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站楼熙熙攘攘的人流
真情真心待客如亲
□ 本 报 记 者 范薇
本报通讯员 马小龙 刘亚楠
蔚蓝的高空中,一架架飞机穿梭;锦绣如画的大地上,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7家权属机场旅客便捷通行、货物高效流转,展现着客货两旺的繁忙图景。活力涌动的画面背后,是山东机场人埋头苦干、追求卓越的答卷。5年来,集团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紧紧锚定“跻身国内一流、彰显山东特色”的现代化机场管理集团目标,努力做到“让旅客更舒心、让货流更畅快、让安全更牢靠”,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蓝天答卷”。
客流货流共跃升
“小目标”里的大跨越 2024年底,济南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这不仅是个数字,更是山东航空枢纽建设迈上的一个大台阶。”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市场发展部部长丁建瞾感慨道。“十四五”期间,集团旅客吞吐量累计达1.5亿人次,数字背后是人潮涌动:威海机场2024年国际旅客量飙升47.5%,国际值机室副主任许占群最有体会,“韩国的游客明显多了,我们常备的韩语问候语都用得更‘溜’了!”烟台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14.7%;临沂航空口岸正式开放,标志着临沂机场成为全省第5个实现对外开放口岸的机场,也是全国革命老区中首个实现对外开放口岸的机场;今年8月15日,日照机场单日旅客吞吐量4871人次,刷新通航以来单日最高纪录;东营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成为全省第8个年旅客吞吐量迈过百万大关的机场;菏泽机场旅客吞吐量提前完成2030年规划目标。
不只是“飞得快、飞得远”,还要“运得好、运得巧”。货邮吞吐量“十四五”较“十三五”增了四成,年运量超过28万吨。烟台飞韩国高峰期,每周执行超40班全货机,航班量居全国领先水平。“咱烟台的大樱桃、威海的无花果,靠着这空中快线,保鲜度‘杠杠地’端上韩国消费者的餐桌。”货运代理中国外运老徐说。菏泽机场今年3月更是搞了个“全国首创”——非口岸机场有了自己的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以前发点国际货,得大老远折腾到外地口岸,现在家门口就能‘通关’。”菏泽鄄城新达发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其帅喜出望外,“物流成本降了,效率高了,我们的产品在推向全球市场的时候更具竞争力了。”
持续织密的航线网,托举飞得更远更顺畅的出行体验。5年来,集团累计通达国内外183个航点,联通20个国家的32个城市,新冠疫情后新开国际航线17条。新开的“济南—悉尼”航线,填补了集团澳洲网络的空白。“终于能直飞澳洲探亲了,省去转机的折腾,十几个小时直达,太方便了!”首航旅客王女士激动地说。济南首条第五航权环球货运航线“济南—纽约—列日—济南”开通,让山东与欧美货运联系更紧密。四川航空在济南设了过夜基地,航线网络更密了。“航班选择多了,时间点也更优了。”常跑成都的商务客户孔先生切身体会到便利。
钢筋水泥筑基石
追求卓越立标杆 金秋十月,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开足马力,工地上洋溢着热火朝天的建设氛围。T2航站楼首开区提升1区屋顶钢网架首次整体提升圆满完成,综合交通中心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济南国际机场建设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曹正龙在现场介绍:“二期项目是‘头号工程’,我们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东飞行区、货运站等已经投用。地铁3号线通到T2航站楼后,将实现空轨陆无缝衔接。”烟台二期华丽转场,菏泽机场新翼腾飞,东营、临沂提升和改扩建焕新颜,威海、枣庄新机场也在紧锣密鼓推进建设……
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工程建设注入新动能。以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为依托研发的“流态土回填”技术,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工程现场,一块智慧大屏实时掌控全局,“这叫‘一屏统览、一网统管’,为工地管理插上了‘数字翅膀’。”项目信息员小孙自豪地介绍着所在团队研发的数智化管理系统。严格的“红黑榜”和“一通报、两直通”机制,让质量安全弦时刻紧绷。
“死磕细节”把好品质关。集团紧抓质量安全不放松,坚持把品质工程理念贯穿机场建设全过程,着力打造精品工程。“质量安全是命根子!”集团建设指挥部党委委员、副总指挥,质量安全管理部部长范涛语气坚定。这份“死磕”换来了沉甸甸的荣誉:济南机场东飞行区成了全国民航品质工程“样板间”;烟台航站楼捧回了省钢结构金奖;临沂航站楼是省内“三星级工地标杆”。
服务贴心暖旅途
“金杯口碑”双丰收 “金杯银杯,不如广大旅客的口碑。”机场服务水平如何,旅客的选择是最好证明。今年9月,在第十届中国机场服务大会上,烟台、威海、临沂、东营4家机场荣获2024年度民用机场“服务质量优秀机场”,这反映出旅客和航空公司对集团真情服务工作的高度认可。“服务质量优秀机场”“航空公司保障优秀机场”“民航质量提升实践大赛奖”……5年来,集团旗下权属机场获得百余项行业服务奖项。
