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一“马”当先,东港区海马养殖产业蓬勃发展
⑥山东凌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赶订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在东港起势
⑦在蓝天广场婚庆文化产业园,“甜蜜经济”出圈
□王西辉 卢立平 尹宏业
五月的东港,海潮激荡,生机勃勃,阳光热烈,满眼绿意。
当机器轰鸣声、键盘敲击声、人们欢笑声与时代大潮交汇,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发展热潮激荡在这片热土。
东港,这座海碧山青的滨海城区,正以生态为底、创新为翼、民生为本,沿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奋楫扬帆。
生态为底
以发展“含绿量”提升增长“含金量” 走进位于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的海马产业园,不同生长阶段的膨腹海马在澄澈恒温的水池里畅游,时而舒展身体,时而紧贴池壁,怡然自得。海马产业园车间主任滕树霖介绍:“膨腹海马对水质、水温、光线、饵料等外部环境极为敏感,日照沿海生态优良,水质好、温度适合,成了它们的‘生态家园’。”
目前涛雒镇的海马养殖总面积已扩展至10万平方米,年育苗量高达6000万尾以上,已成为山东省内膨腹海马工厂化育养的关键区域,东港区获评“中国膨腹海马之乡”称号。
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东港区将生态保护融入城市发展的每一条脉络。接连实施的“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久久为功,在持续改善全区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推动着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百姓的生态幸福感不断攀升。
漫步在海边,28公里的阳光绿道宛如一条绿色的丝带,串联起碧海蓝天与金沙滩,这里不仅是候鸟的天堂,更是市民休闲运动的乐园。在乡间,山、水、林、田、湖组成的生态共同体,让每一处湿地、每一片采摘园、每一座村头绿地公园都成了人气聚集地,彰显着生态之美与生活之美。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加持下,生态补水、雨污分流改造、碧海行动等一系列生态修复行动在东港区接连推出。通过实施沿海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对3条主要河流、22处养殖区及部分海岸带进行生态修复。海龙湾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海岸线1882米,让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达到100%,海洋的生机与活力更加焕发。
保护与开发并重,带来的是生态与发展共赢。20多年前,毅然舍弃上亿元产值和上千万元税收的石材产业,从40亩试验田起步,造就了2.5万亩、年产值超5亿元的蓝莓产业,这是生态转型的智慧抉择。海洋生态保护与渔业融合发展EOD项目的落地,在着力根治养殖尾水排放等难题的同时,也助推着渔业产业的持续升级……
初夏的日照水库,如一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田野。5月26日,首届环日照水库自行车骑行赛将在这里举办,来自全省的骑行爱好者们将在这片天然氧吧里体验竞技运动。
将优良的生态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相结合,东港区精心举办各类文旅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五一期间文旅市场呈现爆发态势,旅游的“热力值”伴随着人山人海的场面直观呈现。东港区辖区内7家A级旅游景区对外开放,累计接待游客141.32万人次,同比增长13.58%。
在东港,“生态财富”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东港区坚定走在既增绿又增收的生态发展道路上。
创新为翼
以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 初夏的日照空港经济开发区,一派繁忙。一个个项目加紧推进,一个个企业满负荷运转。
按下液晶控制界面的按钮,一块块式样、型号各异的超薄柔性玻璃从全自动智控生产设备下线。“我们生产的光学玻璃、显示器件、电子专用设备及元器件,广泛用于车载设备、工业控制、智能人脸识别等场景。”山东华睿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杰说。
招引落地航空制造、航空培训、工业研学、新材料研发制造、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链上企业6家……这是前不久来自日照空港经济开发区的信息。作为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创新型产业聚集区之一,空港经济开发区已经成为东港区培育新动能、涵养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龙头板块。而随着山太飞机工程项目培训基地、锐翔航空培训观光、阿拉丁无人机等项目的落地,低空经济乘势起飞。
放眼东港,创新的热潮涌动不息。在中央活力区,现代服务业乘“数”而上,聚塑云、沙师弟、婚礼纪、飞熊领鲜、云煤网等数字经济项目集成发展;在石臼港区,“港产城融合发展”深度推进,数百家涉港重点企业聚集成长,形成海陆联动、内外系统产业生态;在中西部,“一区多园”的谋局,比特电子、皓成电子、力山特智能行车等众多产业项目瞄准新风口、深耕新赛道;在乡村,智慧装备、数字技术的应用,助力蓝莓、绿茶、海洋渔业向“种业创新”、多元发展迈进……
