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山东·高校行|火箭发射、新冠检测……这所大学的“科研天团”实力不输颜值

大众日报记者 李欣苁 梁旭日 张召兴 张子良

2020-11-11 08:55:58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深秋时节,乳子山南侧山亭水榭,碧波荡漾。

10月底,由山东省教育厅与大众日报联合发起的“高质量发展看山东·高校行”活动第三站来到鲁东大学。记者走进多个院所,深入采访不同学科带头人,感受鲁东大学加强校地校企融合、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

这个团队,72小时研制出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

张兴晓教授介绍研制的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

在生命科学学院,记者见到了这样一个团队:他们用72小时研制出了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团队带头人是张兴晓教授。

病毒检测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一环,病毒检测的速度、准确度直接影响后续隔离、诊断、救治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

年初看到疫情新闻时,研究微生物与免疫学的张兴晓便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迅速行动起来,赶在春节前订购了一批研发所需的原材料。

2月,他带领鲁东大学微生物与免疫科研团队,承担了烟台市疫情防控科技攻关专项计划“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流行期气溶胶检测与环境控制技术研发”项目,仅用几天时间便建立了空气病毒采样技术规范,开发并成功组装一种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试剂盒,并将产品和技术无偿捐献、快速应用到定点医院。

“我们的技术,最大的优势是对空气中病毒检测的灵敏度很高,通俗来讲,一立方空间里面有1-10个病毒粒子都能检测到。”张兴晓介绍。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张兴晓仍显激动。当时,他还曾申请带着技术和产品去湖北黄冈援助。“一线医生保护病人,我去保护一线医生。”

507个地瓜品种,你最想吃哪种口味?

郭笑彤博士介绍不同改良作物的特性

一走进农学院,到处摆放着研究人员从地里收回来的粮食,地瓜、大豆、水稻等等,不一而足。

“我们学院最不缺的就是吃的。”爱笑的郭笑彤博士指着院子里的各种粮食告诉记者。随她在校园一角的农林作物遗传改良中心转一圈,就明白此言非虚了。

院子里,仓库整齐码放着装有地瓜的众多箱子,每个箱子上都有一个编号:F56、F145、E-27……

“一共有507种甘薯,1万多斤,都是张教授的得意之作。”郭博士给出了答案,每个编号代表一个品种,每个品种的产量、口感不同,他们收回来后,将进行进一步的选育。

张洪霞教授介绍从地里收回来的不同甘薯品种

郭博士口中的张教授,就是鲁东大学农林作物遗传改良中心主任张洪霞。国外学成归来,他牵头组建“农林作物遗传改良”科研团队,培育出高产、抗逆作物新品系21个,解决13项“三农”发展难题。

同时,带领团队成员赴临沂、聊城、菏泽、烟台等地开展科技扶贫,为农民送技术、创收益,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海上火箭发射,背后也有“鲁大力量”

滕瑶教授讲解海上火箭发射难点

一箭携九星,海上升太空。

不久前的9月15日,黄海海域,随着一声巨响划破天空,我国首次海上商业应用发射圆满成功。此次海上火箭发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是在烟台海阳“东方航天港”完成总装、测试、装填和星箭对接。少为人知的是,这次海上火箭发射,背后有支鲁东大学团队。

10月29日,记者走进由鲁东大学牵头联合多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创建的“海上航天技术创新中心”。这个中心承担了本次发射海面平台支持、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设计与测控、发射支持系统优化、发射船体振动测试等任务。中心主任滕瑶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海上火箭发射的难题及攻克过程。

比如,船的晃动对火箭的影响怎么解决?专家团队想出了两个办法:一是增加支撑船船体的稳定性,二是研制船体与火箭中间相连的架构,让船的晃动在传到火箭时已被控制在火箭可以承受的范围,从而更好地保障火箭发射。

先后两次发射,海阳港作为海上发射出海母港,提供了重要的后方支援。把握机遇,海阳顺势规划建设“东方航天港”,力争用5至10年时间,谋划打造全国首个集海上发射、星箭产研、卫星应用、配套集成、航天文旅为一体的商业航天产业化基地。

未来,鲁东大学将进一步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倾力把“海上航天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成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建成集船、箭、星、数据应用四大板块于一体的省级、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并依托该中心建设烟台海上航天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努力产出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标志性成果,引领带动“东方航天港”建设。

策划:兰传斌 王桂利

统筹:梁旭日

记者:李欣苁 梁旭日 张召兴 张子良

大众日报客户端出品

责任编辑: 梁旭日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