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论坛|阿根廷大选将如何影响拉美政治生态

大众日报记者 王文珏

2023-11-23 06:48:1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11月19日,阿根廷极右翼选举联盟“自由前进党”候选人米莱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竞选总部演讲。新华社发)

极右翼选举联盟候选人米莱当选下届阿根廷总统

新华社专电 阿根廷总统选举结果19日晚揭晓,极右翼选举联盟“自由前进党”候选人哈维尔·米莱在第二轮总统选举中胜出,当选新一届总统。有舆论分析,阿根廷政治、经济政策或“向右偏转”。

阿根廷国家选举委员会当晚发布的消息显示,在完成对94.09%的选票统计后,米莱获得55.80%的选票,中左翼执政联盟祖国联盟候选人、现任经济部长塞尔希奥·马萨的得票率为44.19%。

阿根廷宪法规定,总统候选人需获得超过45%的选票,或者获得超过40%的选票且得票率领先第二名10个百分点,才能直接当选。如未产生符合直接当选条件的候选人,得票率前两名的候选人进入第二轮投票,第二轮得票数高者当选。

米莱任期4年,定于12月10日正式就职。

19日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数以百计米莱的支持者举行集会,庆祝米莱当选总统。马萨发表讲话承认败选。他说:“从明天起,向公众提供确定性的责任就落到米莱身上了。”

阿根廷深陷严重经济危机,政府债台高筑,贫困情况加剧,今年年初至10月累计通货膨胀率达三位数。

现年53岁的米莱在竞选期间誓言重振经济,称如果当选将削减政府开支、抑制通胀、开展经济改革等,其政策主张回应了部分选民的关切,受到不少年轻人欢迎。

美联社分析,米莱当选后,阿根廷将“向右偏转”,其政治、经济路线将有所改变,但米莱同样要接受多重挑战:不仅要应对低迷的经济情况,还要应对国会派系林立、没有党派占据多数的尴尬局面。一旦需要推动法案通过,米莱必须获得其他党派支持,其中牵涉的妥协让步为其执政增添不少掣肘因素。

路透社认为,公众同样担忧米莱的经济政策可能引发“阵痛”,但相比之下,他们更加不满先前政府和执政党派应对经济危机不力,因而决定把选票投给米莱。

阿根廷大选将如何影响拉美政治生态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研究所 章婕妤

11月19日,阿根廷大选终选落幕。极右翼自由前进党人哈维尔•米莱大获全胜,以55.95%的得票率当选阿根廷新任总统。此系阿根廷自1983年结束军政府独裁统治以来,非传统竞选联盟候选人首次在总统选举中夺得头魁,打破了近年来拉美政治集体左转的整体趋势,而这或将带来拉美地区政治生态新的平衡。

传统政党外的政治“素人”

今年大选最终总投票率仅有76%,创下阿根廷民主回归40年来最低水平。历经初选、首轮选举和第二轮选举,大选结局三度反转,主流民意机构无一押中,实属罕见。米莱仅用3个月时间便从“陪跑者”晋级为“领跑者”,其光速成功看似意料之外,实则有据可循。

首先是选民求新求变心态迫切。在经历传统右翼马克里和传统左翼费尔南德斯两届政府后,阿根廷治理低效的局面未得到显著改善,传统政党形象大打折扣,选民被迫探求“第三条道路”的可能性。米莱作为政治“素人”和“局外人”的身份颇具吸引力,其摇滚明星式的另类风格一改选民对阿根廷政客的传统认知,尤其是对社交媒体等流量密码的熟练掌控更让米莱收获年轻选民的支持。

其次是情感战胜理智的结果。受近年疫情和国际形势变化等因素的叠加影响,阿根廷经济社会情况不容乐观。当前,阿根廷的年化通胀率已经达到142.7%,贫困率恶化至40%以上,外债规模和债务压力明显增加,失业率和非正规就业率也大幅提升,中产阶级返贫现象日益普遍。拉美经委会的预测显示,本年度阿经济将成拉美地区GDP降速最大的国家。这也使得民众希望变化的情绪不断积聚。

