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指76小时后再植成活,齐鲁医院手足外科或将打破国内纪录
大众日报记者 任戌盈
2023-11-24 11:09:5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11月23日下午两点半,齐鲁医院华美楼7层手足外科护士站前,患者吕永峰与妻子激动地向手足外科副主任许庆家和医师裴艳涛送上锦旗。就在30天前,身为木匠的他在工地干活时不慎用电锯将左手拇指锯下,因找寻断指花费了较长时间,他在断指76小时后才到齐鲁医院手足外科接受了断指再植手术。现在,他的左手拇指已经完全成活,这可能将打破国内断指常温保存再植的纪录。
一起“试一下”
锯断拇指时,54岁的吕永峰正在建筑工地工作,他当时所在的脚手架距离地面超过8米。吕永峰说,高速运转的电锯切断手指时,明显看到手指飞出去了二、三十米。当天,工友们和两条警犬搜寻了整个下午都没能找到断指,吕永峰就只去了当地医院对手指进行了简单处理。在工友无意发现断指又辗转来到齐鲁医院手足外科时,距离事故发生已有76小时。
齐鲁医院手足外科副主任许庆家告诉记者,吕永峰到医院时,他的断指已经部分干瘪发黑。“一般情况下,6—8小时是比较好的再植时间,24小时以内我们也是比较有把握。但是到了70多个小时,说实话做手术我们心里没有底,心里很不踏实。”许庆家说。
观察吕永峰的双手不难发现,在此次受伤的左手拇指外,他的右手食指和中指也并不完整。妻子李大姐说,这两根手指在三十多年前就断了,这次又锯断了左手拇指,将会对生活产生更大影响。因此,这次她和丈夫要保护左手拇指完整的意愿非常强烈。
李大姐称:“我跟医生说,我们来了就不放过机会,我相信你们,请你们试试。”在和患者及家属深入沟通后,手足外科的医生们也决定“再尝试一下”。就这样,医生和患者都抱着“试一下”的想法,手术确定了下来。
前所未有的手术
为了尽可能缩短断指的热缺血时间,在确定手术意愿后,手足外科医生们立即联系手术室开通绿色通道,把患者快速送进手术室。同时调集了整个科室最强的医生团队,由裴艳涛医师作为主刀进行手术。
尽管做好了困难准备,但手术过程仍然比医生们想象得更为复杂。因长时间缺血,吕永峰的血管组织已经发生萎缩,主刀医生必须先清除坏掉组织才能进行血管吻合。一般而言,断指再植手术只需要1—2小时就可以完成,但吕永峰的手术足足做了4小时10分钟。
手足外科副主任许庆家告诉记者,一般的断指再植手术只要保证一条动脉吻合、一条或两条静脉吻合就能实现通血成活,但为了使吕永峰的手指达到更好的成活条件,他们“把能接的血管都接上了”。当天,主刀医生裴艳涛在显微镜下以“针尖芭蕾”式的技术吻合了吕永峰的两条动脉和三条静脉,它们的直径都只有1毫米左右。
一般来说,如果手术顺利,再植的断指在术后会比较红润,手术后5-7天就可以宣布是否成活。但吕永峰的断指在术后经历了灰暗、蜕皮,20天后才逐渐露出红润的“真面目”,过程十分曲折,也牵动着手足外科医生们的心。
裴艳涛告诉记者,整个医护团队在术后对吕永峰进行了非常密切的观察和细致的护理。“现在是术后27天整,我们从前天开始已经停止了药物治疗,观察三天发现肢体成活良好,两三天之内他就可以出院了。”裴艳涛说。
改变医生认知
在收治吕永峰前,齐鲁医院手足外科所遇到过的常温保存时间最长的断指是保存二三十个小时的。许庆家说:“经过查阅文献,我们查到目前国内最长有断指30多个小时后再植成功的,但是像这样70多个小时的我们还没有查到。我们正在积极检索更多文献,如果再检索不到的话,我们可以宣布这是目前国内常温保存时间最长的再植成功的案例。”
经过这次手术,许庆家直言:“这更新了我们医生对断指再植术的认知。即使再有了时间比较长的、条件比较差的病例,我们也可以更积极地去尝试。同时,这也将给患者更大信心,患者即使在短时间内没有条件受到及时治疗,也不要轻易放弃,断指其实还有成活的希望。”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吕永峰断指70多小时后再植存活也算一种“幸运”。许庆家提醒,如果不幸遇到断指,患者还是尽量不要拖时间,要积极尽早就医。如果附近医院没有救治条件,也尽可能对断指做适当保存。比如用比较干燥的衣物或者清洁敷料简单包裹,可以用保温桶存放或保持较低温度保存,但不要直接用冰块进行接触。最重要的是,要对断指再植有信心,不要轻易扔掉断指、放弃治疗。
据裴艳涛介绍,配合一定的康复训练后,吕永峰的左手拇指功能可以恢复至之前的八九成以上,吕永峰也可以继续从事原来的木匠工作。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任戌盈 报道)
责任编辑: 张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