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洪涛 曹儒峰
在泰山科技学院,教会学生如何拥有幸福,如何勇敢去爱、领悟责任、愿意担当,最终获得生命的“超能力”成了一门“必修课”。
学会爱与被爱
大学谈恋爱,会不会影响学习?在泰科,这个问题有了新答案:好的爱情,是共同成长的第一课。
“尽管生活中的压力越来越大,但请永远相信爱的力量,相信那份源于校园的纯粹与坚韧。”2024届毕业生叶慧春(淬炼商学院/海右书院)说,她与男友刘伟光(智能工程学院/瞻岩书院)因出演校园音乐剧结缘,在无数的校园活动中相知相爱,毕业后携手步入婚姻。他们的故事成为学校“生命与爱”师生集体生日会中关于“爱”的生动教材。
校园爱情不仅是青春的美好诗篇,更是生命教育中学习理解、陪伴与共同成长的重要一课。学校积极推动幸福体验的教育理念,借助“完满教育”、通识教育、泰山大讲堂、心理健康教育等,构建了多元的幸福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幸福课》《邂逅诗词中的爱情》等通识课程,举办《恋爱婚姻》讲座,从心理学、文学方面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恋爱观,建立积极的情感关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爱、学会爱、表达爱,让爱与被爱成为真切的生活体验和人生课程。
学会责任担当
“那时候条件有限,别说拍照,连结婚证都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泰山区邱家店镇王林坡村78岁的张奶奶对泰科志愿者说。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张奶奶与老伴穿上新衣,拍摄人生中第一张婚纱照。“帮爷爷奶奶补上时尚‘大片’,用镜头记录浪漫,在见证这份幸福的同时,也履行了青年一代的担当。”“薪火乡传”乡村振兴专项志愿服务队成员郭浩瑞说。
学校倾力打造“志愿者之校”,志愿服务成为必修学分,以制度化设计将责任深度嵌入育人全链条。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担当”,在奉献与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找到持续的内驱力和价值感。
目前,学校志愿者注册率已超过97%,年均开展志愿服务2300余次,累计服务时长超7.1万小时。
学会感性表达与理性竞争
校长共膳、师生集体生日会、共享厨房等活动通过书院制的“家文化”,营造充满爱与关怀的青年社区。在“朋辈互助圈”中,师生、生生之间的高频互动成为常态,形成情感共鸣的“微社区”。
学校打造泰山·大学生音乐节、“揽岳杯”校园戏剧节等品牌活动,并全额资助学生赴百老汇等国际平台研学,拓宽学生艺术视野,丰富精神体验。体育育人、淬炼精神、锻造人格,打破全国大学生游泳纪录,夺得全国大学生沙滩排球锦标赛女子乙组冠军、亚洲大学生武术锦标赛冠军……在省级以上赛事中共获63金、41银、53铜及其他45座奖杯,同时通过组织全员游泳、野战训练营及20余项校级体育赛事,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成功、滋养心灵、培育精神。
78个社团覆盖电竞、动漫、说唱、街舞等备受时下青年人关注喜爱的领域。从电竞大赛到动漫cosplay,从“小泰巡游”到街头舞台,在每一次尝试中认识自我,是学子成长的最佳答案。
学子们在这里学会了什么?学会做一道菜、学会唱一首歌、学会组织一场活动、学会爱一个人,也学会了为自己和他人负责。
在泰科铺开一片肥沃的土壤,在课堂上追求真理,在生活中拥抱真情;用理性探索世界,用感性温暖彼此,让学生自由地、友好地、充满安全感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