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悲陈俎豆 音容忆长风——深切悼念老艺术家刘宝纯先生

2023-02-25 20:45:25 发布来源:山东公共文化云

老艺术家刘宝纯先生去世了!他走在2023年岁首冰寒雪冷的日子,使得泰山为之披霜垂泪,黄河为之结凌呜咽。而美术界、文化艺术界、社会上熟知他的人们,在痛心涌泪之际,想的最深、说的最多的,是刘老熠熠生辉的闪光人生,是他铸成闪光人生的奋斗历程,是他在奋斗中创造的骄人业绩,是他在创造业绩的奋斗中所展现的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和奉献精神。正是先生的这种精神,使他在创建形成山东气魄、山东特色艺术品牌的实践中,在推动山东乃至全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从而铸就了美术史上一个时代的光璨典范,在他被载入齐鲁文化历史史册的同时,必将成为人们为之骄傲的永远记忆,成为华夏天东一颗永不殒落的耀眼明星!

刘老从少年时代开始自学国画,从艺七十余年间,写生创作笔耕不辍,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党的美术事业中。他以“歌颂祖国,美化生活”为宗旨,始终执着于以国画形式颂扬民族奋进精神,表现祖国建设新貌,用一个个精彩瞬间,谱写出一个时代美术创作的典范,实现了国画创作的多项创新和突破,为中国山水画的发扬广大,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画坛领军人,中国新山水画一派延续发展的重要代表人物。

国画《铁槎山颂》2008 年 刘宝纯 作

1964年,宝纯先生于泰山北麓写生创作的《红透山谷》,首开山东国画山水入选全国美展先河,也是他文革前就成为新山水画重要创作成员的鲜明标志。文革期间,他冒着批判“黑画”的重重压力,高举毛主席“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要根治淮河”的旗帜,在六年多的时间里,带领画友沿黄河、淮河、海河和长江继续进行新山水画的写生创作。先后出版了黄河、淮河、海河和长江系列写生作品,被人民日报、中国画报和多家媒体争相发表,被北京荣宝斋、天津杨柳青和上海朵云轩出版,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刘老和他的画友在那个特殊年代所成功进行的美术大突围,推动几近搁浅的全国美术航船突破层层障碍,得以扬帆启航,为中国新山水画的创作、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从而被全国美术界誉为50年代以来中国新山水画一派延续发展的重要代表人物。李可染、钱松喦先生激动的说:“中国画有希望,希望就在山东!”一些省市画院的院长见了刘老都谦恭的说:当年我们就是临摹着您的写生画作一路走过来的。

这是刘老作为山东画家,所作出的国家层面的全局性、历史性贡献。历史应该永远记住当年游走在“三河”长江沿岸的这位执着的青年画家。

国画《今日花园口》1974 年 刘宝纯 作

宝纯先生作画手勤笔快且擅大画,其以泰山、黄河、大海为题材的画面,洋溢着肃穆庄重的庙堂气势,传递的是昂扬向上的正能量,因而成为社会公共场所、机关、宾馆及会议大厅的最佳选择。面对这类公益性创作,刘老又总是有求必应,几十年过来,他为社会贡献出了难以计数的巨幅画作。

上世纪70年代,他应外交部之邀,为三十余家中国驻外使领馆作画百多件,其中在四张丈六宣纸拼接的纸面上画出的波澜壮阔的《黄河颂》,一直悬挂在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正门厅,成为展现中华精神和黄河文化的亮丽名片。刘老取材于泰山主峰和龙潭瀑布创作的《山高水长》,由邓小平同志1978年访问日本时作为国礼赠送日本住友集团。北京天安门城楼的《六朝古松》、中南海西花厅总理会客厅的《泰岱松风》、国家赠送泰国王宫的《泰山烟云》、首都机场大厅的《泰山雄姿》,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山东厅、山东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山东大厦、南郊宾馆、澳体中心、济南机场及新建的省博物馆的巨幅国画,都是刘老的扛鼎之力作。

