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访谈‖政协委员赵曼:把传统文化融入技工教育发展

大众日报记者 吕光社

2020-01-09 16:21:29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技工学校的在校生年龄基本上都是15岁到18岁,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时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能引导他们明事理、辨是非,树立积极向上的‘三观’,另一方面能让他们的心静下来,把自己放低,愿意跟老师、师傅学习。”市政协委员赵曼表示,济宁市是孔孟之乡,儒家思想的发源地,有弘扬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技工教育承担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技工教育,在技工院校实现全过程、全方位传统文化浸润式教育,能培养“崇德笃行、德技双馨”技能人才。

赵曼以《关于将传统文化融入技工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为题目提交了提案。她认为,技工学校的学生一毕业就要走上工作岗位,没有升学压力,和普通高中相比,全面推行传统文化融入教育全过程更有优势。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技工学校的学生整体文化课学习水平要低于普通高中和中专的学生,造成了技工学校学生整体自信心缺失。“但在国际技能大赛上,技工学校毕业的学生屡获大奖,这就说明这些孩子一点都不比上普通高中的孩子差,只要能因材施教,给他们展示的舞台,他们也一样会绽放光彩。”赵曼表示,学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们眼界更开阔,清醒认知“天生我材必有用”,重拾自信;可以让学生们“见贤思齐”,以前辈先贤为榜样,在他们心中埋下希望的种子。

赵曼建议,在济宁市19所技工院校全面实施传统文化润校园工程。系统规划建设校园传统文化育人环境,制定校园环境整体设计方案;每所技师学院建设1—2处国学体验室(馆),用于传统文化主题教育、仪式感悟、体验式教学;推进主体雕塑群、传统文化长廊等项目建设,逐渐实现办公、教学、公寓环境全覆盖。同时制定技工院校师生礼仪规范,制定完善校内公共场所的礼仪、礼节、礼貌等行为规范,培育言行得体、彬彬有礼、礼让宽容的师生群体,打造中华传统文化礼仪示范班、示范系、示范校;在技工院校组建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加强培训,提高传统文化教师教研水平;结合技工院校学生成长特点编制以儒家文化为统领、涵盖中国古典文学、中华传统美德等内容的传统文化教材,并开设传统文化必修课、精品课程,邀请传统文化工匠、非遗传承人进技工院校授课,开设传统文化“第二课堂”。开展传统文化竞赛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相长、学赛融合;在济宁市建立技工院校传统文化育人体系的基础上,加强与全省、全国各技工院校联系与合作,搭建全国技工院校传统文化育人研究与交流的高端平台,建立技工院校传统文化培训体系,形成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礼乐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赵曼表示,她去年11月份尝试举办了传统文化竞赛,全市有12所技工院校参与,从最初的海选到初赛、复赛,师生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学生和指导老师们为竞赛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这个准备过程中,不仅积累了知识,专注力、自我控制力、展现力也有了整体的提升,赛前赛后变化非常大。”赵曼告诉记者,目前,济宁市正以济宁市技师学院为试点,进行传统文化融入技工教育的尝试。“效果最明显的是课前诵读经典,每天从四书五经中选一句话,让学生反复诵读,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的整体气质、谈吐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吕光社 通讯员 马文青 报道)

责任编辑: 王菁华     签审: 李忠运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