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乡村振兴一线报告:乡愁因“史”而浓乡村因“特”而美

大众日报记者 杨学莹 张环泽 纪伟 刘涛 晁明春 陶相银 李媛

2020-11-03 06:23:3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乡愁因“史”而浓乡村因“特”而美

2020-11-03来源:大众日报 03版

图为荣成市宁津街道东墩村海草房。近年来,荣成市加大海草房保护与旅游相结合的力度,海草房留住“乡愁”的同时也成为当地旅游业的新增长点。(□杨志礼 陶相银 报道)

□ 本报记者 杨学莹

抗美援朝烈士的奖章、“大包干”时期的分配办法、农民贷款创业的借据……在昌邑市龙池镇瓦东村村史馆里,一件件实物,记录着村庄的历史。

“我没事就过来看看,感到非常亲切,每次都有新发现。”10月24日,瓦东村村民邓文英说。村党支部书记赵中伟说,这些宝贝能看还能用:2018年,村里一家兄弟4人想给奶奶树碑,老人的生卒年月记不确切了,就是从老档案中查到的。

1992年,瓦东村建了新办公房,搬家时发现了6麻袋老档案,是1946年以来村里的文书、会计单据。有人要当废纸卖,被赵中伟拦下了。2017年昌邑市号召有条件的村建设村史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有“昌邑小延安”之称、红色资源集中的龙池镇在全镇27个村全面启动村史馆建设;2018年龙池镇又启动镇志、各村村志编纂工作,这些老档案成了“无价之宝”。

56岁的村民赵忠亮,这3年变身“记者”,手拿纸笔、走街串巷,寻访瓦东村和龙池镇的历史故事、名人轶事、风土民情。龙池镇党委副书记李东告诉记者,镇政府组织了50多名像赵忠亮这样有文化的老同志,请中国方志出版社专家驻镇指导,挖掘历史文化、红色记忆。目前,瓦东、齐西、马渠等16个村已建成村史馆;20个村完成了村志初稿,其中《瓦东村志》去年已出版,《龙池镇志》去年也已经出版。

“捣鼓这个干啥?又不挣钱。”听说建馆修志,起初有村民反对。瓦东村两委把征集优秀人物的大红榜一贴,村民坐不住了,纷纷报名。随着寻访的进行,村民捐资料、讲线索的越来越多。赵忠亮搬着小马扎请妇女们回忆民谣,一个人记错了,另一个人跑到赵忠亮家纠正过来;时年98岁的徐其英老人(现已过世),专程从昌邑回村给赵忠亮讲了一天。

集体记忆渐渐复苏,村民重新认识了村庄,自豪感、凝聚力被激发了出来。赵中伟说,村史馆开放后,有的老人拄着拐杖来看,看得直掉泪。来走亲戚的外村人也喜欢来看。敬重英雄、崇尚文化、尊重人才在村内蔚然成风。2017年度,瓦东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乡村特色、乡情乡愁,老建筑、老街区是重要载体。威海市文登区大水泊镇有一所1952年建立的胶东名校——文登天福山中学。2014年该校与外校合并,师生迁走,老校舍闲置了。“当时有开发商相中了这块地,要搞房地产。我们断然拒绝了。”大水泊镇党委书记滕新强告诉记者,2016年,镇政府在老校原址引进了威海紫光实验学校,保留了老建筑群,延续了乡村文脉。

在文登,保护和凸显乡村特色已经成为各乡镇的自觉。大水泊镇区的老粮仓,闲了十几年也没拆除,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略加改造,成了供外来专家居住、办公的“小镇中心”;大水泊镇瓦屋村的老仓库,“微改造”成了毕克官美术馆;张家产镇顾家村的地瓜窖,整修成了乡村图书酒吧……

“曾经,乡村建设喜欢模仿城市。现在大家都明白了,特色才是优势。地方特色、乡土风貌、淳朴乡情,才是吸引城里人才、游客来乡村的东西。”界石镇镇长于龙胜说。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副教授、副主任王颖:保留乡村特色,留住美丽乡愁,对于凝聚农民的情感认同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应有之义。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乡村记忆工程、传统村落保护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村落空间、历史和风貌完整性的有机统一,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重,生产生活环境保护与生产生活方式保护并重,形成了传统乡土建筑保护、乡村旅游、民俗文化和生产生活相融合的乡土文化资源保护模式,做法和成效值得肯定。

乡土特色的延续既要输血更要激发乡土文化的造血功能。除了地方政府的科学规划和制度保障、社会力量与民间资本有序合理地参与外,更需要充分发挥当地村民的能动作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在深度挖掘和传承文化根脉的同时,进行产业化升级,创造性转化,培育出让村民能够致富、让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以人心“活”、产业“活”,促进文化“活”,激发乡土文化的内生动力,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具有新的内涵、产生新的凝聚力。

