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杨海亮:胚胎蛋助力疫苗研发生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大众日报记者 毛鑫鑫 王鹤颖

2021-09-28 15:54:3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2020年初,我用聊城和德州的两大养殖基地日产三十万只的胚胎蛋量,助力疫苗的研发生产。”9月28日,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德州市陵城区滋镇杨洪村青年农民致富带头人杨海亮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故事。

作为一名80后退伍军人、农家子弟,杨海亮传承了父亲的勤奋,也在军营的淬炼中,拥有了坚韧坚强的品质。2005年,因父亲病重,他挥泪告别军营,到养殖场打工。因为喜欢看书学习,在单位传达室翻看杂志时,机缘巧合地了解并喜欢上了胚胎蛋行业。2006年,又因父亲离世帮助家人还清欠款,他举债2万元,走向了收购胚胎蛋的经营之路。

创业的路艰辛又坎坷。2009年底,杨海亮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10年,贷款二十万元,创建了自己的第一座养殖场。养殖场从6间鸡舍起步,扩建17栋现代化鸡舍,成功为当地农民提供百余个就业岗位。2017年,H7N9禽流感重创了全国养殖企业,在养殖企业纷纷倒逼的萧条时期,杨海亮做出了升级产品、拉长产业链的决定:为科研机构提供人类疫苗载体胚胎蛋,又简称无菌蛋。通俗讲就是蛋体必须达到“6个0”,即零抗生素、零激素、零药残留、零污染、零病史和零特定病原。杜绝抗生素,全程采用绿色纯天然的特殊饲料喂养;精心配比的鸡饲料,加入高能量、高蛋白、维生素和温补的中药,就连白羽种鸡“工作年限”,也严格限定450天之内。产品的升级过程异常艰难,但多年经营养成的专业敬业、勤劳勇敢的企业精神,让他带领着企业凤凰涅槃,重获新生。

创业实现了杨海亮回报家乡的梦想。 2018年,在家乡德州市灵城区滋镇,他投资5000万创建了集孵化、生产、加工、销售、贸易于一体的扶贫产业园区。该项目覆盖当地贫困户1097户,贫困人口2065人。

规模化、现代化的养殖基地,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养殖业的认知。在这里,“人管机器,机器养鸡”,一名职工,一天能够完成两个鸡舍、3万只鸡的喂养工作。“可以说,这个基地,不但实现了我的事业转型升级之路,精准对接了家乡的扶贫工程,更让我实现了实业报国的梦想!而高质量的胚胎蛋,成就了产品高比重的行业内占有率。”杨海亮说。

而今,企业积极探索“接一连三”的发展模式,利用数字化,智慧化、平台化、共享化趋势,接一连三,横向联合。“接一”是指向绿色农产品延伸。以现代农业为中心,流转土地三百余亩,以鸡粪污水为原料,采用高温好氧发酵工艺,生产有机肥。种养结合,形成农产—饲料加工—养殖—沼气制造利用—生态种植的良性循环新模式。“连三”是指向科研疫苗培育延伸,利用产业优势,吸引客户群体投资建设疫苗分公司,进一步拉长胚胎蛋产业,形成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的产业链条。

以“让利”激发内在动力,杨海亮与村庄村民、合作伙伴并肩作战、共同致富的合作,形成养殖与服务递进的产业循环体系。企业效益好了,农民富了, “造福一方、回报乡里”的想法也实现了。从2013年至2016年,他先后投入70余万元公益善款,助力当地农村建设。

“在我未来的发展中,我将不断优化企业成长和发展的路径,形成产业发展与家乡建设互相融合的良性循环产业链条,为滋镇农业经济新增长点的探索奠定基础,为家乡农业经济的繁荣、农业产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升,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福祉!”杨海亮说。(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毛鑫鑫 王鹤颖 报道)

责任编辑: 高翔     签审: 单青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