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记者赵丰:山大二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接力守护生命的希望

大众日报记者 赵丰

2020-02-27 07:09:40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27床、25床两位患者的病情,这几日一直牵动着山大二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们的心。

21日深夜到22日凌晨,两位患者病情变化,虽然紧急抢救后各项生命体征趋于稳定,但接班队员丝毫不敢大意,深夜里继续接力守护。

从凌晨5点至上午9点,是赵丽娟护士长带领的护理组值班。由于穿防护服需要半个小时,酒店到医院还有10分钟车程,医疗队规定,要提前1个小时出发。因此,这个时间段上班的队员一般把闹铃定在3点半左右,以准时上岗。

队员李兴国是组里唯一一名在重症监护病房工作过的队员,组长赵丽娟就将27床、25床患者交给他负责。

两位患者在同一病房,之前已进行气管插管。接班时,病房被两台呼吸机、两套吸引装置、两台监护仪、三台静推泵占满了,3个护士、1个医生围着两位患者仔细观察,27床患者在呼吸机给纯氧的前提下,指脉氧也只在88%左右。25床患者情况相对好些。接完班,队员们逐一排除了一些常见原因,给27床患者进行了吸痰、拍背,吸出一些血性痰后,血氧饱和度慢慢开始往上升。

“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风险很高,特别是吸痰。操作过程中病人会出现咳嗽反射,这样深部气管的痰液会更容易吸出来,产生气溶胶的概率很大,需要格外小心谨慎。而且,吸痰伴随患者插管后的整个治疗过程,1个病人保守估计每天10次左右。”李兴国说。

要为27床患者更换尿不湿、翻身了,赵丽娟担心李兴国一个人忙不过来,就赶来帮忙。本以为已经适应了穿防护服工作的状态,但仅更换尿不湿就把两人憋得上气不接下气。他们只好扶着床缓了几分钟,才继续为患者翻身、摆舒适体位。两人一人一边弯腰抬病人,第一下没抬动,再用力往上才挪动了一点。

25床患者在肠内营养液的作用下出现了腹泻,两人又是一通忙活。好在,患者虽然用着呼吸机,但意识清楚,多少能配合一些。两人干一会儿歇一会儿,终于收拾干净了。

“患者嘴里插着管子,说不出话来,但从他眼里我们能读懂他的感激之情。”李兴国说。

交班时,两位患者生命体征保持稳定。

一天一天,都是这样。截至26日,两位患者仍属危重患者,一直接受着相应治疗、护理。就这样,队员们持续接力守护着他们,守护生命的希望。

(大众日报记者 赵丰 报道)

责任编辑: 张晨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