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学党史第7期│五莲山区第一个中共党支部的创建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吴宝书 丁兆霞
2019-12-13 14:56:51     大众日报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

日照是沂蒙革命老区,是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的家乡,是山东建立中共地方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是鲁东南特委(后称滨海地委)活动过的地方。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日照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前仆后继,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谱写了光辉灿烂的革命史篇。

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大众日报日照记者站与中共日照市委党史研究院,在大众日报客户端日照频道联合开设“每周学党史”栏目,每周二、周五准时与您见面,重温红色故事,倾听历史回响,给前行中的您增添一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的红色动力,奋力书写日照现代化海滨城市建设的新篇章。

(五莲山光明寺旧址)

五莲山以其奇秀风光闻名古今,以宋代大诗人所称“压京东”“不减雁荡”而独占鲁东南名胜之魁。五莲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人类的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名山增加了文化底蕴。五莲山光明寺位于五莲县五莲山大悲峰下,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是山东四大禅寺之一。历代达官贵人、名人雅士在五莲山留下了大量的足迹和墨宝。20世纪30年代初,在这里诞生了五莲山区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五莲山支部(即后来的诸城特别支部)。

1928年春中共日照县委成立后,按照县委的工作分工,安哲负责日照县城北部农村的建党工作。他经常在潮河一带开展党的活动,以小学教师的职业作为掩护,利用各种机会接近群众,深入到贫雇农家庭,与佃户和雇工促膝谈心,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道理,启发贫苦农民的阶级觉悟,秘密发展党员。积极筹备在五莲山区建立基层党组织的同时,安哲了解到五莲山区人民苦大仇深,富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在五莲山开展农民运动,发展党组织,建立革命武装,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有利条件。

第一,五莲山区群山绵延,沟壑纵横,方圆100余里,南有会稽山,北有马耳山,是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天然屏障。第二,五莲山光明寺的主持绪让霸占山下土地48000亩,每年可收入地租粮食60余万斤,寺内积压大量陈粮,寺外草木遍野,这为共产党在这里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物质上的可能性。第三,五莲山周围的村庄是光明寺的佃户村,村村设有庄头代替光明寺收粮催租。此外,五莲山下还有3家较大的地主,各持有武装枪械,与光明寺主持沆瀣一气,欺凌百姓。广大农民苦不堪言,反抗意识特别强,易于接受革命道理,便于组织发动。如1929年,这一带的农民曾以黄旗会的名义聚众同诸城官兵、恶霸地主武装交涉,提出减少苛捐杂税的要求,不达目的就“先打诸城县,再攻济南府,然后打北京城”。当时,国民党诸城县政府慌忙派兵镇压。黄旗会人多势众,愈战愈勇,打得官兵如落花流水。可见,在五莲山区成立基层党组织,具备良好的群众基础。

1、秘密发展党员

建立基层党组织的第一步是物色和发展党员。1930年,安哲以同族身份关系认识了安子璋。安子璋是光明寺主持绪让的养子,他早在山东省立第十三中学求学时,就接受了进步思想的启迪,他不仅从书本中和社会现实中懂得了许多道理,眼界大大开阔了,而且逐步走出富家子弟的狭窄生活圈子,经常接济贫苦农民,有时挺身而出,为穷人打抱不平,深得贫苦农民信任。同年冬,安哲经过认真考察,发展安子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则可以利用绪让的钱粮,解决党的活动经费问题;二则可以利用安子璋的社会威望,迅速而较安全地扩大党的影响。根据日照县委的指示,安子璋马上秘密发动群众,经常找机会接近一些贫苦农民,发展党员,在潮河、大榆林、老君堂和五莲山等地,秘密宣传革命道理,先后在这一带的雇工、和尚、区丁中发展了钟奎文、尚福、马秀福、李善廷等22人入党。

(安子璋(1902——1940),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秦家庄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诸城特别支部书记。1932年参加了日照农民武装暴动。1940年被敌逮捕,壮烈牺牲。)

2、成立五莲山党支部

1931年3月,经中共日照县委决定,五莲山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五莲山支部在潮河村西大庙里成立,安子璋任党支部书记。支部直接受日照县委领导,下设4个党小组,分别是潮河村2个、大榆林村和五莲山光明寺各1个。

为避免反动政府与土匪等恶势力的联合绞杀,五莲山党支部的一切活动都在秘密中进行。一是秘密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党的指示,研究部署支部工作。开会地点选在潮河村西南面的芦苇荡里,或者在潮河村西大庙的后囤里,各党小组随时召开小组会,地点也大多选在野外或党员家里,在野外开会时,一般借用搭帮干活形式,在党员家里开会时,一般借以串门玩耍形式。二是建立情报站点,及时传递情报。党支部先后在潮河村西大庙、驻跸岭大庙等处建立了秘密情报站点。三是采取个别串联的方法,宣传革命道理。即采取一人带动一人的办法,扩大党的群众影响,避免因扎堆活动而暴露党员身份的危险出现。

(中共五莲山支部旧址)

1932年,因旱灾严重,遇到春荒、夏荒。五莲山光明寺的佃户连生活都无法维持,老和尚还要向他们逼债。对此,党组织暗中支持佃户们一起跟老和尚讲道理,迫使老和尚不得不做出让步。群众从抗粮运动中看到了组织起来的力量,在党组织的影响下,潮河村很快组织起佃户会、觅汉会、车伙子会、匠人会等,有组织的向恶霸地主进行斗争。

在中共五莲山支部活动的影响下,五莲山区农民的革命斗争意识越来越强,从而成为共产党坚持革命可以依傍的力量。这为1932年日照暴动队伍的转移、酝酿筹建苏维埃政权等创造了重要的前提。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山东省日照市历史第一卷(1921-1949)

往期回顾:

每周学党史第1期│王尽美:尽善尽美唯解放

每周学党史第2期│英勇悲壮的日照暴动

每周学党史第3期|1928年中共日照县委成立

每周学党史第4期│走进安哲小学

每周学党史第5期│中共莒县党组织的创建

每周学党史第6期│曙光小学党史教育陈列馆(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吴宝书 丁兆霞 通讯员 王文杰 范歆 报道)

责任编辑:栗晟皓     签发:李忠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