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网来|满意度调查,比“漂亮数字”更重要的是什么

大众日报记者 马清伟 李檬 策划 张德春

2019-12-19 07:04:03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 王同林

岁末年终,工作进入收尾期,也进入了考核期,很多地方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干部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

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究竟为了什么?就是为了那些“漂亮”的满意度数据吗?

壹 | 千方百计防止“不满意”

现实中,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追求漂亮的满意度数据,而采取了一些短视行为、个别对策。

如有的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学校、班级、家长、学生层层签订满意度责任状,对回答“不满意”的家长,班主任停课做工作,直至回答“满意”;

在农村地区,有的村干部在提供村民的调查电话时,把有意见村民的电话改为自己或亲属的电话,以防满意度抽查时出现问题;

在扶贫领域,个别地方或明示或暗示,如果贫困户回答“不满意”,就取消贫困户享受的扶贫政策;

有的单位和干部,因为盲目追求“满意度”,对反映的问题不管诉求合理与否,都想方设法解决,就图个能被“点赞”。

贰 | 群众满意度调查,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有利于引导党员干部树牢群众工作导向,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是督促党员干部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是要通过调查形式,发现查找各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各级干部坚持群众导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但如果把眼睛只盯在满意度的百分率上,只追求漂亮的“数据”而忽视群众的真实需求、真实感受,那只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提高工作的群众满意度,关键在于把功夫下在平时,始终坚持“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的信念,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苦干,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取信于民,以扎扎实实的成效赢得群众的真满意。

叁 | 功夫下在平时,别做“表面文章”

提高工作的群众满意度,首先要提高干部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工作作风不实,能力不够,面对一些棘手难题,或解决无术,或敷衍拖延,如此作为,怎能赢得群众真满意?要建立以服务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机制,强化干部的公仆意识;建立常态化的信息反馈和考核机制,使“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真正成为日常工作的指挥棒,而不是年底总结上的一串串数字。

群众满意度可以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但绝不能片面化、绝对化,否则不仅不能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反而可能助长急功近利、形式主义、表面文章等问题。要按照“德、能、勤、绩、廉”要求,将“德、廉”设定为干部考核的首要标准,不合格者,一票否决;将“绩”按工作实际,区分出不同的档次和等级,作为考核的核心标准;可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干部能力进行测评,符合要求者方能晋升;将“勤”作为考核的辅助,对懒政惰政者按规定进行处理;要把能否做出让群众满意的实绩作为考核重要依据,适当引入社会公众参与到考评中来,以科学的考核机制激励干部干事创业,以扎实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的真满意。

现实中不乏这样的情况,干部辛辛苦苦帮群众把工作做了,到头来却得不到群众的理解;明明是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人力、财力、物力都投入了,结果不仅没得到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反而招来埋怨、骂声或非议。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与群众的常态化沟通,没有及时把政策和工作向群众讲明白、说清楚。对此,干部要强化主动与群众沟通的意识,勇于推倒干部与群众之间的“隔道墙”,与群众保持“零距离”。不能光讲大道理,还要善于运用群众的语言,能够随手举出有效的实例,“进得了门,谈得上话,交得上心”。要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交道、交朋友,虚心请教,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清伟 李檬 策划 张德春)

责任编辑: 高翔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