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建筑业企业的这些“痛点”有解了
山东出台13条针对性措施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困扰建筑业企业的这些“痛点”有解了

2025-09-07 大众日报 01版

  近日,津潍高铁东寿特大桥跨荣乌高速连续梁成功合龙。该连续梁位于山东寿光,是津潍高铁山东段最大跨度连续梁,主跨长168米。(□新华社发)

  □ 本报记者 方垒
  近日,我省发布加力稳经济一揽子新政,专门针对建筑业出台《关于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稳增长的工作方案》。在统筹分析我省建筑业运行现状的基础上,《工作方案》提出6个方面13条针对性措施。
破除市场壁垒
让民企“够得着、有机会”

  民营建筑业企业是山东建筑业的重要力量。今年上半年,全省民营建筑业企业贡献了73%的就业岗位和59%的产值。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王润晓表示,支持民营建筑业企业健康发展,既是激发市场活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行业发展后劲的关键举措。尽管民营建筑业企业发展势头稳健,但在实际经营中,一些“隐形门槛”仍制约其发展空间。
  “对我们民企来说,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至关重要。”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李继念坦言,作为济南最大的民营建筑业企业,面临行业下行压力以及市场“内卷式”竞争的加剧,企业经营压力倍增。
  《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将着力提升服务民营建筑业企业质效,重点为民营建筑业发展破除市场壁垒,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王润晓介绍,一方面,要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力支持民营建筑业企业平等参与“两重”“两新”项目建设,在新型城市基建、城市更新、交通水利等领域进一步开放市场。另一方面,通过定期发布项目机会清单,明确投资规模、资质要求等信息,让民营建筑业企业“看得清、够得着”。
  针对民营建筑业企业国有项目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我省提出将实施“国有民营分类入围”资格预审机制,明确在国有资金项目招标中,确保民企及联合体入围比例不低于40%,从制度层面保障民营企业的公平竞争权。此外,严格落实政府采购政策,对400万元以上的工程,预留45%份额面向中小企业采购,让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市场主体。
  “这次政策特别将民企作为重点服务对象,让我们能平等享受各类政策红利。”李继念说。
破解行业“回款慢、融资贵”难题
  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当前,建筑业企业普遍面临资金压力大、拖欠账款等问题,部分企业因回款不及时,不同程度出现项目停滞、工人工资发放难等困境,制约行业健康发展。《工作方案》聚焦这一痛点,打出强化资金保障的组合拳。
  在最受关注的账款清偿环节,一方面将全面推行施工过程结算,在全省房屋市政工程领域推行无争议价款结算支付,不得以审计为由拖延付款,从流程上缩短回款周期;另一方面,重点整治行业乱象,重点解决强制民营建筑业企业接受商业汇票或应收账款电子凭证、欠款方擅自以虚高价值抵房抵物偿还工程款等问题。
  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工作方案》提出将通过新增贷款、优化利率、项目保函等方式,加大对建筑业企业特别是民营建筑业企业优质项目的金融资源供给。王润晓表示,后续将重点推广“信易贷”等供应链金融产品,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并降低应急转贷基金费率,为纳税贡献大、就业带动强的民企开通资金周转“绿色通道”。
  为确保金融支持政策不打折扣、落到实处,我省将建立双向激励约束机制,对创新开展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保理等扩大融资渠道的做法,通过表扬等方式予以正向激励;反之,对随意抽贷断贷压贷、不合理压缩授信和风险管理不力的机构,通过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等手段及时予以督促整改,让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
加大“齐鲁建造”品牌推广力度
  近日,我省公布了首批“齐鲁建造”品牌名单,并同步揭晓2024年度全省建筑业领先市、县(市、区)、企业。
  作为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工作方案》提出,将加大对“齐鲁建造”品牌及建筑业发展领先地区、领先企业的推广力度。
  “通过品牌建设和领先评价将引导建筑业发展方向,摸清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建筑市场监管处处长李永刚介绍,在全省建筑业领先市、县(市、区)、领先企业的评价过程中,我省综合考量了发展规模、外向度,以及地方党委、政府重视程度等指标,入选名单中既有传统建筑业体量大的市和县(市、区),也有发展势头迅猛的后起之秀,旨在激发各级党委、政府做大做强建筑业的内生动力,让省、市、县三级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我省将进一步深化评价结果运用,推动“标杆引领”与“精准帮扶”协同发力。加强逐市逐企帮扶,抓领先地区和龙头企业挑大梁,激励体量不大但发展速度快、势头好的市和县(市、区)深挖潜力、跨越发展,持续巩固建筑业在我省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同时,我省还将加强“齐鲁建造”品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与维护,以更高标准推进品牌培育,依托品牌影响力助推山东建筑业走出去迈向更广阔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