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强度高,电竞选手劳损高于白领数倍,新职业也有新困顿

大众日报记者 王佳声

2021-03-10 17:41:57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3月10日,“电竞选手劳损高于白领数倍”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网友的热议。在平均退役年龄只有24岁的职业电竞圈里,伤病是选手们无法逃避的话题。根据统计,75%的电竞选手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病。据相关资料显示,电竞选手会因手指和手高强度的重复运动导致腱鞘炎、手腕肿胀、疼痛;因姿势不佳、久坐少动造成颈肩腰腿的劳损,甚至造成肺塌陷……

不少网友对于电子竞技仍有误解,网友@食安江苏认为电子竞技就是玩游戏,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一位曾做过半职业电子竞技选手的网友说:“人们对电子竞技误解太深,认为电子竞技就是打游戏,电子竞技比想象中累多了,开始可能是爱好,但当爱好变成了训练和职业,不比任何体育运动来得轻松。” 也有网友为电子竞技喊冤“: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认为电子竞技就是网游?玩网游靠的是时间和钱,电子竞技比的是技术!”

电竞选手工作的特殊性导致他们容易患职业病。微博网友@威_Dream1516说,电竞选手久坐、休息不足、情绪波动大,训练强度大,生活不规律,容易得职业病,甚至导致猝死。网友@林燃v认为,电竞选手训练强度高,门槛也高,不是像有些人说的打打游戏就挣钱。

也有一些网友认为任何职业都有患职业病的风险,不用过分强调。微博网友@Starity星城说,不只是电竞选手吧,哪一个互联网打工人不是一天到晚盯着电脑加班,他们就没有这些病吗?网友@快门_回溯提到,好多网络主播也会有这种病,无法避免的。网友@送你一瓶娃哈哈吧认为,各行各业都不容易,电竞选手一个月收入顶普通白领一两年收入,选择这一行就应该承受所有的好与不好。

电子竞技产业越来越成为新兴热门产业,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设立了“电子竞技员”这一新职业,部分高职院校也纷纷设立电竞专业,电子竞技逐渐走向正轨,获得越来越多人的正视和认可,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

除了患职业病的风险,作为新型产业形态和新就业形态,电子竞技和电子竞技员职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顿。电子竞技行业培养机制有待完善,电竞选手向来被认为是“吃青春饭”,由于电竞比赛看重反应能力以及竞技状态,电竞选手职业生涯最佳时期是16-22岁,电子竞技员的长期职业竞争力难以被保障;电子竞技员收入待遇两极分化,据人社部2019年6月发布的《新职业——电子竞技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显示,尽管顶尖电竞职业选手年薪基本都能达到百万元及以上,但不同梯队的电竞职业选手工资水平差距较大,一线选手、二线选手、青训队员的工资水平明显不同,有近四成电竞选手的薪资水平等于甚至是低于当地平均薪资,电子竞技员缺乏完善的职业保障;电子竞技具有特殊性,电子竞技员需要长时间进行高强度训练,精神高度集中,作息不规律,导致电子竞技员患职业病的概率大大提高,以至于出现“电竞选手劳损高于白领数倍”的情况。

随着互联网+、共享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一大批形态多样、分工精细的新职业应势而生。不只是电子竞技员,网络主播、互联网营销师等新职业也存在职业病患病率高、发展压力大、社会认同偏低、社会保障覆盖不足等问题。今年全国两会,共青团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交《关于促进新职业青年成长发展的提案》,相关内容同时由人大代表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出,共同为新职业青年群体的成长发展鼓与呼,保障新职业就业者权益,努力为他们成长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更好为新职业青年赋能。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佳声 实习生 于子越 整理报道)

责任编辑: 张晨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