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开辟新赛道、未来产业勇闯“无人区”。东港区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持续培育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有机协同,新质生产力正在加快培育壮大。
以思维创新、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4年,东港区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1家,总数达71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2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6.6亿元。今年,东港区继续深化“城市+大学”融合发展和港产城融合发展,完善科技型企业“链条式”梯次培育机制,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以上。
民生为本
以“服务清单”兑现“幸福账单” 5月20日,为了迎接《婚姻登记条例》修订以来迎来的第一个小高峰日,日照市东港区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提前上班、延时服务为新人办理登记手续,不仅邀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人”获得者为新人颁证,现场还组织开展了移风易俗倡导、婚姻家庭辅导、免费查体等项目,为新人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一站式婚姻家庭服务。一上午就为98对新人办理了婚姻登记手续。
东港人的“小确幸”不止于此。在日照市中心医院,推出的“免费泊车”“陪诊”服务,给就医者带来了升级版的就医体验。以城区各大医院为基点往各镇街道延伸,推进医共体和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工程,开展“中医+养老”试点,更加细密、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网络,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近年来,从就业支持到就医服务,东港区每年都根据公众诉求,确定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
2024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7600余人,开展文化惠民活动9500余场,新建、改造体育场地设施291处,建成启用金海岸小学北校区、新营中学兖州路校区等学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达到100%。今年,东港区通过区人代会票决,又付诸实施了12件民生实事项目,涵盖教育、卫生、就业、优抚、文化、调解、乡村环境建设等领域。
聚焦“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民生福祉,东港区探索打造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托幼一体化”托育服务体系,并按照二孩、三孩每人每月300元、600元的标准,根据实际入托月数发放育儿补贴。目前,东港区开展托育服务的机构有145家,普惠率86.9%。在减轻群众养育负担的同时,提供了更加专业、放心的托幼服务,让幼有所育,不负所“托”。
城市之美,更美在人心。拾金不昧的学生、风雪中帮助推车的路人、危险时刻挺身而出的市民……一幕幕感人瞬间通过“东港发布”等媒体平台发布,将温暖传遍全国。首批山东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首批全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试点区、最具幸福感城区……一个个民生清单的落实,带动东港居民“幸福账单”的兑现。在东港,公共服务更显温度,民生福祉更具质感。
东港区相关负责同志表示,高质量发展,不仅要融入大格局、创新产业链,还要在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发力,让市民享受高品质生活,让“念念不忘还是东港”的吸引力更加强劲。
唯有实干担当,方能创造未来。牢记殷殷嘱托,践行新发展理念,山与海相拥处,东港正迎风聚势,广大党员干部秉持“守正创新、成思敏行、团结实干、专业担当”精气神,弘扬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竞相干事的发展氛围,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更显时尚、更为宜居的海滨强区正从蓝图变为现实。
①“踏浪而行”,游艇出海人气爆棚
②骑行爱好者穿梭村庄,邂逅多彩墙绘
③碳汇花海固碳增绿一举双赢
④集吃、住、玩、游、乐、购于一体,开元森泊度假乐园项目成为日照滨海旅游的新亮点
⑤一“马”当先,东港区海马养殖产业蓬勃发展
⑥山东凌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赶订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在东港起势
⑦在蓝天广场婚庆文化产业园,“甜蜜经济”出圈
⑧建成启用的新日照站,成为东港区推动城际系统、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
⑨鳞次栉比的楼群与蓝天碧海金沙滩
李玉涛、韩研青、冷炳豪、孙润轩等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