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于青菜”理财记

2020-06-02 10:01:00 发布来源:​《今参考》推荐

“于青菜”是清朝廉吏于成龙的外号,他在两江总督任上,每餐下饭主要靠青菜,时人称之“于青菜”。给父母官起外号,虽是戏谑之词,更有褒奖之意,可见民与之近,与之亲。

于成龙清名素著,除了“于青菜”之外,“于糠粥”“于豆腐”“于半鸭”都是于成龙在各地工作时留下的名号。民谚说,“千里为官只为财”,但于成龙为官几十年,不管当了多大的官,其日常生活一直“稳定”地处于温饱线左右甚至以下,图个啥?是他能力太差,只会高谈阔论清正廉洁,毫无经邦济世之才吗?不然,这位不追求自己生活水平,也没有太多生活情调的“于青菜”,是严于律己、宽以待民,不仅是一位廉吏,更是一位能吏,不仅有想法,更有办法,尤其为公理财堪称一绝。

于成龙在入仕之前,理财之能就已牛刀小试。于成龙的祖上是“永宁于氏”,曾是富贵之家,明末清初乱世之际,于成龙这一支家道中落。面对重重困难,于成龙作为“家长”,承担起了重振家业的担子。他“率其佃仆,及时耕种,及时耘耨”,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公平持正。于成龙勤俭当先,又颇有经济头脑,一边改进种植技术、精耕细作,一边逢低而入、不断扩充田产。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年,于家重兴。于成龙离家为官之时,已为长子于廷翼留下一份殷实的家业。

于成龙理家财,能振家业;理公财,更兴邦国。顺治十八年(1661年),45岁的于成龙被任命为广西罗城知县,这在当时是穷苦烟瘴之地。于成龙在《治罗自纪并贻友人荆雪涛》中所记,“入县中,一如郭外,居民六家,茅草数椽”,真是满眼凋敝,何处话凄凉!即使一穷二白,于成龙仍爱民敬业,经济之事一丝不苟,履职奉公兢兢业业。他有大局,更重细节,征收赋税的时候,在大堂亲自坐镇,以防胥吏弄虚作假。除了例行公务,于成龙尤重体察民生疾苦,曾向当时广西巡抚金光祖建议改革盐务弊端,“禁官运”“革埠商”,加大支持“流商”力度,引入战略竞争者,重塑市场,还利于民,普惠于民。于成龙还建议,积粮备荒,平准均输,打击“奸商”。这些建议疏通了市场流动,以良政良策安抚民生,在实践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于成龙因为政绩卓异,屡被升迁至棘手岗位,犹如救火队长。他在福建任上化解粮荒,尤为精彩。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63岁的于成龙被任命为福建布政使。当时,清朝正在致力统一台湾,大批军队入闽备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福建作为战区,军需补给压力巨大。部分米商一心囤积居奇,企图大捞一把,无异于火上浇油。因此,八闽尤其是重兵之地泉州,米价飞涨、兵民交困,康熙十九年(1680年)初,海峡前线激战正酣,粮草短缺越发严重。情急之下,福建总督姚启圣带头捐出五千两白银,同时令下属各司道府捐足五千两,凑齐一万两白银,交由于成龙火速前往福州购粮。其实,当时福州形势也不容乐观,米价已经翻倍,涨至每石米二两一二钱左右。怎么办?大举买粮,必将再度推高粮价,还不一定买够足数;若不速购,数万人马嗷嗷待哺。

转变思路,才有出路。于成龙出人意料地反其道而行之,坚定地做粮米市场的“空头”,组织实施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多空搏杀”。经过精细测算和反复推敲,于成龙改购粮为“借粮”,沟通协调,筹集足够“头寸”。于成龙的“筹码”是从粮道手中暂借,原为官方储备的秋粮,一般轻易不能动用,但是于成龙的周密方案和拳拳之心打动了福建巡抚吴兴祚,一路绿灯。于成龙从闽县借粮一千石,从侯官县借粮两千石,又通过各种渠道最终凑齐了五千石,先行运往泉州。接下来,外省粮食运抵福建,于成龙用这部分粮食补齐了官方战略储备,狠狠打击了市场“多头”的嚣张气焰。到嘴的鸭子飞走了,粮商原来的设想落了空,而且买卖双方局势已经发生倒转。由此,福州粮价不升反降,很快跌到了每石一两左右,市场“多头”经此一役灰飞烟灭。于成龙既救了泉州前线之急,又平抑了福州飞涨的米价,可谓一箭双雕。

于氏家训云,“我谓公道二字乃致富之要诀”。纵观于成龙理财之能,成功基石就是秉公持正,公私皆如是。仕途之初,离家之时,于成龙交代长子于廷翼,“我做官不管你,你治家莫想我”,可谓公私分明。仕途之终,于成龙“端坐而逝”,遗物仅为“绨袍一袭、靴带二事,瓦瓮中粗米数斛、盐豉数器而已”,更可谓公而忘私矣。廉生明,也生智。秉公持正,取之有道,用之有节,驭之有方,理财岂能不善,家国岂能不兴!

古时廉吏多为能吏,方能镇守一方、造福一方。

(崔庆/《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 王玉霞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