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丨迎八面来风,聚各方英才!德州2亿元专项资金促人才集聚

大众日报记者 贺莹莹

2022-05-14 09:35:28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的团队。接下来我们将瞄准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加快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张海军教授说。5月13日,德州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德州市拿出580万元重奖2021年度人才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获得202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张海军因此拿到100万元最高奖励。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德州市设立2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推出70多项创新举措,会上对会前印发的《德州市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关于促进产才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德州市“三年十万大学生兴德计划”实施方案》三个政策文件进行说明。《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一年全面起势、两年初见成效、三年形成特色”的总体目标,重点围绕实施人才集聚提速、产才融合提质、协同创新提标、平台载体提档、改革攻坚提效、人才生态提优“六大行动”,制定了23项具体措施,是今后三年推进全市人才工作的“任务书”“路线图”。《产才融合若干措施》重点围绕推进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五链合一”,提出了17条政策措施,主要目的是提升产才融合发展匹配度,构建产业聚人才、人才兴产业、产才融合发展的工作格局,助力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十万大学生实施方案》重点围绕实施引凤、留凤、还凤、强凤、惠凤“五凤工程”,提出了34条政策措施,旨在进一步吸引和集聚大学生,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年轻人喜欢的城市。

按照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到2024年,德州力争人才总量达到110万人,并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对顶尖人才、重大人才项目,建立“特事特办”“政策漫游”机制;对领军人才,350万元“创业券”激励、210万薪酬补助。实行“一企一策”“一项目一策”,赋予政策“定制权”“破格权”“荐才权”,让企业真正引用自己需要的人才;对具有特殊才能或作出突出贡献、现行人才分类难以界定的人才,可由同行业专家举荐认定,真正变“帽子评价”为“东家定价”、“政府认定”为“市场认可”。研发专属“德才码”,打通跨部门数据壁垒,推进人才政策、人才服务“一码供给”“一键匹配”“免审即享”,打造“一人一码”多场景应用。

德州将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全面推进与京津冀济高校院所、高新企业、高端人才深入对接,加快建设驻京人才飞地,积极争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德州中心(产业化基地),加快推进齐鲁工业大学“一院一基地一园区”建设,常态化开展“国企德州行”等对接活动,机制化推进干部人才“双向挂职”,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人才智力交流合作。同时,聚焦区域人才共引共享、便捷流动,深化和完善“假日专家”“共享人才”等柔性引才模式,推动“德州惠才卡”与“济南人才卡”互通互认,积极承接人才资源外溢辐射,放大“1小时人才圈”效应。

人才要“引得来”,更要“留得下”。德州将全面推进人才创业安心、住房安居、配偶安置、子女安顿、身体安康“五安工程”,高水平打造人才发展优质生态。《德州市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安居工程,2022年选取适合商务酒店开展人才公寓市场化供应试点。到2024年,全市新筹集人才住房不少于1万套,基本满足各类人才群体的多样化、差异性住房需求。《关于促进产才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也提出“加大‘人才贷’创新力度”,全市将“人才贷”额度由最高1000万元提高至5000万元,风险补偿比例由50%提高至70%,努力为人才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保障。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贺莹莹 报道)

责任编辑: 蔡继钗     签审: 单青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