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respub.xrdz.dzng.com/pic_file/paper/dzrb/20250109/09/09_09_0581.jpg)
□ 本报通讯员 郭菁荔
锂电池参数辨识及状态估计技术,犹如心率检测仪般实时监测电池的安全健康状态,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华电集团、华润电力;立足青岛,面向山东,与中关村储能联盟等共建“山东新型储能研究院”,助力城市打好绿色低碳转型战……作为国内高校首个储能技术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储能技术学院在诸多绿色低碳应用场景“蓄”势待发,按下“加速键”,让能源产业含“绿”量不断提升,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锂电池有了“心率检测仪” 锂电池安全问题对行业发展构成了多方面的制约。2021年底,自山科大储能技术学院揭牌成立后,国内多家锂电池相关大型企业慕名到校交流,寻求解决行业难题的方法。
山科大储能技术学院深耕的锂电池参数辨识及状态估计技术,可实时检测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的健康状态,恰是解决行业之困的一剂良方。储能技术学院院长卢晓教授介绍:“技术针对锂电池的极化特性和EIS分数阶特性,构建了分数阶等效电路模型(FECM),采用协同进化粒子群算法(CPSO),快速辨识欧姆内阻、极化内阻及开路电压,就像‘心率检测仪’一样,进而为电化学储能诊断预警平台提供更丰富的数据支撑。”该项技术目前已在华电集团、华润电力推广应用。
储能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技术革新与突破是根本。山科大储能技术学院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打造新型储能“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创新生态体系和平台,推动技术创新和转化。近两年,该学院牵头获批山东省综合能源多能互补智慧与高效运行重点实验室、数智化储能与安全运行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新型储能与资源绿色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3个省、市级平台,参与获批山东省电化学储能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氢电复合动力系统控制与安全重点实验室等2个省级平台。其中,“铝离子动力和储能电池创新团队”获批青岛市顶尖人才团队并获政府资助1亿元,团队开发的铝离子电池系统在黄岛区企业完成中试生产。
据了解,山科大储能技术学院由山东省能源局、三峡集团和山东科技大学三方共建而成。学院先后助推学校作为牵头发起单位成立了“山东省储能技术联盟”“山东省储能高质量发展联盟”“山东省储能学会”等,为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架起合作交流的桥梁,打通了政策、科研、产业示范、批量生产等流程,为山东省储能产业高速优质发展注入了活力。
“生金”+“促绿”助力城市转型 储能不仅可以“生金”,还可以“促绿”。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是国家赋予山东的重大使命,当前,一场向“绿”而行的城市转型战正在打响。山科大储能技术学院充分发挥高校智库作用,助力地方打造绿色低碳转型新样板。
莱州是今年该学院师生们行程单上频繁出现的地点。年初,该学院与莱州市政府签订了共建“山东科技大学莱州储能技术研究院”协议,助推莱州市建设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市。每个季度,该学院都会派出专家组扎根莱州银海化工园区,筹备绿色低碳综合能源系统建设,让产业更“净”。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山科大储能技术学院副院长杨鑫说:“我们的老师还对烟台理工学院进行定点帮扶,向他们传授相关前沿技术,让他们后续可以更快更好地为当地解决难题。”
同样的场景也发生在德州和济宁。不久前,山科大与庆云县共建德州储能技术研究院,与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山科大储能技术学院将助力对方相关专业建设、师资培养、科研项目、学生交流与实习等,共同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培养“高精尖缺”人才 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科技创新,人才都是关键,储能行业亦是如此。一项预测显示,2030年,我国储能行业的人才需求预计将增至65.74万人,这一数字已经远远超过了目前的人才供应量。
山科大储能技术学院成立的初衷之一就是大力培养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服务大容量、长周期储能需求。该学院党委书记秦晓钟说:“学校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整体划转到学院,学院持续提升学科内涵和水平,通过学科专业优化调整,1年内软科排名提升10名。经过近三年发展,学院现有储能领域在校研究生206人,本科生567人。学院紧紧围绕储能产业高端人才紧缺的难题,与三峡新能源、英博尔电气等单位建立了全面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为储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充足保障。学院明年迎来第一批本科毕业生,今年已有企业抢先来预定人才。”据悉,该学院抢抓“811”学科建设新机遇,引育高层次人才,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此外,在提升储能行业国际竞争力领域,山科大储能技术学院正在快速行动。该学院积极开拓国际科技合作对象,以“人才-平台-项目”为发展目标,布局储能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参与APEC、BRICS等国际组织,以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科技合作与人文交流。2024年,与华威大学、伯明翰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达成初步意向,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赴摩洛哥、埃及开展国际招生工作,筹划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班。学院与中科院热物理所、英国华威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参与获批山东省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