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乡村振兴服务队,农闲季变成农民“希望季”

大众日报记者 毛鑫鑫 从春龙

2020-01-10 18:44:11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柳夼、马家瑶、林家庄3个村机器轰鸣,正在为备战2020年旱情打深水井;衣家村村民有的在山上忙于合作社的生产项目,有的在村里整治村容;占疃村书记丁永财则带领村民在刚流转出的20亩田地里,进行土地平整,准备上马育苗项目……临近年关,记者在栖霞市亭口镇看到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省乡村振兴栖霞亭口服务队来了之后,农闲季节就变成了最忙的‘乡村振兴季’,也变成了农民的‘希望季’,现在一年四季没有农闲时间了,家家户户都你追我赶地忙活起来,生怕掉了队。”衣家村党支部书记衣元良说。

“基层党支部+乡村振兴服务队”,内外齐发力,组织有力量,发展有希望。“乡村振兴依靠的是全体农民的力量,我看首先要把党的旗子竖起来,让老百姓看到希望,有所依靠。”服务队队长、省海洋与渔业执法监察局政委孙华说,很快,8个村纷纷让五星红旗在空旷的大山之间飘扬起来。衣家村率先将旗立在高高的山岗上,成为群山中的一抹红色风景线。

有形的旗好立,老百姓心中的旗立起来却不容易。几百年来村民饮水无保障,灌溉靠老天,近两三年每年都有因干旱而枯死的果树。崎岖的山路与电力的不足也限制了农村生产与产业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

“从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入手!”孙华说,首先向地下要水,优先解决各村农民吃水难的问题。到2019年5月,服务片区8个村,村村都打了一眼深水井,安上净水设备,保证农民吃上干净安全的井水。

另外,投资420万元科学布点打深水灌溉井10眼;变灾情为契机,趁天旱库干,清淤水库、水塘11处,新建水塘2个,整个片区新增库容7.1万方;积极推进“一滴水”合作社,将现代微喷灌溉引入到农业生产中,取得了节水、省钱、省工的实效……

道路、电力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服务队积极协调国网烟台、栖霞市供电公司共为服务片区投资400多万元,布线扩容,保障了电力供应。服务队投资200万元对村内道路、部分山路进行扩修、平整、硬化,共整修面积6000多平方米。

基础设施的短板逐步补齐,“黑白红绿碧”五彩产业也在着力发展中。“黑”即藏香猪养殖项目。依托衣家村山高林密的优势,对山体保护性开发,投入70万元建设藏香猪养殖基地,养殖藏香猪200余头,一年创收突破20万元。“白”即玉木耳种植项目。玉木耳是一种新培育的白色木耳,产量大、营养价值高。服务队引进木耳企业与衣家村签订产购销协议。五方成立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一期投资260万元,目前已建好10个木耳大棚。“红”即大樱桃示范园项目。吸引企业投资1200万元建设大樱桃批发市场,开发大樱桃品牌资源;服务队投资50万元建设大樱桃标准化种植基地,栽种新品种10万棵。“绿”即乡村旅游项目。规划集观光采摘、休闲垂钓、农家乐为一体的旅游线路,并投入70万元建设复兴村民宿食堂。“碧”即饮用水开发项目。引进企业投资400万元,开发衣家村、复兴村优质矿泉水资源。

产业起来了,人才自然要跟上。服务队把外部专家请进来,手把手传经授业;把自家人才送出去,让他们到外面走一走、看一看、学一学,由“土专家”变成真才实学的行家里手。以乡村振兴的感召力与美好的愿景,呼唤优秀学子返乡创业。

截至目前,服务队吸引各方投资3900多万元,为整个片区的组织建设、产业布局、生态治理带来了巨大变化,服务片区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大山为纸,党支部为笔,掌握技能的新时代农民为墨,一幅新时代、新农村的画卷正在栖霞市亭口镇徐徐展开。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毛鑫鑫 从春龙 报道 通讯员 刘义明 王又磊 赵益)

责任编辑: 张晨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