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推荐
112订阅
112订阅
112订阅
112订阅
112订阅
112订阅
112订阅
大众日报记者 魏然 张文婷 刘一颖 齐静 赵君 毛鑫鑫 参与采写 陈晓婉 张海峰 贾瑞君 李广寅 王佳声 刘磊 王亚楠 王兆锋 蒋鑫 刘飞跃 李剑桥 方垒 高峰 吕光社 王洪涛 曹儒峰 王建 白晓 石如宽
2021-10-24 06:27:56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总书记的深情厚爱,激励山东人民砥砺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2021-10-24来源:大众日报 01版
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记者 陈辉 马海燕 报道)
10月21日,黄河河口管理局局长裴明胜介绍黄河水位情况。(□记者 王世翔 张楠 报道)
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主任刘静介绍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情况。(□记者 王世翔 张楠 报道)
万里黄河奔腾入海,孕育出黄河口最年轻的湿地。(□通讯员 胡友文 报道)
齐鲁金秋,天高水阔,生机盎然。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踏足山东这片热土。情系母亲河,关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总书记深入东营市黄河入海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黄河原蓄滞洪区居民迁建社区等,实地考察,深情寄语。所到之处,无不饱含对齐鲁大地和山东人民的似海深情、如山厚望。
对党的十九大以来山东的工作,总书记充分肯定,勉励山东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这是亲切的关怀,沁润齐鲁大地,温暖亿万齐鲁儿女的心田!
这是巨大的鼓舞,激荡大河两岸,激励干部群众奋勇向前,永远向前!
亲切的关怀
巨大的鼓舞
“总书记的厚爱和关怀,是激励我们奋斗拼搏、砥砺奋进的强大动力!”
在我们刚刚庆祝了党的百年华诞、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之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齐鲁大地,擘画黄河发展蓝图,为山东发展标注了目标定位,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对山东亲切的关怀、巨大的鼓舞。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乃至全球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最年轻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入海口,凭栏远眺,察看河道水情,详细询问径流量、输沙量等,寄语黄河发展。
“总书记指出,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要抓紧谋划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科学论证、扎实推进。这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省自然资源厅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四级调研员倪军波告诉记者,就在总书记来黄河口的前一天,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批复了《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方案》,标志着黄河口国家公园正式进入创建实施阶段。
目前,我省已完成黄河口国家公园范围和分区规划编制、国家公园设立技术成果编制等工作。通过大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有效提升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黄河口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编制、生态保护修复、社区转型发展、宣传推广、立法前期研究等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创建任务,争取黄河口国家公园早日获批。”倪军波说。
目光顺河而上,黄河生态廊道犹如一颗颗绿色明珠,镶嵌在大河两岸。“总书记的深情厚望和关键节点的清晰擘画,极大增强了我们干好各项工作的信心决心。”齐河县委书记孙修炜告诉记者,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现有白鹳、灰鹤等110余种野生鸟类,还有170余万平方米的地被植物、数百亩水生植物,能实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多种效果。在孙修炜看来,进入新阶段、面对新格局,齐河的区位、资源、交通等优势更加彰显。“乘势而上正当时。我们将用历史、现实和长远的眼光谋篇布局,提高战略思维,贯穿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全局意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民生连民心,民心系国运。人民,是总书记心中永远的牵挂。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是为改善黄河原蓄滞洪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新建的新型社区,覆盖沿黄河大坝11个房台村。
“‘全面开展搬迁、迁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总书记在我们杨庙社区说的这句话,我深有感触,也真切感受到了总书记对滩区群众生活的关怀。我们摆脱了过去恶劣的生活条件,住进了楼房,水电气暖齐全,还有物业管理,环境美了,大伙儿的精气神也高了。家门口什么都有,有为民服务中心,也有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想办事、想挣钱都十分方便。老人们有餐厅有休闲健身的地方,孩子们也有游戏玩耍的地方。我们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细数身边的变化,回想总书记的亲切话语、殷殷嘱托,杨庙社区北范村党员赵瑞恒格外激动。“作为一名党员,我感到无比自豪,也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黄河宁,天下平。走遍黄河上中下游沿线,习近平总书记把“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当作治国理政的大事,激励齐鲁儿女在治理黄河、保护黄河上接续奋斗。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极大激发了大家的干劲活力。我们一定全力以赴投入防汛,夯实治黄根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0月22日,高青黄河淤背区的240亩沉沙清淤工程项目现场,工人各司其职,大型机械紧张作业。黄河秋汛进入退水期,出险概率高,巡查更加紧密,高青县黄河河务局局长雷聿凡几乎每天都工作在防汛一线。“我们实施的沉沙清淤工程,可以增加黏土厚度,改善土壤,优化种植条件,提高堤防工程抗洪强度。今后我们将着力提升精细化管护水平,加大科技创新,推动智慧黄河落地见效,确保各项防汛措施落实落细。”
“总书记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考察调研,了解盐碱地生态保护和综合利用、耐盐碱植物育种和推广情况。在耐盐绿肥作物种质资源圃中,就有山东省农科院种质资源所绿肥团队筛选创新的田菁、毛叶苕子等134份耐盐绿肥种质资源。”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张晓冬说,近年来,绿肥团队开展耐盐绿肥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综合利用研究,选育了可在3‰-6‰滨海盐碱地种植的“鲁菁”“鲁苕”等11个绿肥新品种(品系),并延长了传统盐碱地农业产业链。“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将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将做好耐盐绿肥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实现盐碱地农业绿色发展。”
