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评论员
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抓好党的建设。”正在全党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教育和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有力有效,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
看一个地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水平高不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政治生态好不好。过去一年,山东扛牢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抓好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推动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加昂扬。
良好的政治生态,彰显从严管党治党的决心意志。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是干好工作的有力保证。2024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8101起,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4198起,正风反腐的深度、广度不断拓展。实践证明,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党风建设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我们一定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为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良好的政治生态,源自为民造福的实干担当。“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过好日子。2025年,山东省级“三公”经费预算总额为2.29亿元,同比减少199万元。紧日子与好日子的辩证法,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事实证明,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吃透百姓心头事,民生工作抓仔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才能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把党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
良好的政治生态,激扬攻坚克难的改革精神。遵规守纪和放手干事,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激发斗志干劲,推动破题解难,需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2024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为816名干部容错纠错,为1990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让干事创业者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通过立规明矩、奖优罚劣、激浊扬清,持续释放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强烈信号。要以严明纪律规矩强化党性约束,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日常自觉。要引导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的前提下,安心工作、放手干事,锐意进取、积极作为,努力创造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业绩。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到实处,一抓到底、久久为功,我们就一定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