还有来自技术层面的累积效应。这主要包括米莱团队竞选策略的调整。选前米莱扬言终选可能存在舞弊情况,虽然后来这一谣言不攻自破,但在某种程度上团结了他的既有选民,强化了铁杆票仓。另外,米莱本人竞选主张争议性过大,本不利于拉拢中间派的摇摆选民,但在竞选后期他的言论出现温和化转向。另一个层面是前安全部长、右翼“共谋变革”联盟候选人布里奇失利后,右翼倾向选票绝大部分都定向分流到米莱阵营中。

“新平衡”面临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

2018年开始,拉美进入新一轮选举周期,左翼呈现出集体性崛起态势。拉美约90%的国土面积和区域前六大经济体均处于左翼政权统治下。阿根廷作为拉美第三大经济体,米莱的当选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一态势,或将形成拉美政治生态左右均势的“新平衡”。而这一新变化的潜在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一是阿根廷与周边拉美国家关系或将原地踏步、不进则退。委内瑞拉总统表示,米莱就任阿根廷总统是一种巨大威胁。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则直言,米莱的获胜是拉美的悲哀。巴西总统卢拉也表态将不会出席米莱的就职典礼。米莱和卢拉关系向来不睦。卢拉曾言“米莱当选将使拉美倒退至少40年”。米莱则扬言要中断和巴西的关系以及冻结与巴西的贸易往来。鉴于巴西是阿根廷重要贸易伙伴之一,大豆贸易是关乎两国经济的生命线,近日米莱外交政策负责人蒙迪诺再度改口,称外界对米莱外交政策存在误读,同巴西断绝联系将是阿根廷外交的严重错误。但这无疑构成了阿巴关系难以消弭的杂音。

二是对拉美一体化和次区域组织的影响则有待观察。米莱竞选期间表示将退出“南方共同市场”和“南美洲国家联盟”等左翼主导的地区一体化组织。考虑到目前南共市的四大创始国右翼占据明显优势,米莱或将不会轻易放弃这一抓手,以便重塑阿根廷在地区的领导力和遏制委内瑞拉重返该组织的进程。而且南共市深受各大跨国公司青睐,退出南共市的冒险行为可能会造成阿根廷贸易的巨大损失,必将遭到商界人士的强烈阻挠。但米莱及其经济团队针对南共市的不利言论将难免影响其凝聚力和稳定性。可以预见的是,拉美一体化前景将不如此前融洽和明朗。

中阿未来关系走向如何?

米莱外交政策也备受关注。判断下一步中阿关系进展如何,还需综合考虑多方因素。

一方面,美阿关系能多大程度上影响中阿关系。米莱的风评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相似,有“阿根廷特朗普”的称号。米莱胜选后,特朗普第一时间表达祝贺,称其将“让阿根廷再次伟大”。但现阶段米莱的个人倾向其实更偏向于特朗普本人而非美国本身。拜登政府与米莱关系不温不火,终选结果公布前白宫对阿大选关注甚少,米莱在华盛顿的知名度远不及“巴西特朗普”博索纳罗。在此基础上,美阿关系的不确定性也决定了其对中阿关系影响有限。

另一方面,中阿关系本身具有韧性和活力。建交半个多世纪以来,两国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双边关系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去年费尔南德斯总统成为唯一一个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拉美国家元首,访华期间还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阿根廷成为拉美地区第21个,却是第一个加入该倡议的拉美大国,对中拉整体和双边合作都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在经济层面,经贸关系是中拉关系的压舱石,也是中阿关系的稳定器。当前中国是阿根廷第二大贸易伙伴、最大农产品出口市场和第三大投资来源地。中阿不仅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还实现了双边贸易用人民币结算。中阿关系稳步向好的发展势头绝非一人或一届政府可以撼动。

【环球论坛作者简介】

▲章婕妤,女,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美拉产业链合作,中拉新能源产业合作,中拉关系和美拉关系,古巴、中美洲和南美洲国家国情研究。

【环球论坛栏目简介】

大众日报国际新闻评论专栏《环球论坛》开栏于2007年5月19日。栏目主打热点国际新闻解读,着力在新闻的深度延伸上下功夫,靠独家权威新颖的观点和论证确凿、鞭辟入里的深度分析影响读者,告知读者“新闻背后的新闻”。

《环球论坛》专栏欢迎读者用户赐稿。

责任编辑: 王文珏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