在这些活动中,刘老把完成创作任务作为第一要务,其高度的艺术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彰显出坦荡的襟怀和大家风范。

2002年10月,京西宾馆邀请刘老为新建的中央会堂作一大画。刘老一早从济南出发,下午到了宾馆就直奔画室,一气画到午夜,创作出了《大海荡荡水所归》的巨幅国画。第二天一早,就又不声不响地返回济南。宾馆的同志感动的含泪望着刘老连夜画出的劲松风动、澄海扬波的巨幅画作,不住的在电话中抱怨着他的“不辞而别”。他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巨幅《长松图》,也是画完搁笔就走。这幅悬挂在大会堂东门厅的《长松图》,以擎天干云的气势,一直成为宣示中华风骨的代表作品。

他的这些巨幅作品,布阵在国内外、省内外的重要场所,成为在广阔的社会展厅举办的名符其实的宏图大展,更是为宣示爱国情怀唱出的高亢动情的祖国颂歌!

《长江写生》画稿之一 1971年刘宝纯作

宝纯先生是乘改革开放的春风,较早越过海峡、走出国门的中国画家。他通过写生创作举办展览,为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增进中外友好,作出了卓越贡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受文化部派遣赴日本写生三个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受省政府委托带队赴宝岛台湾办展交流,1994年应美国休斯顿大学邀请赴美举办展览,其后又受文化部委托赴新西兰、韩国及香港、澳门办展。在这些活动中刘老以他大气磅礴、水墨淋漓的作品和艺高强识、刚正率直的人格,赢得了广泛好评。他以中国画家的视觉,以中国传统技法,对异国他乡的风情进行的艺术描绘,更是受到当地观众高度赞扬。那件表现日本四岛全景的24幅通屏,画面宏大、笔墨苍劲,在中日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使日方观众对中国画家和中国画有了全新的认知。在表现宝岛台湾的作品中,其突出特点是刘老将宝岛的无限风光和悠久的中华史迹融为一体,两岸观众胜赞其创作和展览是揭示宝岛秀丽河山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成功范例。1994年他在美国的画展获得极大成功,在展览中刘老依据中华大地的锦绣河山和崭新面貌,所展示出的山奔海立的豪迈,悠久光灿的历史和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的奋进精神,深深打动了当地观众,赢得了他们的高度赞扬,由此引起人们对在美华人为当地开发建设所做卓越贡献的深刻回忆。美国数家报刊和华文《世界日报》、《国际时报》及《侨报》等连续报导展览盛况,刊发展品及推介文章。美国休斯敦大学和帕沙迪娜艺术中心聘请其为客座教授,得克萨斯州议会赠送州旗,迪肯斯市将1994年1月27日定为“刘宝纯日”,并赠证书和“市钥”。

国画《那支瀑布》2000 年 刘宝纯 作

宝纯先生在绘画中磨练出的“三绝”功夫和巨幅国画的创作经验,丰富了国画创作的形式内容与绘画技法,堪称国画创作的重要突破和贡献。人民日报资深评论家马克先生说:“刘宝纯有画山、画海、画松的‘三绝’功夫。”

作为山东画家,刘老在创作中十分注重挖掘并着力表现齐鲁大地山川物候的风貌及人文内涵,突显其峰峦走势与纹路肌理的特点。为此,他尤其强调笔墨线条的作用,在“破笔散锋”中延生出“散锋披墨”的手法,常在顿按瞬间旋转笔锋,使其饱蘸浓墨披离散开,或拖泥带水,横扫千军;或巧使侧锋,游丝如铁,使勾勒的线条与横扫的色块相融相合,呈现出筋骨脉络与血肉健肌的天然化一,使展露在辽阔净空下的峰峦叠障,给人以筋韧骨铁,拔地通天的视觉冲击。

