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论坛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
大众日报记者 马章安
2022-12-28 07:06:34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当地时间9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撒马尔罕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大范围会谈前,与会各方集体合影。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内容提要】
2022年12月28日,大众日报5版(时事)《环球论坛》专栏刊发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鲍志鹏的署名评论《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文章说——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的外部局势,2022年中国周边外交行稳致远,亮点不断。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深化。在中亚成为中国首个战略伙伴集群的基础上,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蓝图徐徐展开,推动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务实合作稳步向前。一是2022年高层互动不断为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政治引领,二是强化经贸往来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务实合作提供坚强物质基础,三是民心相通为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持久动能。
展望2023年,在新时期中国周边外交引领下,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前景可期。把握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的战略机遇期,中国与周边国家也须共同应对三个主要方面的挑战:一是如何加强团结协作,有效应对域外干扰;二是如何聚焦共同安全,有效管控分歧矛盾;三是如何推动共同发展,努力避免“囚徒困境”。
新的一年,中国将以新时代周边外交为引领,继续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区域主义,积极发挥大国的责任担当,与周边国家一道,以和而不同的亚洲智慧,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探索新路。
环球论坛·年终专稿(2022年世界热点回顾与展望之三)
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
□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鲍志鹏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的外部局势,2022年中国周边外交行稳致远,亮点不断。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深化。在中亚成为中国首个战略伙伴集群的基础上,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蓝图徐徐展开,推动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务实合作稳步向前。
第一,2022年高层互动不断为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政治引领。形式上,周边外交呈现多边外交主导之势,澜湄等次区域及非正式机制合作表现亮眼。利用多边平台,中国领导人与周边国家领导人突破新冠疫情阻隔,实现了线下交流互动。中国领导人线下出席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22次会议、印尼主办的二十国集团(G20)第17次峰会和泰国主办的第29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体现了周边外交在新时期中国外交总体布局中的重要性进一步突出。内容上,中国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战略互信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全球安全倡议为引领,中方在阿富汗问题、缅甸问题等周边安全热点问题上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体现了中国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的大国担当。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后,越共中央总书记、巴基斯坦总理、蒙古国总统和老挝国家主席相继访华,彰显了周边国家对合力建设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支持。
第二,强化经贸往来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务实合作提供坚强物质基础。如果说政治互信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的基石,那么经贸合作便是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引擎。为了使中国的发展更好地惠及周边,中国坚持强化“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等与周边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接。2022年是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局之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中国与东盟国家携手积极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积极推展“五色合作”。今年1月至7月,中国—东盟贸易额达到5449亿美元,同比增长13.1%。中国连续13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作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稳步前进。在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延宕25年的中吉乌铁路项目正式启动,“一带一路”框架下“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互联互通雏形已初步显现。
