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国平:临危受命 勇于担当,引领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泵站建设走在前列

2020-10-30 07:39:2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临危受命 勇于担当

引领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泵站建设走在前列

亲历者简介

于国平(左),2003年10月至2010年9月任山东省南水北调局党委委员、副局长,2010年9月至2014年4月任山东省南水北调局巡视员。

“我愿意把原来的职务都辞掉,专心参加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这是我一生的信念。”当组织问到于国平能不能参加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时,他毅然决然。此后10年里,于国平全身心为之投入。

上世纪90年代末,山东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前列,“缺水”却成了经济发展的掣肘,水供给严重不足,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建设刻不容缓。此时,于国平和他的同事们怀揣着一腔热忱奔赴南水北调山东段建设“战场”。如此旷世工程建设并非轻而易举,既然接下了这个重担,就必须将重担扛起来、扛稳固。从投入工作起,于国平就开始“连轴转”,连夜赶路、长期出差是工作常态。

而在工程开建的初期,便遇上难题。“山东段几座大型低扬程泵站需要一种泵型,叫做贯流泵,这种泵型进出水流道位于一条直线上,提水效率高。”于国平回忆道,但当时国内这种泵型还没有厂家制造,他便采取国际招标采购、合作制造研究学习等方式解决,并开始走自主设计创新之路。

在泵站建设中,主机组水泵电机的选型是重中之重。山东省韩庄运河段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满足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韩庄运河段由骆马湖向南四湖下级湖调水的需要,并改善韩庄运河的航运条件。韩庄泵站是山东韩庄运河段的最后一级泵站,主水泵电机是耗能大户,当时如何选择水下运行的大型贯流泵电机成为难题。经过大量的调研分析论证,目光落在了大型泵站没有使用过的永磁电机。这种电机损耗小,温升低,无碳粉,运行可靠,适合水下密闭运行,但当时泵站大功率永磁电机选用没有经验可循,需要一种全新的泵站机电技术拓展并有一定风险。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超前的眼光,于国平拍板选用永磁电机作为韩庄泵站的主电机,并经过一轮轮技术细节反复地论证、攻关得以实施建成,韩庄泵站成为现在全国唯一使用永磁电机的大型水利工程,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像这样的创新攻关在山东段建设过程中不胜枚举。令于国平印象深刻的是,在离东线计划通水日期还剩4个月时,工程建设遇到了“瓶颈”。八里湾泵站是从江都引水到东平湖13级泵站抽水的最后一节,也是水利建设的一个亮点,自八里湾泵站调水至东平湖,向东可沿小清河自流,向北可自流至京津唐,往回可以回补南四湖。由于八里湾泵站开工时间较晚,技术处理复杂,设备安装调试时间长,若按常规程序建设,无法按时完工,成了“卡脖子”的节点工程。如果泵站不能运行,东线工程就不能按计划顺利调水,形势异常严峻。

紧要关头下,于国平再次“临危受命”,接下了这块“难啃的骨头”。接到命令的第二天一早,他就去工地调研,在心里排工期。“并行建设!”经考察调研后,于国平做出了这个决定。“建设程序不能少,质量指标不能降低,将厂房、装修等可以并行建设的工作同时进行,这样大概可节约10天时间”,时间紧任务重,于国平干脆住到了工地上,和几百人一起,吃住全在工地上。

搬到工地没几天,于国平就碰上了新的难题,主机组主要部件大轴有一项参数不符合技术要求。按常规要请专家论证,让厂家派技术代表来看,再提出解决方案。但工程建设时间紧迫,于国平等不了那么久,于是他便连夜驱车几百公里带着运输车队直接赶去厂家,重新调试、改造,又将设备及时运回。“工程建设10年了,得按期完工,对国家和人民有个交代。”他说。

工程的建设似与时间赛跑,主机组、闸门、液压系统、供电系统、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等技术问题,于国平都亲自协调,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一波三折,日夜轮转。当在2013年11月12日,接到“电力调试完成了”的报告电话时,于国平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这意味着当晚就可以开机抽水。他立即调度协调,连夜到济宁前两级泵站,安排调试设备、开机调水,当八里湾泵站最后一个机组完成抽水后,离预定通水日期还有3天。就这样,原本可能延期的任务,提前完成。

“我做水利人近四十年,也参加了南水北调的一期工程建设,能够参与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很幸运。”回想起南水北调的那段峥嵘岁月,于国平满是自豪和欣慰。但遗憾也有,“每次搞完一个工程,就会发现这个工程建设中还有没有考虑周全的问题。”他说,“近期南水北调二期工程即将开建,我希望他们后期建设的同志,把我们当年的经验发扬光大,更重要的是分析我们当时出现的问题以及一些技术的进步应用,深入发掘,不断提高。”

十年磨一剑,十年通一线。南水北调建设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于国平参与的一期工程已画上了完美的句点。而时代洪流滚滚向前,水利建设的脚步永不停止,下一个十年,也会有像于国平一般的后辈们,继续奔赴南水北调工程的前线,为人民谋幸福。

责任编辑: 张晨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