刘老熟知北方的松树有春发夏长秋枯冬眠和生长缓慢的特性,因此,他笔下嵌有苍凉疤痕的树杆所承托的树冠,多以龙盘虎踞的气势直傲苍穹。他在画松的时候,软软的毛笔顿成剑锋枪刺,所过之处墨痕苍劲,力透纸背。迅疾跃动的笔锋如挥戈呐喊的千军万马,裹挟起漫天烟云,在山间原野奔突冲锋。那铁铸的枝杆,钢拧的丫杈,直教人觉得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笔下生发出来。株株松树拔地而起,挺杆展枝,愈发显出直赴云汉的凛冽风骨、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张力。

刘老对海的描摩更胜一筹。苏东坡说过:“古今画水多作平远细皱,其善者不过能为波头起伏。”刘老对大海潮汐和涌浪规律黯熟于胸,他从写实入手,借助色光及透视法则,硬是用普通国画颜料,以灵动线条引领的色块晕染,描绘出大海的万里波涛与兼天涌浪,展现出大海浩瀚磅礴的气势。水击石横而浪花飞溅,石因水势而愈显峭拔。使观者如临海崖,如履波涛,在心潮澎湃、豪情激荡的同时,不禁从心底生发出对伟大祖国的至诚咏赞和衷心祝愿!

国画界普遍认为,目前画海刘老堪称首笔,无出其右者。这是刘老一改历代画水平远细皱或仅为波头起伏,而实现的重大突破。

刘老之于大幅国画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布局着墨的成熟技法。过去的山水画作品大都是小的尺幅,有时勉强作大,也是采用小画放大的方式。刘老一改小画放大的做法,一着笔就是大画的布局、框架,一棵树、一座山、一抹云,都是大画之态,每一部分都具有在大画中应有的体量与位置,互相之间和谐相宜、处处协调,既弥补了小画放大造成的物像空乏、面目苍白的缺陷,更使整幅画面呈现出宏大的气度与丰富充实的内容。这种过硬的功夫和神来之笔,是他长期写生、细致观察和艰苦磨练而来的。

在改革开放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中,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大型建筑和文化殿堂,都需要大画的布阵。因此,大画的创作既是应运而生,更是刘老的应时而作,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刘老的创新。刘老带领画家们创作出的山水巨作,已经成为回响着齐鲁儿女在新时代阔步前进隆隆脚步声的经典之作,成为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标志性的翰墨宝藏!

《梦游神秘谷》1996 年 刘宝纯 作

山东美术界的文化下乡,刘老是首倡者和践行者。

早在山东画院筹备期间,刘老就经常带领画友去省城郊区的农村写字送画。当时,这一活动还得到省领导的热心关注,苏毅然、高启云、李子超等领导同志也曾一同下乡为群众写送春联。直到现在,济河、长清一些群众家里,还悬挂或保留着他们当年留下的字画。

山东画院成立后,刘老把文化下乡作为一项为群众服务,向群众学习的重要工作予以安排。每年春节前夕,由省领导带队,省市单位联动,省画院承担联系组织和后勤事务,组织书画家冒着严寒、踏着冰雪,先后到济南近郊的县区及聊城、德州、滨州、东营、枣庄、临沂等地的农村,为群众写字作画。在邹平农村曾把村供销社的红纸买光全写成春联,摆满院子的春联,照得人们眼前一片红红火火。去蒙阴时正赶上县城腊月二十八的年集,早饭后为写春联,书画家们就在街头摆起桌子。赶集的群众听说省里来了专家,蜂拥而上挤到桌前求写对联。书画家的墨汁冻了,就用热水温一下,毛笔冻了,就在热水里泡一下。二十多位书画家一直写到中午,没人说冷,也没人说累。刘老动情地说: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该做的,对联贴到群众家里,等于把温暖送到他们心里。

刘老与老画家们发起的这一活动,引起文化部领导的关注,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王济夫同志说:“山东美术界下乡写送春联的做法很好,应该把这项工作推广开来。”随即,在全国掀起了新年春节期间文化艺术、科教、农林、医疗等部门联合下乡的热潮。一些省市兄弟画院的同志说:文化下乡是山东带了个好头!

