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调水工程淘金河渡槽
青岛市棘洪滩水库全貌
□李士庆
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以下简称“省调水中心”)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水利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坚决扛牢“管好工程送好水”使命担当,秉持“调水为民,服务发展”理念,以打造标准化、信息化、安全化“三位一体”现代化调水工程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构建“九大体系”为抓手,大力传承弘扬引黄济青精神,持续强化党建和水文化建设,持续优化调水工程运行体系,持续加强工程管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新篇章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
以“水”为题
共话节水宣传新篇章 “每年的‘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我们都会提前谋划,超前部署,做好各项宣传活动的准备工作,确保水资源管理保护能真正走进公众视野和心里。”省调水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陈建锋介绍,在2025年度“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省调水中心联合多家单位,以“水”为题,共话节水宣传新篇章。
青春有底气,奋斗正当时。3月22日上午,由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共青团青岛市委共同主办的“节水护水,志愿同行”活动暨青年文明号节水行动启动仪式在青岛棘洪滩水库拉开帷幕。伴随着国家级文明号集体——青岛水务海润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崂山水库管理处崂山水厂中控室蔺崇哲代表发出倡议——“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团结协作、共创辉煌,服务社会、传递温暖,节水爱水、呵护家园”,青年文明号集体代表50余人用充满激情的掌声响应着。
“以青春之名,在日常生活中争做节约用水的推动者、宣传者、倡导者,将‘节水、惜水、爱水、护水’的担当理念植入心中,积极投身到水网建设、水生态保护、水灾害防治等各项工作中,以青年人的感染力、行动力为共建共享节水型社会注入新鲜活力。”山东省慢性病医院(山东省康复中心)健康管理中心郑雨晴激动地说。
参加活动的青年代表共同观看了棘洪滩水库,在泵站文化广场,了解胶东调水工程发展历程,对“用水安全保障”有了更深刻认识。短短6个字,背后承载着青岛几代人的期盼与奋斗。
“引黄济青工程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从最初单纯输水,到如今构建起‘黄河水、长江水、当地水’三水联调的智能水网;从棘洪滩水库的生态净化工艺,到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的建成,这条工程正成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的生动诠释。”省调水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马玉扩说。
以“水”相约
全民搭建“水舞台” 节水宣传应从自身做起,从小孩抓起,面向全社会宣传。在“世界水日”当天,省调水中心招远管理站、招远市水务局、招远水文中心联合烟台市黄金职业学院及部分小学生代表共计100余人,在招远市政府广场共同开展水安全保障和水资源保护系列宣传活动。
“我们可以一水多用,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洗菜、淘米的水冲厕所;洗手或用完水之后要立马关掉水龙头,以免造成水资源浪费……”活动现场,学生代表自告奋勇上台与在场人员分享了她的节水小妙招。
无独有偶,在广饶县举办的2025年“山东调水杯”中国水周主题征文比赛颁奖仪式暨节水宣传进校园活动中,同学们也是脑洞大开,妙招频出,改造冲水马桶,以500ml换5L,在水箱内放置一瓶水,通过占用水箱空间的方式,减少单次排水量,从而实现节水目的。
“水乃生命之源,也是万物之本。节水惜水爱水护水是中国传统文化,面对‘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的年度主题,我们既要成为节水惜水爱水护水的践行者,又要成为传播者。”省调水中心招远管理站办公室副主任于佳平介绍。
活动现场,还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分发宣传手册、科学实验、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水资源保护知识。同时,10余名小朋友以“我心中的未来水世界”为主题,现场绘画,通过绘画作品将自己节水护水的奇思妙想展现得淋漓尽致。
“招远市通过‘金都水课堂’‘小手拉大手’等特色活动,让节水理念走进千家万户。广大市民从拧紧水龙头、循环用水等点滴行动做起,共同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招远市水务局副局长宫仕斌说。
以“水”为由
共护水清岸绿黄金渠 春风荡碧波,水脉连天光。在昌邑管理站7号弃土场的植树现场,由30余名党员和干部职工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共同开展了植树活动。大家齐心协力、紧密配合,三五人一组,挥锹挖坑、固土提苗、培土浇水,有条不紊完成植树各个步骤,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经过两个小时的辛勤劳动,原本空旷的土地上,一棵棵新树苗昂然挺立,为春日增添了勃勃生机。这是省调水中心探索苗圃育苗、生态渔业等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路径,最大限度挖潜工程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缩影。
沿渠东下,一路来到宋庄分水闸。
三水四线交汇处,二水中分润胶东。宋庄分水闸工程是山东省引黄济青、胶东调水、黄水东调3项重大引调水工程的唯一交汇“结”点,也是山东省现代水网“一轴三环”中胶东半岛区域和淮河流域范围的交汇点,上游承接南水北调、引黄济青、黄水东调工程调引的长江水和黄河水,下游分南北两线承担着向青岛、烟台、威海调水的任务。这里既是三水汇流的欢乐地,也是两大工程的分流之地,是位于“纲”上的“结”点,位置极为重要,为胶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提供了坚实的水安全支撑和保障。
省调水中心坚持绿化、美化、生态并重,强化水土保持管理,有序完成棘洪滩水库、平度段年度绿化任务,在绿化美化生态与调水工程质量并举的背后,是科技创新、精神面貌、工作作风与管理水平等一系列科技软实力的彰显。
据介绍,引黄济青工程在保障城市用水的同时,通过运行期间水量自然渗透,累计补给地下水量超15亿立方米,促进了工程沿线地下水位回升,压制了碱水入侵,极大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以引黄济青工程渠首沉沙池为例,工程每年通过自然渗透、直接供水方式进行生态补水超500万立方米,有力发挥了涵养生态功能。目前,渠首沉沙池已被纳入博兴打渔张双台省级湿地公园范围,并依托其独特的生态优势,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和自然保护区。
来到王耨泵站的主厂房,这里是泵站运行的“心脏”,一眼看去红绿灯闪烁,整洁明亮,一尘不染。这是山东调水推进工程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
引黄济青工程有“黄金之渠”的美誉。省调水中心把工程提质增效作为保持工程生命力、促进工程效益持续发挥的重要抓手,坚持“设施提升”和“管理提效”双向发力。在设施提升方面,实施了引黄济青改扩建、泵(闸)站改造提升、堤顶道路硬化等工程项目,实现了设施设备、运行效率、安全系数全面提档升级。在管理提效方面,以标准化建设为牵引,着重抓好管理制度健全、流程标准制定、标准执行考核等重点环节,全面实施工程“管养分离”,基本达到了专业化、物业化、精细化管理要求。2023年,胶东调水工程被认定为水利部标准化管理调水工程,创下了“首个创建、首个申报、首批认定”三个首个。同时,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创建,实现了一级达标全线覆盖。
“省调水中心坚定不移扛牢使命责任,建设安全韧性现代水网,构建山东水网之‘纲’,织密山东水网之‘目’,打牢山东水网之‘结’,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持续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干出‘走在前’的样子,干出‘挑大梁’的担当。”马玉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