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全市农商银行:“美德+信用+金融”,创建共同富裕沂蒙好例
大众日报记者 徐佳
2023-10-09 10:56:31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省联社临沂审计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临沂市委市政府关于美德金融转化工作部署,大力推广“美德+信用+金融”服务模式,指导全市12家农商银行加强政银合作、创新产品服务、强化科技赋能,提高转化效率,截至7月末,全市农商银行已对美德积分客户授信10.59万户、金额59.38亿元,其中用信1.06万户、金额18.47亿元,用信客户户均提额2.74万元、最高提额28万元,利率平均优惠18个BP、最高优惠30个BP,累计让利502万元,各项推广指标居全市金融机构前列,为全方位助力金改试验区建设、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创建共同富裕沂蒙好例贡献了农商银行力量。
强化政银合作 畅通推广渠道
临沂市政府与省联社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中明确“探索建立完善农村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推进美德积分金融转化工作”,为农商银行推动美德金融转化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市级层面,在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银保监分局的科学指导下,省联社临沂审计中心得到了农业农村局、大数据局等部门的政策支持、信息支持,并及时印发了《全市农商银行美德金融转化机制指导意见》,将美德金融转化工作纳入农商银行“一把手”工程,压实责任、全力推进。
县级层面,省联社临沂审计中心辖内各农商银行总部和乡镇支行积极对接当地党委政府和村居(社区),通过开展党建共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常态化合作关系,为美德金融转化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临沂全市农商银行已与138个县(区)政府部门、60个乡镇党委、2625个村委(社区)开展党建共建,达成合作协议2913份。例如,在沂水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沂水农商银行实现了行内数据与“信用沂水”公众号的系统直联,有效提高了获贷便捷度,老百姓能够实时查询额度、期限、利率等贷款信息。目前,已通过该模式发放贷款464户、金额8032万元。
创新金融产品 满足客户需求
省联社临沂审计中心辖内各农商银行创新推出由美德个人积分贷、美德企业积分贷、美德组织积分贷组成的“美德积分系列贷”,客户群体涵盖了个人、企业、村集体3类,授信额度与积分挂钩,精准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客户的融资需求,贷款利率较同等条件优惠10-30个BP,并按照国家、省、市、县美德荣誉级别实施差异化利率优惠,其中对获得国家级道德荣誉的可最低降至LPR利率。
同时,鼓励各农商银行因地制宜,探索辖内“善治化育美德、美德转化信用、信用促进发展”的路径,为客户量身定制“美德积分”个性化信贷产品。例如,费县农商银行在费县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创新推广美德店铺贷、好人好报贷等特色产品,已发放贷款966户、金额1.51亿元,真正让讲美德、讲诚信的客户得到了实惠。
线上线下推广 提高转化效率
省联社临沂审计中心指导辖内农商银行线上强化科技赋能,围绕金融数字化转型时代要求,搭建“临沂全市农商银行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综合利用各类政务数据和行内数据,在“沂蒙云贷”和“阳光政务”板块,开发线上美德评分系统,实现线下评分“一键导入”,线上授信有效转化。至7月末,已实现线上“美德积分金融转化”行政村全覆盖,汇集“美德积分”信息172万条,完成美德评分40万人。
目前,该平台被评为“金融业科技赋能业务创新乡村振兴领域突出贡献奖”,荣获“山东省乡村振兴杯创新创优竞赛三等奖”,入围“山东省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线下做到服务“送上门”,充分发挥25名挂职金融副镇长、26支金融辅导队、463支移动金融服务队、1541名客户经理和5397名农金员作用,结合驻点办公、金融夜校、送金融知识下乡等活动,接续开展好整村授信,“一对一”上门服务,有效提高美德金融转化效率。
持续发挥优势 惠及更多村民
在美德金融转化工作中,省联社临沂审计中心将指导辖内各农商银行继续发挥挂职金融副镇长、客户经理、农金员的人才优势,建设好金融辅导队、移动金融服务队,主动加强与乡镇党委政府、村“两委”、网格员、“第一书记”“四雁人才”的对接,为达到积分条件的客户,提供“金融管家式”服务,让美德信用价值惠及广大普通村民。
发挥网点优势,提供增值服务。依托全市495处营业网点,发挥21处乡村振兴青年人才服务站、1212处沂蒙金融超市、5397处农村金融服务站作用,为美德积分较高的个人和企业设立专属服务窗口,提供党务、政务、村务、电商、金融等“一揽子”综合服务。
同时,继续发挥平台优势,加大推广力度。省联社临沂审计中心辖内农商银行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已接入政务数据12个门类、注册用户已达到107.57万户,下步将继续利用好平台数据优势和美德线上评分功能,扎实开展好“无感授信、有感反馈”活动,持续提高美德积分的授信覆盖面和用信转化率。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佳 报道)
责任编辑: 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