留住传统记住乡愁

2020-11-03来源:大众日报 03版

老村变景区

乡味乡情还在

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兴隆庄社区居民单士臣:我们村原来不叫兴隆庄,因为出行不便、吃水困难,先辈们只能扛着锄头靠天吃饭。

2013年,镇上为了解决大伙的困难,打算把我们搬下山安置,拆掉老村复垦出土地。大伙又喜又忧,喜的是终于能够搬离穷窝子了,忧的是,陪伴自己多年的石院、石墙、石房子再也见不到了,还是有些不舍得。

后来,镇上修改了计划,认为石头房子是个宝贝,要保护开发。没多久,老村子变成了“石头部落”景区。103户村民全部从半山腰搬迁到山脚下安置点,住进了崭新的二层独院小楼,拧开水龙头就是哗哗的自来水,十多米宽的旅游大道上公交车不断,可方便了。我家3间石头房子不仅没有拆,还给修缮加固了,改造成了民宿。一有空闲,我就回家里看看,抚摸一下大枣树,小时候的事一下子又浮现在眼前。村里面38个不同的石头小院都进行了保护改造,原来的石路、石墙、石瓦没动,石碾子都还在使用。

老村虽然变成了4A级景区,可是村子的外形没变,乡味乡情还在。(□张环泽 宋伟 报道)

不仅要留住乡愁

还应留住厚重历史

巨野县文化旅游服务中心主任申建华:巨野县核桃园镇前王庄村是一个有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有120多幢老宅院,大部分基本完好,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文化、科研价值。为把这些老房子变成旅游资源,村里成立合作社,村民用老房子入股,政府出资修缮,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年底分红。目前,前王庄村旅游合作社吸纳入股村民80余户,其中贫困户17户,年底每户预计有800元—1000元的分红收益。

前王庄“石头寨”的保护与开发,我是亲历者。传统古村落留住的不仅仅是乡愁,还应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比如说古村落里房屋、巷弄、水口、古井、残垣断壁、一草一木,都是物质层面的保护对象,而发生于其中的记忆、习惯、仪式、信仰、手工技艺等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样重要。

古村落保护还要与礼堂文化、农民文化乐园活动结合。乡音、农家菜、说书、唱戏、赶庙会等也应是古村落开发利用、“旅游留人”的法宝。目前,前王庄“石头寨”旅游业的短板是缺乏本地新生代的参与。让年轻人回归,不仅仅是生活的回归,更是精神上的回归。(□赵念东 谢新华 报道)

发展乡村游

特色要保留

兰陵县苍山街道压油沟社区主任朱德海:压油沟村是典型的北方古村落,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受地理环境影响,交通闭塞,房屋破旧,农业生产落后,村集体收入为零,一度成为省定扶贫重点村。

2015年,当地开始以压油沟村为核心,打造压油沟田园综合体,依托这里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压油沟田园综合体共涉及3个乡镇14个村,其中一期项目利用“精准扶贫”进行打造,投入资金4.5亿元,对压油沟村及周边5个村居5000亩山区进行升级改造。

一期项目采用“公司+农户”方式,通过“文农旅”融合将小山村打造成了一个集特色美食、手工作坊、红色教育、传统民宿、休闲养生于一体的4A级景区。自从压油沟景区2017年7月开业以来,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全部进入景区工作。目前景区累计为贫困人口提供创业、就业岗位600余个,人均年收入由之前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现在的2万元以上。今年10月,压油沟村还凭借“企业+政府+合作社+农户”的组合模式,入选了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纪伟 冯磊 报道)

“木疙瘩”变“金疙瘩”

文化传承有载体

肥城市正港木业工艺品厂总经理程银贵:每天在厂房里看着师傅们加工桃木,我心里就踏实很多。在师傅们手中,经过几道工序处理,这些“木疙瘩”会变成人们所喜爱的桃木制品。

肥城是“佛桃之乡”,依托传承下来的桃文化和丰富的桃木资源,近几年桃木商品也广受消费者喜爱。我作为桃木雕刻技艺传承人,应该将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以往的桃木制品有易开裂、变形的问题,师傅们日夜试验,先后攻克了桃木易开裂、变形、虫蛀等难题,桃木雕刻焕发了新生机。面对工艺品产业的广阔发展前景,公司想到了举办非遗扶贫项目培训班,我们编制教材,自2017年到2019年培训学员2680人。

如今肥城桃木不仅仅是工艺品,也是带动群众致富的重要载体,承载着这一方水土培育出的桃文化,远在他乡的肥城人家里都有一件桃木制品,饱含着对乡土的眷恋。无论走到哪,我都会带着几件桃木制品,让外地的朋友了解我们的桃文化。以前的贫困户成了雕刻师,残疾人也能实现家门口就业。(□刘涛 李胜男 周鑫明 报道)

多些“烟火气”发展添活力

2020-11-03来源:大众日报 03版

在“过度商业化”和“文化空心化”的双重挤压下,古村落如何与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建立连接,找到一条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的平衡之道?

