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 我的乡村教师生涯(90)

2020-03-27 07:00:00 发布来源: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那时,上级教育部门布置了一项重要任务,叫作“三改造”,就是改造黑屋子、土台子、危房子。改造危房子是当务之急,因为师生有性命之虞。古城联中的大多数房子都是危房,属于被改造之列。开学时下了一场雨,草房漏雨,瓦房也漏雨。漏雨的草房可以不管,因为里面的高中班已经毕业,没再招收新生(古城联中只办了一届高中班,于1979年夏天毕业),正用作初中班教室的瓦房却不能不管。

我和几个老师经过里里外外观察,确定是几片瓦碎了,致使雨水漏入。学校存了一些备用的水泥瓦,但老师们站在那里面面相觑,谁也不敢上房。我打量一下高高的屋顶,也是头皮发麻。但我明白,我在这个时候必须上去,别无选择。我让人找来一架梯子,搭在院墙上,爬到墙头,接过别人送上的几片瓦,放在屋檐之上。我从墙头踏上屋檐,拿着一片瓦,小心翼翼,手脚并用,一直爬上屋脊。往下瞅时,下面的老师学生似乎只剩下一张张脸、一个个张大的嘴巴。我在屋脊上横行,盯准需修补之处,便提着瓦往下移动。因为此屋建成多年,水泥瓦都已变朽,我的脚踩到哪里,哪里的瓦就无声无息地出现裂纹。找到漏雨的那片瓦,我将其抽出,扔掉,再将好瓦盖上。修好一处,我爬上屋脊,回去拿一片瓦,再修补一处。完成之后,我穿的衬衣被汗湿透。

事后,我每次想起都是后怕:如果那天我脚下的碎瓦滑动,载着我一起掉下去,我不是丧命就是伤残。

屋破如此,我就想加快“三改造”步伐。但是,联中是八个大队联合办的,要重新建校,必须由八个大队出钱出物。我去石崖村后面的管理区大院,找党总支书记汇报,他却拉长着一张黑脸不吭声。我壮着胆子追问,他开口道:等等吧。说罢,骑上车子走了。

我碰了个大钉子,到公社开会时向教育助理汇报。厉助理说:你要明白,教育在某些干部眼里,是排不上重要位置的。你不要灰心,要百折不挠,一次不行十次;十次不行百次,以咱们的诚心换来他们的关心。

助理向我面授机宜,我回来再找书记。这次,我是在晚上去的,他正陪一位公社干部喝酒。他不理我,依旧和别人推杯换盏。我鼓着勇气说:孟书记,三改造的事,你看……还没等我说完,他将手一摆:三秋生产还没结束,你说那三改造干什么?

我起身走出门外,满腔悲愤。我想,书记,你怎么能这样对待我呢?我虽然还没被任命为学区教干,但我是为了工作才找你的呀!回到学校,我在日记里写下古人的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后来想想,我这是犯了小知识分子的幼稚病。书记说的话,其实有道理。农谚讲,“三春不赶一秋忙”,秋收、秋种、秋季分配,的的确确是农村的当务之急。

不过,因为有“文革”思潮余韵,在那个年代,教育不被重视,教师不被尊重,在全社会是普遍现象。不只是干部,就是一些普通人,也不把老师放在眼里,一提到他们就称之为“小老师儿”。这个称呼,甚至成为骂人的话。在县城,有两个年轻人闹仗,甲指乙道:“你妈是小老师儿!”乙回骂甲:“你妈是,你妈是,你全家都是小老师儿!”有一位公社干部曾对一位小学老师讲:“你甭当小老师了,我提拔你到供销社当售货员!”

“三改造”进程被迫停滞,只好先抓教学质量。我身为学区负责人,业务指导是份内的事情。可是,我指导小学尚可,指导联中的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几门课尚可,却指导不了数学、物理、化学。几位老师尊重我,每当出题考试,先将试卷让我审。我装模作样地看看,说一声“可以”,还给他们。这样做了几次,有的老师跟我探讨一些考试内容,我就原形毕露,无法给出具体意见。我想起了毛主席说过的两句话:“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该剥去。”我想,我不能这样伪装,不懂不能装懂。于是,再有这种情况,我就坦诚地向有关老师讲:不好意思,我不懂,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但我不想永远不懂,我必须让即将担任的教导主任一职名副其实。于是,我像一年前为了参加高考那样,又开始自学。我打算重新学一遍初中数学,学完后攻物理,攻化学,让自己对初中各门功课都能掌握。我在这年126日的日记里写道:“这会,×××三个人都去前古城看电影去了,我没去,在学数学。今晚收获不小,现在是8点,我已把第三册一百多页的定理、重点全都抄下来了,累得头直疼。”

(赵德发)

责任编辑: 刘君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