合物的经验,于广利灵光一闪:“这种相同的分子结构是不是也可以做成药物?”
  在于广利办公室书柜最上方,就有一份南极海茸风干后的样本。“BG136正是从它身上提取出来的,它资源丰富、产量非常大。”
  然而,正如于广利“万里挑一”的形容,BG136的开发之路充满荆棘。
  “在第一次临床申报时,评审专家对我们的要求堪称‘严苛’,比如制备过程中产生0.1%的杂质,就得说明是什么结构、有没有毒性,工作量非常大,申报的纸质材料摞起来有近2米高。”于广利介绍。
  历经两年,第二次申报通过后,于广利还特意与评审专家进行了交流。
  “为什么要这么‘卡’我们呢?”
  “因为这不仅是中国的一类创新药,更是全球的一类创新药,必须经得起检验,这个项目必须是标杆!”
  “这几年,在新药的先导化合物方面,积累的科研成果越来越多,但真正上市的创新药物数量依然很少。”于广利告诉记者,“从专利走向药品,仿佛有一条看不见的鸿沟,许多科研成果最终躺在了‘书架’上。”
  BG136是如何跨越这条鸿沟的呢?
  中国海洋大学先后与多方联合,成立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两方一体运作,形成“蓝药”成果转化新范式。
  “研究院抓基础研究,公司开展市场化运营,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大大提高。”于广利说。
  BG136正是这种新范式下孵化的第一个海洋新药项目。“突破了体制机制的限制,科研机构可以快速呼应市场需求;而企业可以在孵化阶段就提早进驻,提供转化资金,获取未来收益。以BG136为例,2018年,青岛国信制药有限公司与研究院签下5.35亿元的转让协议,先期投入数千万元,定下‘娃娃亲’,联合开展中试研发,为BG136进入临床研究打下了基础。”于广利介绍。
  作为新型研发机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建立起“聚集开发、梯次产出”的成果转化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在药物开发中建立项目池。‘临床一批、系统临床前一批、重点开发一批、前期培育一批’,不同梯队同步孵化,大大提高了转化效率。”于广利介绍,截至目前,该研究院已促成成果转化项目200余项,为国内100多家相关行业单位提供技术支撑,累计合同额超10亿元。
  2024年,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糖工程药物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团队获2023年度青岛市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这是青岛市修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后首个获得此奖项的团队。
  “科技成果转化牵动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种主体,要有成功的案例,产生经济效益,形成一套完整的体制机制。这个奖项既是对我们团队的认可,也让更多人看到了成果转化的价值。”于广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