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白晓 报道
本报青岛讯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人民银行联合制定的《经营主体登记申请及代理行为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这项国家层面重大制度创新的背后,凝结着青岛自贸片区先行先试的成果经验,彰显了“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使命担当。
2024年9月,青岛自贸片区获批与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承接“经营主体登记注册代理服务管理”国家级试点。经过深入探索,于今年2月出台了《青岛市经营主体登记代理服务管理办法》,创新推出“登记注册代理服务管理系统”,直击代理服务行业存在的“黑中介”扰乱市场、身份冒用、虚假登记、信息泄露等顽疾。
青岛自贸片区审批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改革的核心在于构建了“规范化、智慧化、协同化”的全链条解决方案,通过“事前信用承诺、事中智慧监管、事后联合惩戒”的管理制度,实现了对代理服务行为的全方位监管,对市场各方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对代理服务机构而言,新规确立了行业服务标准和行为规范,为合法合规经营的代理机构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黑中介”扰乱市场秩序的情况将得到有效遏制。
青岛可心众邦代理记账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涛说:“改革彻底划清了合法与非法的界限。以前,黑中介用低价、虚假承诺甚至造假手段扰乱市场,让我们很被动。现在,行业变得透明,竞争回归到比拼专业和服务的健康轨道上,行业形象将因此提升。”
对经营主体而言,改革大幅降低了企业登记注册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和风险。虚假登记、身份冒用等问题的解决,有效保护了企业和企业主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规范化的代理服务可以帮助他们快速合规地完成登记注册,将更多精力投入经营发展。
“作为创业者,我们最怕的就是我们的身份信息被黑中介冒用,合法权益无法保障等情况。这项改革让我们吃了‘定心丸’。”青岛火凤煌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治国说,“通过改革,政府可以更好地管控代理人的资质和信用,我们办业务也可以规避‘被坑’的风险,这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政府在努力为我们创业者营造一个更安全、更便捷的营商环境。”
对登记机关而言,改革构建了更加高效的监管机制和智慧化监管手段,使登记机关能够实时识别和预警风险,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维度全面把控登记质量,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青岛自贸片区审批管理部业务科室负责人王海涛表示:“此项改革带来的最大变化是监管模式的革新。通过实名认证、风险自动预警和代理行为全程留痕,我们能精准锁定高风险对象,将监管力量靶向聚焦,管理更加精准有效。”
青岛自贸片区“经营主体登记注册代理服务管理”改革为市场划定清晰“红线”,有效提升企业登记注册效率和质量,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青岛自贸片区将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改革“试验田”和开放“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