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街有了专职“好物推荐官”
莱阳市从年轻干部中选拔培育26名“好物推荐官”,让更多农特产品进城出圈

镇街有了专职“好物推荐官”

2025-04-21 大众日报 02版
  □ 本报记者 董 卿 杨秀萍
  本报通讯员 徐楠楠
  “欢迎大家来到好物相‘冯’助农直播间,我是冯格庄街道的‘好物推荐官’王颖珲。瞧,这是刚摘下的甜瓜,闻起来香甜,咬上去脆嫩,欢迎大家前来采摘品尝。”4月16日,在位于莱阳市冯格庄街道曹家屯村的甜瓜大棚里,“00后”年轻干部王颖珲正通过直播平台,向网友推荐当地的农产品。“干部亲自推荐,品质有保障!”“支持助农,马上下单!”……直播间里互动不断。
  眼下,曹家屯村的甜瓜陆续成熟。甜瓜棚里,绿叶葱郁、果实累累。然而,这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培育的甜瓜,却因销售难一度让瓜农们陷入了“甜蜜的烦恼”。
  “往年到了甜瓜成熟的季节,瓜农们都是在附近的公路边上支一个摊儿,等着顾客来买、商贩来收。渠道单一,不好卖还常常被压价。”曹家屯村党支部书记刘松波蹲在田垄间一边轻抚瓜藤,一边说,“我们也想过直播带货,但是没人脉没资源,也不专业,实在干不动。今年,有了街道‘好物推荐官’的助力,每斤比原来能多卖2块多钱,全村200多亩甜瓜,现在已卖出了近一半。”
  数据显示,通过“短视频引流+直播带货+社群运营”协同发力,截至目前,曹家屯村甜瓜线上销售额已突破百万元。
  “莱阳乡村好物众多,然而很多优质农产品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何打通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最后一公里’,一直是当地政府和农民共同面临的课题。”莱阳市商务局局长姜少波介绍,去年以来,莱阳依托首届直播电商大赛,以赛为媒,选拔一批年轻干部,并通过开设电商专业培训班,培育发展26名“好物推荐官”,为全市各镇街配齐了专职“好物推荐官”,推动更多农特产品进城出圈。
  “各镇街‘好物推荐官’在各大平台开设账号,宣传各自镇街的特色产业和优质产品,先后推介莱阳好物2000余款,累计推动农产品上行500余吨,实现网络销售额700余万元,进一步推动‘莱阳味道’区域公共品牌‘云端’出圈。”姜少波说。
  “年轻干部出镜以镇街的名义进行直播带货,会让消费者更加放心。”莱阳市高格庄镇“好物推荐官”吴端硕告诉记者,为了筹备每场直播,他都会提前做不少功课。“若自己都不了解产品特点,就无法让消费者信服。”直播过程中,他除了展示产品的外观、色泽,介绍其口感和营养价值,还会穿插着讲述农民是如何种植的,让网友了解农产品背后的故事。
  莱阳市谭格庄镇“好物推荐官”肖乐成是26名推荐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谈起自己的直播带货工作,肖乐成说,将线上销售渠道与本地特色产品紧密结合,既帮助企业和农民拓展了销路,又宣传了镇街的特色文化。“每当看到农民因订单增加而展露笑容,我便深感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从事这份工作以来,从直播前的产品调研到直播中的临场应变,再到直播后的数据分析,在实践中,我的沟通表达、应急应变能力不断提升,还积累了市场营销、新媒体运营等方面的经验。”肖乐成告诉记者,第一次面对镜头时,他的手心全是汗,话都说不顺,如今,他已创下了单场直播销售500斤秋月梨的纪录。
  眼下,作为“中国预制菜第一市”的莱阳,还依托百亿级食品产业集群的资源优势,创新打造“食品产业带+优质产品+品牌背书+干部带货”的推广体系,形成了从政府产业引导到干部直播宣介的“种、产、销”闭环,让年轻干部实现从“政务间”到“田野间”到“直播间”的变身。
  “从事推荐官工作后,年轻干部们的干事方法更接地气了。”莱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让年轻干部担任“好物推荐官”,不仅是农产品销售模式的创新探索,还让年轻干部在基层沃土中“蹲苗壮骨”。这些“会干事、能带货”的多面手,正成为连接乡村与市场的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