第三,民心相通为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持久动能。2022年,中国与周边国家携手努力,加力挖掘青年、妇女、卫生等领域交流合作潜力。面对全球新冠疫情变化的新形势,中方采取了优化签证政策、调增航班等措施,便利商务人员往来,有序推进周边国家留学生返华复课,中国东盟菁英奖学金扩大招生。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平台的成功实践,也为后疫情时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人文交流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望2023年,在新时期中国周边外交引领下,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前景可期。把握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的战略机遇期,中国与周边国家也须共同应对三个主要方面的挑战。
一是如何加强团结协作,有效应对域外干扰。中美关系是决定中国周边态势的关键变量。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在 “印太战略”框架基础上,编织排他性色彩强烈的“小多边”,冲击了以东盟为中心的地区合作架构,增加了地区国家安全困境和“选边站队”的焦虑感。美国通过炒作“互操作性”概念,加力引导域外力量加强对亚太地区军事资源投入,加剧了地区安全困境。美国还利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带来的紧张局面,强推阵营对抗,亚太地区现有合作机制面临被“印太”叙事消解架空的风险。域外国家应理性看待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地区合作,尊重地区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权利。
二是如何聚焦共同安全,有效管控分歧矛盾。中国是世界主要大国中周边环境最复杂的,加之亚太地区海陆兼备的开放型地缘环境特征和复杂的历史问题,使得中印边境争端、中日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等长期成为了阻碍地区安全合作的障碍。当前,亚太地区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日本、印度等地区大国应与地区内国家共同努力,妥善管控与周边国家的分歧矛盾,做推动地区繁荣稳定的帮手,不要成为制造阵营对抗分裂的帮凶。
三是如何推动共同发展,努力避免“囚徒困境”。一方面,目前全球经济面临“滞胀”威胁,主要发达经济体纷纷加息“自保”,进一步推高了全球经济衰退下行压力。亚太地区新兴经济体受到了直接冲击,周边发展中国家从新冠疫情中实现经济复苏进程再次蒙上阴影。另一方面,亚太地区金融治理、自由贸易、经济复苏、粮食与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一系列紧迫问题正在遭遇泛安全化、泛政治化逆流的冲击,亚太地区或面临分化成两套规则体系、两个平行市场的危险。面对这些挑战,稳固和完善中国与周边国家现有的合作机制,强化合作内生动力与韧性,应成为新时期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
新的一年,中国将以新时代周边外交为引领,继续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区域主义,积极发挥大国的责任担当,与周边国家一道,以和而不同的亚洲智慧,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探索新路。
【相关链接】
王毅谈2022年中国周边外交
奉行开放的区域主义,共建稳定繁荣的亚洲家园。面对个别国家试图将集团对抗引入亚洲,搅乱地区和平稳定,我们坚持亲诚惠容和睦邻友好方针,支持地区国家远离地缘政治陷阱,把团结合作镌刻在亚洲版图上,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起步有力,势头强劲,双方达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中国与印尼、泰国朝着共建命运共同体迈出历史性步伐,澜湄国家致力于打造区域合作“金色样板”,亚太经合组织重启建设亚太自贸区对话进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高质量实施,中老泰联通发展构想蓄势待发,区域一体化红利加快释放。中国东盟合作继续走在时代前列,共筑安全环境,共聚增长动能,向着共建“五大家园”坚定前行。
中国同中亚各国隆重庆祝建交30周年,一致同意建立元首集体会晤机制,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我们还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在双边层面就践行命运共同体理念达成重要共识。中吉乌铁路项目取得新进展,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注入新动力,地区国家共同防范外部势力策动“颜色革命”,联手打击“三股势力”,有力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大局。上合组织迎来新一轮最大规模扩员,为亚欧大陆和平发展提供更有力保障。
中日共同纪念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两国领导人时隔三年首次面对面会晤,就稳定和发展中日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双方要以史为鉴、以诚相待、以信相交,不倒退,不折腾,向远看,向前行,从战略高度把握好两国关系的大方向。中印保持外交军事渠道沟通,致力于维护两国边境局势平稳,我们愿与印方相向而行,推动中印关系得到稳定健康发展。中巴坚定相互支持,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弥足珍贵,“铁杆”情谊不断巩固。中韩关系平稳过渡,在建交30周年之际继往开来。中蒙深化发展战略对接,携手推进现代化进程,致力共同发展繁荣。
中方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成功举办阿富汗邻国外长会和首次阿富汗邻国与阿临时政府外长对话会,发表致力于包容与重建的《屯溪倡议》。坚定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推动主要当事方认真对待解决合理关切。支持东盟以东盟方式斡旋缅甸问题,落实“五点共识”。以《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20周年为契机,推动各方排除干扰、加快磋商,早日就“南海行为准则”达成一致,为南海长治久安提供坚实保障。
——据王毅12月25日在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研讨会上的演讲
【作者简介】
▲鲍志鹏,内蒙古赤峰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周边国家外交、亚太地区安全、东盟地区合作。
【大众日报《环球论坛》专栏简介】
大众日报国际新闻评论专栏《环球论坛》开栏于2007年5月19日。栏目主打热点国际新闻解读,着力在新闻的深度延伸上下功夫,靠独家权威新颖的观点和论证确凿、鞭辟入理的深度分析影响读者,告知读者“新闻背后的新闻”。
《环球论坛》专栏欢迎读者用户赐稿。如有线索或推荐作者,请拨打热线13964185298(微信),或发邮件至mzamza02@126.com。
欲更快阅读《环球论坛》专栏内容,请下载大众日报客户端;欲阅读更多《环球论坛》,请关注“大众环球论坛”微信公众号。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章安 报道)
责任编辑: 马章安 签审: 吴永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