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亭|作家状告中国知网:“店大欺客”,还能走多远?

大众日报记者 周学泽

2022-04-28 15:13:2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周学泽

4月26日消息,山东女作家唐效英状告知网维权一案,近日经山东淄博沂源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要求知网赔偿22800元。这是继去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九旬退休教授赵德馨状告中国知网维权后,知网面临的又一起维权官司。

作家唐效英为山东省淄博市沂源籍作家,曾在《读者》《意林》《青年文摘》《思维与智慧》等多家知名报纸杂志上发表数篇作品。唐效英以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为由起诉 “中国知网”运营方,沂源县人民法院于2021年12月立案并于3月31日作出一审判决。

近年来,中国知网侵权纠纷不断,除了侵害作者知识产权,年度订购费也备受诟病。4月8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称: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CNKI数据库出版商)暂停中科院对CNKI数据库的使用权限,即日起,CNKI科技类期刊和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无法下载。中科院则对此回应,由于知网常年对续订价格维持较高涨幅,2021年总费用甚至高达千万,且在组团方案上条件苛刻,因此决定停订知网。

中国知网创建于1999年6月,借助于平台建设早,搭上网络时代便车,中国知网形成了知识资源相对垄断地位,和创建于2000年的维普、正式问世于2002年的万方并称“知识界三网”。三网平台各有侧重,万方数据库主要收录科技部论文统计源的核心期刊,更适合理工科院校及科研工作者使用;维普是中国数图事业的先驱者,倾向于地方性期刊和研究方面的论文,但维普在文史哲这一社科领域比较滞后;知网号称“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坐拥 6000多万份文献、核心期刊收率为 99%的中国知网,在查重和文献参阅上有着其他平台无法比拟的优势,知网母公司同方股份公司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4.9亿元,毛利率高达51.3%。

但知网获取文献的方式是向期刊索要授权,并不向创作者本身支付稿酬或者分红。目前“知网”运营模式,形象地说是“借鸡生蛋”,搭建了一个“鸡窝”(知网平台),但借人家的“鸡”却不付租金,“生了蛋”也不给“鸡”的主人分红。

在赵德馨告知网侵权获胜案中,裁判文书对“中国知网”运营方主要主张两点均被驳回:其一,被告“中国知网”运营方主张,其作为期刊出版单位,有权对已经在其他期刊刊登的文章进行转载,属于法定许可,不构成侵权。而法院认为,被告将涉案作品收录到其数据库并在网络上提供付费浏览和下载的行为,显然不属于期刊之间的转载或摘编行为,我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报刊转载法定许可制度并不适用于网络环境下,故对被告辩称其构成法定许可的主张不予支持。其二,被告“中国知网”运营方主张,其系经过涉案作品所载的期刊出版发行方授权使用,但未提交证据证明作者曾向刊文单位进行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故关于被告发布涉案文章有合法来源的主张,法院也不予采信。

在本次唐效英起诉知网侵权案中,法院一审判决对知网也不予支持。知网后来提出了上诉,称:“上诉人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设备所在地在北京而非沂源县,本案依法应由北京市所在法院管辖。”但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了知网关于案件管辖权的上诉,理由是:“唐效英系被侵权人,其住所地即为侵权结果发生地。唐效英作为原审原告向其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并无不当。”

从几起作品侵权案来看,如不转变经营模式,知网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被动,即知网转载文章,不能只和期刊杂志达成转载许可,而是首先应获得文章的真正“主人”同意,并须给予作者相关报酬。

知网在查重和文献参阅上也面临市场和公益免费服务的双重挑战。在市场方面,维普和万方数据库虽然不及知网“全”,但是已经对知网形成了挑战,本次中科院停订知网,转而使用维普和万方数据库,就是一个信号。其次,国家公益性知识资源平台已经运转,知识用户有了更多选择,而且关键是查重和文献参阅是“免费”的。

2012年3月,中国社科院建立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数据库正式启动,该数据库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承建的国家级、开放型、公益性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平台,具体责任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系统平台于2013年7月上线开通,收录精品学术期刊2000多种,论文超过1000万篇以及超过101万位学者、2.1万家研究机构相关信息,可提供免费在线阅读和全文下载,个人用户注册后在任何地点都可以登录使用。

2021年12月22日以前,中国知网上的硕士学位论文下载费用是15元/本,博士学位论文下载费用是25元/本,在赵德馨教授起诉事件之后,价格下调,但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下载费用依旧高达7.5元/本、9.5元/本。

年度订阅费价格高,导致不少高校不堪重负,出现多家高校停用知网的现象。不仅中国科学院、北大停用知网,山东、云南、湖北、安徽、河北等地高校都出现过知网停用又重启的情况。除了收费过高之外,知网这样的平台在客观上造成了学术成果获取的新障碍。学术成果有其特殊性,研究者通常并不指望通过其产品直接获得金钱上的回报,他们更看重的是传播自己的成果,益于社会发展。

在知识资源收集方面,诚然中国知网有自己的技术付出和劳动付出,但凭借其掌控的数字出版渠道及强大的文献检索和分发的功能,就可以轻易低价获取科研工作者的学术成果,并将这些成果反过来卖给社会单位和机构甚至卖给作者本人,已经不合时宜。

责任编辑: 李伟     签审: 刘芝杰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