黄河之畔,处处洋溢着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朝气。10月23日,山东东明石化集团的操作室里,电脑屏幕上各种数字在跳跃;集团的建设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景象。东明石化瞄准市场王牌产品和进口高性能产品,联合科研单位创新攻关,研发生产出高性能新型化工材料——高端聚丙烯粒料EP200R,填补国内空白,出口欧洲,打开国际市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创新创造,提高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水平。要推进能源革命,稳定能源保供。这让山东东明石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李湘平心潮澎湃。“梦想承载希望,梦想成就未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积极推动炼油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原油催化裂解制烯烃技术(UPC)’中试和工业化应用步伐,争当解决‘卡脖子’问题的生力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我国炼化产业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增添发展新动能、提高发展质量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李湘平说。
坚持正确政绩观
埋头苦干久久为功
10月22日,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正确政绩观,准确把握保护和发展关系”,“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就语重心长指出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牢记总书记嘱托,山东党员干部始终把正确政绩观铭记于心、外化于行。
九曲黄河由山东入海。积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是山东必须担负起的重大政治责任。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山东广大党员干部表示,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努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不久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国内首台20兆瓦燃气轮机发生器成功点火,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济南是我国北方地区和黄河流域的重要城市,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唯一支持建设的实体性新区,当前正处于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这为起步区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济南市委副书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边祥慧说,起步区规划建设是一项历史性工程。下一步,起步区将聚焦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示范、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新引擎、高水平开放合作的新平台、绿色智慧宜居的新城区,一步一个脚印走,一锤接着一锤敲,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黄河入鲁第一市,菏泽拥有145公里的黄河故道。位于黄河故道的单县浮岗镇马庄村,千亩苹果基地喜迎丰收,但这里曾经“白天不见光,晚上不见庄”。近年来,单县持续开展黄河故道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并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发展特色林果产业,村庄变为“林中粮仓”。“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正确政绩观,准确把握保护和发展关系。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推进黄河古道生态修复、推进绿色发展的决心与信心。”单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怀亮说,黄河故道因历史变迁而产生,又因保护利用而焕发生机。目前,单县黄河故道仍有7万多亩土地待开发利用。下一步,要把握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继续利用土地治理和黄河故道生态修复工程,为在黄河故道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及黄河故道生态游打下基础。
10月19日,魏桥轻量化基地首台全铝车身下线并开始批量化生产,标志着“从铝水到整车组装”完整产业链形成,掀开了魏桥创业集团绿色转型、低碳发展、高端崛起的新篇章。作为沿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龙头骨干,魏桥创业集团在关停电解铝产能的同时,大胆作出向轻量化迈进的战略抉择。
“准确把握保护和发展关系,在保护生态中推进发展,在推进发展中保护好环境,我们企业探索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坚持创新创造,提高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水平。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延伸产业链、重塑创新链,在价值链上再造一个新魏桥。”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说,要加快创新发展速度,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实现“双碳”目标、高质量发展贡献魏桥力量。
进入9月,黄河下游经历了1985年以来最严峻秋汛,黄河干流、东平湖、金堤河三线来水,给洪水防御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山东沿黄大堤,一顶顶帐篷竖立在一处处防汛阵地之上。
“总书记来到黄河入海口,凭栏远眺,察看河道水情,详细询问径流量、输沙量等。我们备受鼓舞,又感责任重大。”山东黄河河务局防汛办公室主任何同溪说,当前黄河山东段已进入退水期,但黄河垦利段的河道流量仍维持在4000立方米每秒以上量级,退水期的工程防御工作仍然艰巨。“围绕防大汛、抗大灾建设防洪工程,最需要贯彻‘打基础、利长远’的要求,严把质量关,不要好看的‘面子’,要过硬的‘里子’。同时,坚持防洪工程建设与非工程措施并重,不断提升防汛抢险综合水平,构建工程完备、指挥顺畅、队伍过硬、科技支撑、保障有力的防洪安全体系。”
“确保人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22日晚,梁山县赵堌堆乡范那里村村民马艳艳一家围坐在一起收看新闻联播,听到这句话,她鼓起了掌。保证群众安居乐业,梁山县高标准推进居住社区、家居产业园区、农业示范园区“三区同建”工程,目前15家企业进驻家居产业园区。马艳艳此前长期在外务工,如今在园区家具厂工作,学会了操作智能雕刻设备。“现在不仅住得好、吃得好,还在家门口找到好工作,既挣钱又能照顾家!”马艳艳说。