刘老怀着一颗爱心积极倡导并率先参加拥军,救灾、助残、助学等公益社会募捐活动。2002年非典时期,他在一天里先是参加省里抗击“非典”捐赠作品的艺术笔会,接着又赶赴北京参加了文化部和全国文联组织的捐赠活动。2008年5月14日,他一听到汶川地震的消息,就首倡画院举办了支援地震灾区的募捐笔会,接着又于5月17日、5月23日、5月25日分别参加了省文化厅和省文联、省委宣传系统及几家省报组织的书画捐赠笔会。那段时间,年近80岁的刘老为汶川地震赈灾,忙的连轴转,先后参加了省内外10多场艺术笔会,捐赠作品二十余件。

《玉山朝阳》 1996 年 刘宝纯 作

刘老在创作中总是怀着激情去阐释自然之美,并把这种激情注入到作品的形象之中,而这种激情的核心,就是炽热的家国情怀。

刘老笔下的国画山水,以为河山造型、为河山立传为载体,处处彰显的,是齐鲁大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是齐鲁儿女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爱国爱家的浓郁情怀。

他在泰山的画作中,通过描绘巍峨峻极的泰山主峰,傲然挺立的苍松,飞流直下的泉瀑和古风淳厚的建筑,集中展示出五岳之尊的神圣博厚和一柱东天的雄强气势,将千古泰岳昭示的“怀乡爱国,国泰民安、安定一统”的醒世箴言,以极具感染力的形象展现出来,使人们对泰山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的认识,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刘老画松,显示的是顽强的生命活力和抗争精神,他把松树人格化,画松也是画人,画勤劳勇敢的山东人,画戮力同心的中国人。

他画黄河,着力渲染的是黄河在造福中华民族的进程中,所形成的百折不挠与大厚大美的母亲河的形象。

他带领画家为省军区创作的高2.4米,长16米的《东方红》,将泰山与黄河融于一画,首次实现了岳渎同框,传达出山高水长,今朝壮美的爱国理念。孙墨龙先生说,刘宝纯关于黄河文化主题的确立与艺术形象的塑造,是他在国画创作中的新命题和新突破,按照这一命题和他的作法,美术界对于黄河题材的创作,必将有大幅度的提升。

在他画海的作品中,那波涛万里接天而来的大海,宣示的是中华儿女宽广坦荡的胸怀,是他们不可阻挡的奋进精神和无敌的力量。那冉冉升起的红日,咏颂的是以伟人身姿屹立世界的伟大祖国,而那静夜中的海面和夜空中的明月,寄托的则是月是故乡明,怀乡思亲,盼望祖国宝岛早日回归的深沉情怀。

他的作品始终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旋律和格调,充满了阳光生机和无限活力,有不可阻挡的正能量。使人一眼看到,就会受到启发、受到感染、受到鼓舞,顿生无限爱心和无穷力量。激情来自于他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的一腔热血和一颗炽热的爱心,正是这种爱心铸就了他的艺术使命感,促使他饱蘸浓情,发奋写出自己的心迹和时代强音。

他的画作是表证祖国历史进程的人文记录,是一页页洋溢着爱国情怀的教科书,而他这个人,更是一位闪烁着爱国风范的画坛长者。

《岚山总理诗意图》1987 年 刘宝纯 作

金心铁砚许家国,岱青海蓝铸画魂。

含泪陈俎豆,音容忆长风。

敬爱的刘宝纯先生,您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创新的一生,奉献的一生,闪光的一生!我们一定会继承您的遗志,沿着您的奋斗路程勇毅前进,以踔厉续写创新、奉献新篇章的实际行动,告慰您的在天之灵!

敬爱的刘宝纯先生,请安息吧!

王魁章 陈国力

2023年2月23日于济南

责任编辑: 禹亚宁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