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低空经济乘风起飞
国内首个低空经济数字平台端“济南低空”App测试版上线

济南低空经济乘风起飞

2025-04-24 大众日报 10版

  □记者段婷婷报道   4月18日,济南市低空全域全场景应用暨鲲鹏智飞系统发布会上,多种多样的低空设备集中展示。

  □ 本报记者 杨学莹 段婷婷
  3月26日,满载医疗样本、生物样本等物资的无人机,从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鲍山院区飞往蟠龙山院区,这标志着济南首条医疗物资运输航线正式投入使用;4月18日,国内首个低空经济数字平台端“济南低空”App测试版上线,同时济南发布鲲鹏智飞系统;4月19日,济南空天信息山东省实验室发布四项低空领域重大科研成果……近期,济南市低空领域动作频频,从应用场景到技术支撑再到商业落地,逐步勾勒出济南城市低空经济的全新生态轮廓。
低空经济走进日常生活
  在济南,“打飞的”正在变得如同打车一样简单。打开“济南低空”App,可以下单一架无人机服务,让其帮你完成文旅航拍的任务;可以预约一架固定翼飞机,从雪野机场起飞,带你从空中俯瞰泰山、黄前水库。不久之后,也许从App上发布出行需求,一架无人机便会来到身边,带你去到想去的地方……
  低空经济,正在走进日常生活。
  “搭载激光甲烷检测设备与高清摄像头,实现燃气用户‘到访不遇’场景的智能巡检;利用无人机热成像排查供热管网隐患,保障民生安全。”济南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向勇介绍,“济南低空”App平台整合了医疗急救、空中婚礼、城市观光等30种智慧场景服务,用户发布个性化需求,即可获得服务响应。
  低空经济需要扎根于真实需求场景,才能创造价值。去年10月,济南率先组建济南低空集团,有效破除低空经济发展壁垒,形成“基础设施共建、技术场景互哺”的发展范式。在济南,低空经济正在以通航、电力、物流场景为试点,逐渐向各业务场景拓展,最终赋能千行百业。
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低空经济的应用,背后是一系列的技术支撑。济南前瞻布局空天信息产业,搭建各类创新平台,持续助推空天信息前沿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其中,2019年成立的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便是重要一个。
  “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已建成四百余人、硕博为主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五年来,在低空技术发展、空天信息与人工智能、北斗应用、卫星遥感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部分成果国际领先。”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综合管理部主任易洪表示,另外,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抽调精兵强将协助筹建全国首个以空天信息命名的省属高校——空天信息大学,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
  4月19日,依托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建设的济南空天信息山东省实验室对外发布了4项科技创新成果,分别为低空技术创新发展路线图、低空智能终端产品、基于数字地球的低空管理服务平台、济南市低空装备试验场建设方案。这些技术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强引擎。
政策体制保障有力
  低空经济加速发展,背后离不开顶层设计。去年11月,《济南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今年3月1日,济南正式组建空天信息(低空经济)产业办公室。从政策到体制,从项目招引到场景拓展,济南市全力推动低空经济加速发展的决心和力度清晰可见。
  济南市精准发力,夯实资金要素保障。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局级领导干部杨兴才表示,济南积极打造空天产业基金群,截至目前,空天信息专项基金数量已达5只,总规模21.82亿元,涵盖产业、项目、创投等多个领域。同时,推动银行、证券、投资机构共同发起成立济南市空天产业金融服务生态圈,为空天领域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目前,国科控股已在济南发起62亿元齐鲁科学城科创母基金,投资中科卫星等多个空天成果转化项目,未来将设立低空经济产业专项基金,加速技术产业化进程。”国科(山东)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建明介绍,济南正以“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生态协同”模式,打造全国低空经济多链融合标杆。
  杨兴才表示,未来,济南将按照“一年完善基础建设、两年实现产业集聚、三年形成示范标杆”的发展规划,进一步激活立体空间资源,打造低空全域全场景综合应用,催生跨界融合新生态,助力济南打造未来城市空中交通试点样板,为低空经济发展贡献济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