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网来|科技战疫,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大众日报记者 马清伟 李檬

2020-03-11 06:59:37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要通过打这场硬仗,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拿出更多硬核产品。

3月10日,大众日报理论版刊发文章《以疫情攻关为契机,提升科研体系整体效能》,就科技如何更好战疫、科研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

1.与“非典”时期相比,此次“抗疫”科技含量大大提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科学技术在抗击疫情、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相比,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远程视频与5G,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装备,在新冠肺炎的治疗方案制订、疫情研判、疫苗研制、科研数据共享、科学实验平台、科普教育等各领域,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如大数据搜索追踪疫情“脚印”,“互联网+”把学校、医院“搬上”网络,智能机器人进入隔离病区与医务人员“携手”抗疫等;科技部启动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技应对”3批共计16个应急攻关项目,并积极推荐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传染病防治两个重大科技专项以及一系列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已经产生的科技成果,应用于疫情防控第一线;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多方协同推进科学诊断、科研数据共享、病毒防治、疫苗研发等工作,发挥了“疫情研发攻关科技创新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2.“抢发论文”等事件,暴露出科研管理体制中的一些不足

与此同时,此次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在科技创新治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疫情防控初期的“抢发论文”事件等。

为此,2月份以来,科技部、教育部等多部门,针对疫情期间科技创新治理方面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连续出台《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技攻关项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等重要文件,提出了倡议科学家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取消专利申请奖励、鼓励发表高质量论文、取消条件限制性论文要求、建立有利于原始创新的评价制度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治理新举措。

3.产学研合作,不能仅停留在具体项目上,而应全方位深度融合

此次疫情中,全国的大学医学研究机构,与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所,以及医药行业的专业性公司,联合攻关病毒诊断分析、检测技术与产品、疫苗研制等,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科技-教育-产业”协同作战的强大威力。

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整个科研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必须依靠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深度融合,意味着产学研三者不应仅仅是项目层面的合作,而必须进行体制机制层面的深层次融合。

近年来,山东率先在全国开展了省级层面科教深度实质性融合的实践探索,组建新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等。2019年,山东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意见》,标志着产教融合也进入了新阶段,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山东新能源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相继成立。

接下来,应在科技与教育、教育与产业、科技与产业两两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高校、产业三大创新主体之间的三螺旋式深度产学研合作,使市场需求与目标导向研究、自由探索相互衔接、优势互补,形成教研相长、协同育人、产业共生新模式,促进科技创新链、教育人才链、产业市场链有机耦合、互动融合,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合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教育优先发展、产业创新发展内在统一。

4.能放尽放,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破除“唯论文”倾向,弘扬务实学风

目前,山东整合省医科院、山东省立医院、泰山医学院等资源,组建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并着力打造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实现了医学领域科技创新力量的全新优化,接下来应以疫情科技攻关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医学相关学科、科技、产业等综合建设力度。

其次,要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按照“能放尽放”的原则,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以及科研单位科研经费使用管理自主权。坚持“放管服”相结合,注重激励与约束并重、信任与监督并举,对严重科研不端行为实行终身追究、联动惩戒。

最后,要高度重视科技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强化正确的科研价值导向。坚决破解“重帽子、重立项、重奖项、轻成果、轻评估、轻应用”的科研与人才评价怪圈,注重根据科研成果本身的学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进行分类评价,引导广大科研工作者不以“发论文、抢新闻、争帽子”为导向,而要努力塑造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务实钻研、讲求贡献的新学风、新气象,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全文链接:

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200310/Page09NU.htm

编辑 |马清伟 李檬

责任编辑: 高翔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