平阴县博物馆原馆长、古村文化保护者翟建平: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与激活,首要任务是要认清楚传统村落的价值。找到村落的特色,分析出村落的文化脉络、地域特征、建筑属性、建筑特色、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这样才可以给这个村的价值正确定位。

从2005年开始,我走过了368个乡村,走访了群众上千人,拍摄图片50000多张,完成《我的乡村,我的记忆》系列书籍。玫瑰镇夏沟村便是最典型的传统村落之一,但在“过度商业化”和“文化空心化”的双重挤压下,随着青壮年都流向了城镇,许多像夏沟村这样的古村逐渐失去了“烟火气”的滋养。夏沟村成了我们的第一块“试验田”。

传统村落的保护要重视生态和民生。我们在对老屋进行保护的基础上,尤其重视古村落传统生活方式以及产业发展,重新发掘传承数百年的村落文化。于是,夏沟村原来的供销社旧址,以“修旧如旧”的原则,改造成了“乡村记忆馆”。很多能工巧匠、文人雅士、网红主播等相继来此,在农家小院里办起了以玫瑰写生为主题的画廊,举办文博科普、网络直播等活动。(□晁明春 韩子强 报道)

保留乡村乡貌、留住乡情乡愁,需要物质保障。无论是修缮老建筑、建设乡史馆,还是编写镇志、村志,都要用钱用人。资金和人才哪里来?

临邑县德平镇党委委员于艳莉:德平镇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曹冢汉墓、白麟书院、光岳楼等文物胜迹留存较多。2017年11月,镇党委、政府为保留乡土文化记忆,决定编写《德平镇志》。下设编辑办公室,并从镇财政中落实专项工作经费。镇政府专门邀请对临邑县历史有深入研究的专家进行指导,并且从全镇各系统中选调11名文字功底出色、历史文化知识积累深厚的工作人员集中编纂。

为深入挖掘、搜集相关资料和信息,编纂办一方面通过微信等平台,征集相关资料并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动员全镇10个管区、134个村“两委”和镇直各单位,全面配合,挖掘相关资料。截至成稿,编纂办人员到本镇134个村,征集家谱30多部,调阅档案300多卷。

历时近三年时间,目前,镇志已经编纂完成,共分为12个部分,共计15万字,预计首批印刷5000册,并入选了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

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以白麟书院为例,其始建于清道光年间,2019年8月,德平镇政府通过临邑县文化和旅游局申请白麟书院抢修工程专项资金74万元,委托具有文物修复资质的专业公司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目前已完成白麟书院的抢修工程。(□贺莹莹 报道)

如何在保留乡村特色风貌的同时,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

临沂市沂水县院东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伟山:院东头镇因处于千年古刹望仙院东头而得名,是沂蒙红嫂祖秀莲的家乡,现有4A级景区3处,3A级景区5处。院东头镇的定位是全域旅游镇,为了体现沂蒙山区的特色风貌,我们首先邀请专家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以“留住传统、记住乡愁”为重点,以“保留特色风貌、提炼特色元素、铸造特色风情”为中心,重保留轻改造,重装饰轻装修。对于旅游规划区、重点项目、旅游特色村、历史文化名村范围内的建设、改造,既突出沂蒙山区特色,又兼顾群众的需求,外在建筑风格保留沂蒙山传统古村落的古色古香,内部装修坚持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古朴与舒适统一。

在发展中,我们不仅注重对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进行风貌保护,还对其余村庄也进行了分类保护。重点村和一般村的所有建设、规划必须上报镇联席会审批,符合全镇总体规划、并经联席会批准后方可实施。工业项目用旅游元素进行包装,打造工业旅游景区。现在我们对全镇约五分之一的村实行了风貌管控,制定了简便易行的规划审批、建设监管流程。(□纪伟 黄家国 报道)

保护性开发海草房古韵焕新生

2020-11-03来源:大众日报 03版

荣成

□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刘兆阳 报道

本报荣成讯 在荣成市宁津街道东墩村,保护性开发的海草房被打造成了石岛民俗馆、国学大讲堂、民宿等一批民俗旅游项目,全村已形成了“一院一主题、一馆一特色”海草房主题院落群,每天都吸引着四海游客纷至沓来。东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书联说:“2019年,村里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集体收入1000万元。”