走进梁山县赵堌堆乡翠屏家园社区,整齐的楼房、宽阔的道路映入眼帘。广场上,老人们悠闲地聊着家常,孩子们嬉戏追逐。“黄河滩区2个乡镇22个行政村20436人,已全部搬迁入住赵堌堆乡翠屏家园社区、小路口镇黄河新苑两处迁建安置区。家家户户通了天然气、暖气、通信网络,实现了安居梦。”翠屏家园社区党委书记谭福军说,“我们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迁建工作从长计议,不是一搬了事,积极发展高质量产业项目,带动滩区群众增收致富。”
锚定“走在前”
开创新局面
山东,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和牵挂的地方。在山东发展的每个关键时期、重要节点,总书记都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标注目标定位,指明前进方向。
金秋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山东考察。对山东工作,他充分肯定;谈未来发展,他充满期许,勉励山东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殷切的期待,激荡奋斗豪情;巨大的鼓舞,振奋前进干劲。
“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我省集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这些项目涵盖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领域,体现了‘生态美、功能全、模式新’等特点。”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栋说,总书记的深切勉励,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牢记总书记嘱托,我们将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完善“四个一批”推进机制,科学布局、滚动实施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省重大项目建设;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构建新动能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世界先进制造基地;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放大济南、青岛两大万亿级中心城市引领作用,培育壮大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更好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
上合示范区商旅文化部部长夏鹏的桌子上,摆着一幅中国巴基斯坦中心的规划设计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记录:规划图纸的国际要素再丰富、确定项目推进各环节时间点、与巴基斯坦大使馆沟通合作方向……“这个总投资13亿元的项目是上合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助力巴基斯坦和中国的产业合作,扩大中巴贸易额度,带动中巴双向投资,促进中巴文化、教育、体育、旅游等民间往来将产生较大影响。”夏鹏说。
“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是总书记对山东的厚望。建设上合示范区,是积极打造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重要载体,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笔。今年以来,上合示范区以项目为抓手,推动上合国家客厅、巴基斯坦中心、俄罗斯中心等平台建设提速;同时,创新开展民心相通系列工作,推动上合组织国家间商旅文化交流走向深入。“今后将提升国际思维意识,通过与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各类文体交流活动,凝聚发展共识,同时提高法律、人才、教育等服务及配套水平,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商旅文化服务规则体系,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夏鹏说。
实施高端人才“筑峰”、青年人才“回引”,加快科创平台梯队培育,建成全国唯一的“中国铝谷”平台……在邹平,创新活力日益迸发,发展动力强劲十足。“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总书记要求我们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给了我们巨大的鼓励和动力。”连日来,邹平市委书记皮台田反复阅读总书记在山东考察的新闻,用心体悟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表示将紧紧抓住人才和平台两个关键,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鲍店煤矿智能化综放工作面建成运行,生产作业人员由16人减至7人,工效达到156吨/工。这是兖州煤业创新推进智能化矿井建设的一个缩影。创新煤炭企业发展理念思路,兖州煤业投资18.61亿元,规划智能化建设项目222项,打开了高效开采的“大门”。
“传统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坚持创新引领,必须走绿色高效的发展路子。”兖州煤业党委书记、总经理肖耀猛表示,将以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指引,立足煤,以智能技术高效集约开采煤炭资源,做强做大煤炭产业;延伸煤,以循环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做精做优煤化、煤电产业;超越煤,以生态环保新趋势为方向,加快推进布局新能源产业,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秋日的东平湖,远处群鸟翱翔,近岸芦苇摇曳。前不久,摄影爱好者在此拍到了青头潜鸭,这一被称为“鸟类大熊猫”的极度濒危物种,对水质和周边生态环境要求很高,目前全球数量不足千只,而东平湖可观察数量已达300只以上。
“东平湖是黄河中下游唯一重要蓄滞洪区。近年来,我们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印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着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如今,东平湖常年稳定保持Ⅲ类水质,局部水域达Ⅱ类水质。”东平湖管理委员会主任陈其林说,下一步要按照总书记“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通过退耕还湿、退林还湿,逐步恢复东平湖2万亩国家湿地公园,将“一湖碧水”打造成东平亮丽的“金字招牌”。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总书记的谆谆嘱托,饱含对山东人民的眷眷深情。眼下,在寿光市洛城街道寨里村,村民张润泽种植的口味番茄正在上市,供不应求。“俺家的大棚就在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试验示范基地内,种子是中国农科院选育的,种植技术由蔬菜质量标准中心专家指导,果子品质好了,收入自然就高了,日子越过越红火。”张润泽说。
“总书记和老百姓心连心,他的话说到了大家心坎里。”认真收看完新闻联播,寨里村党支部书记张华祥干劲倍增,“下一步,将延伸蔬菜产业发展链条,引导部分村民从种植销售转向休闲采摘、农事观光,让村民收入更可观。村里要在细节上进一步完善,增加路灯,给水沟加上盖板,做好绿化亮化净化工作,让村容村貌更好看,让大家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本报记者 魏然 张文婷 刘一颖 齐静 赵君 毛鑫鑫 参与采写 陈晓婉 张海峰 贾瑞君 李广寅 王佳声 刘磊 王亚楠 王兆锋 蒋鑫 刘飞跃 李剑桥 方垒 高峰 吕光社 王洪涛 曹儒峰
王建 白晓 石如宽)
责任编辑: 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