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终军自荐当特使

2020-06-25 10:02:00 发布来源:​《今参考》推荐

公元前114年(汉武帝元鼎三年),对汉朝极为敌视的匈奴伊稚斜单于去世了。此前,卫青、霍去病统帅的汉军在多次战役沉重打击了匈奴主力,导致其远遁,“漠南无王庭”。新旧交替之际,是改善双方关系的最佳时机,汉朝着手物色出使匈奴的特使。

此时,汉武帝收到了一封言辞恳切、壮怀激烈的自荐信,写信者是武帝身边近臣——“谒者给事中”终军,这封自荐信有“三奇”。一是舍贵求险。终军少有才学,18岁时被选为“博士子弟”,后又被武帝赏识,成为近侍。这个岗位陪王伴驾,很容易脱颖而出,大有发展前途,一般人求之不得。此前不久,曾经西行万里的张骞刚刚过世,出使外邦不仅鞍马劳顿,而且祸福难料,更何况汉朝与匈奴连年激战,执行“破冰”任务风险极大。二是自揭其短。自荐信书生意气昂扬,深藏拳拳之心。终军向往为国披坚执锐、不避矢石,他完全没有强调自己的优点,反倒是坦言自己的不足,“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认为自己少经历练,希望通过艰苦考验增长实际能力,成为真正的干练之才。三是甘做绿叶。终军明确表示甘效辅助之力,“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终军曾经以“天下为一,万里同风”为由,让假托皇命在胶东熬盐炼铁的徐偃认罪伏法、心服口服,既展示了说理明辨的本领,还坚定维护了中央权威和法律权威。终军有强烈的合作意识,知己所长,但不恃所长,希望找准切入点,为匈奴单于全面分析利害形势,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为达到国家的战略意图尽一己之力。

如此“求官”,无疑“自讨苦吃”,汉武帝以之为奇,并被深深打动,提拔终军为谏议大夫。但是,终军没能去北方鹰击长空,而是振作南下,到一个更加棘手的地方——南越国。公元前113年,南越王赵婴齐去世了,虽然亲汉的太子赵兴继承大位,但是南越国内局势依然云谲波诡,和汉朝若即若离。丞相吕嘉是三朝老臣,一向支持赵兴的同父异母长兄赵建德,吕嘉、赵建德是本土势力的代表,他们虽然一时蛰伏,但仍不断串联勾结、暗流汹涌。

汉朝希望通过和亲加强和南越国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敦促南越王前来朝觐,使其真正成为汉朝控制下的诸侯国,这是一个精心设计,但也是一个凶险任务。终军再次请命,壮怀激荡、抒发胸臆,“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请缨”典故即出自于此。这次,终军如愿以偿,成为汉朝使团的副使,抵达南越后发挥了巨大作用,顺利说服南越王以及辅政的太后同意“举国内属”,成功完成了本职工作。但是,汉朝正使安国少季在关键时刻优柔寡断、错失良机,此后庙堂失算,低估了南越国内反叛汉朝的势力,后续支援不力,局势一误再误。南越丞相吕嘉铤而走险,策动本土派发动叛乱,杀害了亲汉的赵兴和太后,拥立赵建德为南越王。混乱之中,汉朝使团全军覆没,终军同时遇害,血洒边疆,令人扼腕。

当年,终军以才学入选“博士子弟”,从家乡济南步行前往长安,进入函谷关的时候,不取守关官吏给予返程凭证,感慨“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豪言在耳,一语成谶。

(崔庆/《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 王玉霞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