经普查统计,荣成市现存有海草房的村庄共317个2.3万余户9.5万余间。现存海草房的年龄最大的在500年以上,大部分都在100—300年之间。

为规划保护好海草房,荣成市组织专人对全市海草房的分布情况、保护现状、建筑样式进行全面调研,并于2007年下发了《荣成海草房民居保护试行办法》和《海草房保护资金管理办法》,实现了海草房的规范化管理。

很多海草房年久失修,荣成市每年投入20万元进行抢救式修缮保护,全力维护海草房的原形原貌。

海草房均采用自然石块砌墙,浅海海苔盖顶,需要石匠、苫匠、瓦匠、木匠等4个工种的密切配合,共70多道工序,技术含量很高,且全部为手工操作。海草房的保护和传承,必须培养好技术传承人。荣成组织成立了由全市海草房技术传承人参加的海草房保护研究会,定期规划研究海草房保护工作,并通过出台扶持政策、提升工作待遇等方式,培养新一代传承人,鼓励参与修缮和保护海草房。

近年来,荣成市加大海草房保护与旅游相结合的力度,将现存比较完整的海草房村落设为景点,打造了以烟墩角、东楮岛、东墩村为代表的乡村博物馆建设,以“民俗馆”“乡情展”的形式,记录乡村的沿革和变迁,展示荣成的民间艺术和农民生活习俗。历经数百年风雨的海草房,在古韵中焕发新生,同时也成为荣成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河草编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0-11-03来源:大众日报 03版

平度

□记者 李媛 报道

本报平度讯 起源于清朝中期的平度草编俗称“草帽辫”,至今有300余年的历史。

74岁的林红香是新河草编非遗传承人,她的家里随处可见玉米皮、麦秆草、针线布头等编织材料。“家家都会草编,但没想到这营生还能让我们致富。”林红香告诉记者,原本镇上都是小作坊居多,产量低,质量参差不齐,政府为了做大做强草编这个非遗产业,就扶持了一批龙头企业,并帮助企业创品牌拓市场。

而且,为了帮扶贫困户脱贫,新河镇还让草编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结对子,贫困户可以通过产品加工,赚取加工费。经过努力,2018年新河镇成功入选山东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

目前,全镇从事草编工艺品的企业共有90余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产品远销日、韩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全镇草编产值24亿元。近几年随着编织工艺逐步升级,新河草编还登上国际时装周的舞台,得到了爱马仕、LV等国际大牌的青睐。

今年面对疫情冲击,新河镇带领企业主动转型,通过培育新品牌,设计新产品,在内贸市场开辟出新的出路。今年上半年新河草编的销量不但没有下滑反而逆市上扬,国内市场半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

有形的《文化志》无形的“文化育”

2020-11-03来源:大众日报 03版

平阴县孝直村

□记者 晁明春 通讯员 邢建荣 报道

本报济南讯 “这都过去两个多月啦,但是想起来还是觉得有点遗憾。”在平阴县孝直镇孝直村,村民刘玉红的话音里充满“遗憾”。

让刘玉红念念不忘的是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三届的孝直村“消夏文艺晚会”。这可不是一台普通的晚会,表演内容都是由孝直村村民自编自演,东家儿子致富有方,西家媳妇孝顺有加,甚至一些说不得的“丑事”都给搬上了舞台。然而今年因为疫情原因晚会没有举行,村民总觉得今年少了点啥。

“举办了这么多届晚会,我们村集体没有出过一分钱,费用都是由孝直村村民和企业捐献的。它不仅给村民提供一个锻炼、展示的平台,还是提高村民整体文化素养、全村文明素质的重要抓手。”孝直村党支部书记殷景玉说,“每届晚会的最后都会评选出优秀节目,并将这些优秀节目记载到《孝直村文化志》中,作为孝直村的一种历史文化留存下来。”

《孝直村文化志》很好地展现了孝直村30余年来的文化成果。“由于《村志》受‘志书’题材的限制,我们在编纂《孝直村志》的时候收集到的大量关于孝直的历史文化以及村民的感人事迹、好的图片等等,就没有办法放在里面。这可是孝直村的文化财富,应该想办法保留下来。”《孝直村文化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王长兴告诉记者,家家户户都以上《文化志》为自豪,在绝大多数村民家中,《孝直村志》《孝直村文化志》都是作为一种珍藏品摆在最醒目的位置的。

责任编辑: 王建国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