工作提升靠实招,“真刀真枪”的改革让真情服务优起来。集团健全完善了“两定、两评、三提、五聚、一控”的工作体系,还配套“调度、督导、考核、奖惩”机制。“服务工作不再是‘凭感觉’,而是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烟台机场服务督导员邢婕说。集团还干了件“全国头一份”的事——协调航班管家把机场服务信息搬上了铁路12306平台。“在火车票App上就能查航班、机场服务,这跨界融合真方便!”日照经常出差的孙女士说。“旅客的声音,第一时间听,且第一时间办。”集团健全完善服务质量督导机制,密切关注旅客投诉率与满意度,动态监测公共媒体或者社交平台的负面评价,努力做到及时响应、妥善处置。
一“旅”阳光,品牌矩阵亮招牌。集团精心打造了“好飞山东”服务品牌,旨在传承“好客山东”的热忱基因,既延续了齐鲁大地宾至如归的待客之道,更升级为安全、便捷、温馨、舒适的全方位服务承诺。“清泉服务”“朋来飞”“无威不至”“金凤凰”“飞悦山河”“悦胜利·跃幸福”“菏您同行”……集团旗下每个机场也都打造了自己的服务品牌,像一张张闪亮的名片,让旅客一走进山东机场,就能感受到独特又温馨的服务气质。中转服务更是亮点,“泉城转”“精致入威”让中转旅客体验“一次支付、一次值机、一次安检、行李直挂”的便捷。“从威海转机去首尔,行李直接托运到目的地,省心省力。”旅客王女士对“精致入威”服务赞不绝口。
服务品质的全面提升,离不开扎实有效的安全工作。近年来,集团狠抓“两个清单、三体系、三机制、五个工程”,顺利完成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USOAP审计专项任务。在民航局运输机场运行安全保障能力综合评估中,济南机场位列B类第二,烟台、威海、临沂、东营、菏泽、日照机场也都在各自类别中名列前茅。济南机场因为高效保障备降航班获得华东局表扬,“关键时刻顶得上,靠的是平时练得硬!”一位参与保障的指挥员说。威海机场的智慧运行管理平台获评全国“智慧民航建设优秀案例”,科技赋能,让安全保障更精细、更智能。
党建引航聚合力
治理创新添活力 红色引擎,点燃干事创业热情。“要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紧扣集团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深入开展争创‘齐鲁空港先锋’行动,抓好党员‘一带二’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充分发挥作用,叫响‘向我看齐’口号,干出‘先锋’的样子,体现‘模范’的担当。”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科在集团2025年组织人事工作会议上强调。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化理论学习成效;扛牢巡视整改责任,完善监督体系;持续擦亮山东机场“理响空港”宣讲品牌,提炼富含民航特色的企业文化……一系列加强党建引领的举措,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强大的治理效能。
将党旗插在建设一线,党员冲在最前沿。集团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塑强最坚实的战斗堡垒,编订集团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手册,建立了“重点任务+基础工作”考核体系。争创“齐鲁空港先锋”行动火热开展,党员“一带二”、项目攻坚、揭榜挂帅等活动,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二期建设工期紧、任务重,党员突击队真是啃下了不少硬骨头。”集团建设指挥部总工办党支部书记盖静感慨。党员积分量化管理,让“党员身份亮出来、作用显出来”。
关爱职工千万条,职工感受第一条。“通勤车直达航站楼,住宿条件没得说,休班的时候还能打打球、健健身、读读书。”从中国民航大学毕业刚工作不久的小于竖起大拇指笑着说。集团党委始终将关心关爱职工放在第一位,切实与广大职工“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更新升级职工公寓,新建空港生活服务中心,涵盖运动用餐休闲等多种功能,新设职工阅读空间,举办职工联欢会和篮球赛等文体活动,疗休养、春秋游,职工健康体检、子女研学,困难职工帮扶、金秋助学,EAP心理疏导,入职员工第一课、荣退仪式……一系列关心关爱职工的暖心举措让“家”的温暖在空港流动,职工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更强了。
改革深化,促进治理效能大提升。集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规范运行,明确治理主体权责边界;集团总部推行“扁平化管理”,取消三级机构,决策链条更短、效率更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落地见效;集团的“朋友圈”和产业链也在延伸拓展,近年来陆续与东航、顺丰、同程、邮政和文旅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抱团远航、携手共进之路”越走越宽。“一体化管理、协同化运营、特色化发展”成为集团整合融合、提质增效的鲜明路径。“改革让我们跑得更快更稳!”一位经历过改革的中层干部如是说。
五年砥砺奋进,齐鲁空港从“架梁立柱”走向“流量奔涌”,从“运输走廊”升级为驱动区域发展的“经济引擎”。“十四五”答卷厚重,“十五五”蓝图已绘。站在新起点,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正以翱翔之姿,信心满怀地向着更高远的目标进发,在山东“走在前、挑大梁”的壮阔征程中,续写更加辉煌的蓝天华章。
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效果图
烟台机场二期工程转场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