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穿越千年的官场耻感

2020-09-28 10:00:01 发布来源:​《今参考》推荐

千年史册耻无名——出仕之耻

大诗人陆游没生在一个好时代,南宋那年头,国势每况愈下,民族危机深重,抗金志士们说起来都是咬牙切齿的。陆游年轻时,就立下报国志向,终于在年近半百时才圆梦,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抗金前线,担任巡视官员,投身于收复失地的准备工作。

当时,政府里已经形成一个爱国志士群体,他们同仇敌忾,成为抗金复国的中流砥柱。满怀干事创业激情的陆游写下“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如果不能在流传千年的史册上留名,那可真是够丢人的。

这段军旅岁月成为陆游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后来有些诗篇中满是回忆录的味道。晚年时他所处的环境画风突变,因为坚持抗金的立场以及正直敢言的个性,总是会招来当朝的权贵以及庸碌之辈的嫉恨和嘲讽,后来近二十年时间中,屡屡被贬,纵然才高志广,却憾于不能为国奉献更多,说起来就是一把辛酸泪。

后来梁启超在《读陆放翁集》中粉了陆游一波,虽然没有从正面揭露和谴责南宋投降派,但多少有些与爱豆惺惺相惜之意。梁启超格外推崇爱国主义和为国而战的尚武精神,现在说就是“干就完了”,因而他倡导改造文学、振作民气,达到救国拯民的目的。

在古代“家天下”的思想中,忠君和报国往往联系在一起,达成理想的同时,存在感也很重要,往小了说,要在当朝留下个好名声,往大了说,要名垂青史。所以管仲感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就是因为其“知道我不拘泥于小节,而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为羞耻”。

不过古时也有人以当公务员为耻,这就要从另一个角度说了。

魏晋年代,百姓不安居,社稷不平稳,江山摇摇欲坠,那些名士宁愿天天聚在一起扯淡,也不愿意与政府合作。他们的讨论叫清谈,他们的声誉叫清望,连他们扬起的尘土也要叫清尘,这种精神洁癖成了魏晋风度的一部分。

同为竹林七贤的山涛曾推荐嵇康做官,他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列出自己有“七不堪”“二不可”,丑拒。就算五次出仕的陶渊明,也最终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平生之志,在彭泽县令任上八十来天,挂冠而去,把官场经历比做“误落尘网”。

时至今日,出仕之路平坦而公平,公职有了前所未有的吸引力。即使没有扬名立万,也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更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但不可否认的是,公职身份已经被贴上标签,甚至被引以为荣。在个别情况下,荣与耻的概念产生混淆,要不然怎么会有官员教育儿子“做官的目的是什么?是利益。要不知疲倦地攫取各种利益”。

羞耻和个人追求并不矛盾,但打着羞耻的幌子隐藏真实的追求,或是以追求为挡箭牌干不知羞耻的事情,都挺可耻的。

包羞忍耻是男儿——士人之耻

春秋战国开启了“耻感”教化之下做人为官、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通过正己、内省和自律来达到个人与社会规范的行为逻辑。

孙武说,作为一个将帅,应该进不贪求战胜的功名,退不回避罪责。军事家的话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直到今天我们都能看到日韩两国的官员因为犯错而自杀,甚至看起来有点玻璃心。而在耻感文化的发源地,周礼之下,卿大夫犯了过错也都要自我惩罚,道歉是最基本的,辞职是其次的,自杀则是常见的。

但自杀并不一定是雪耻的好办法,杜牧在《题乌江亭》里说,“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就对项羽挥刀自刎这事不太认同,一个大男人,何必那么小心眼儿呢,毕竟“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样的故事多的是,受胯下之辱的韩信,后来成为汉朝的开国第一功臣。知耻的人往往豁达,因为他们发现遭遇困难或受到羞辱是一种激励。而韩信后来找到了当初羞辱自己的小混混,当大家都以为他会杀死小混混时,韩信却奖赏了他。

不过话说回来,那时江东这份无形资产已经在项羽手中被玩坏了,所以后来王安石旗帜鲜明地表示,项羽兵败乌江时已经天时地利人和尽失,即便过江也很难翻盘。

王安石本人也和“耻”有关系,如今仍然有说法,认为他搞变法让北宋政府里两个阵营斗得不可开交,要为靖康之耻背锅。要知道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灭亡,岳飞的千古名篇《满江红》就是为这事鸣不平。

但事实很清楚,靖康之耻的原因不是什么“文弱”,也不是什么“守内虚外”,而是灭辽这个近乎弱智的决策。这个决策团队里有不少红人,像蔡京、童贯、王黼这几位,都是多少年的著名奸臣,再加上除了皇帝干不好啥都会的文青宋徽宗,这王朝能不灭吗?

大家也看得出来,那个时候,朝廷高官已经没什么荣辱观可言,甚至为自己阴损的手段而傲娇,更别说自我惩罚了。

也有的时候,一个人犯了错,他最主要的情感是懊恼,而不是内疚,他懊恼怎么就被发现了。正如季羡林感叹“坏人是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因此坏人不可能变好”。好在社会在进步,制度体系逐步完善,生命诚可贵,自杀不可提倡,至于引咎辞职,这已经成为一种规章制度,看起来比内心的约束更靠谱。

当官避事平生耻——为官之耻

责任担当一直都是官场中的核心要义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政德文化的重要内容。孔子的“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用现在的大白话说,就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近几年最出名的是“当官避事平生耻”。这话出自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纪念爱国将士李钦叔的诗句。李钦叔才学过人,洞察人情世故,却在一次军变中以身殉国,元好问为好友写下“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這前半句说的是做公务员的心理底线,就是要以“避事”为耻。从古至今,“佛系”官员不少,以此为耻的却并不多。

《阅微草堂笔记》中有个故事:一人做梦来到地府,见阎王正在审案。一身着官服者走进大殿,自称为官所到之处只喝百姓一杯水,一生无愧于天地鬼神。阎王笑道:要说不收百姓钱财的就是好官,那么立个木偶在公堂上,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还廉洁吗?这人辩解道:我虽没什么功劳,但也无过!阎王说:你一生处处所求不外乎保全自己,审办案件时,为避开嫌疑不敢说话,对得起人民吗?办理百姓之事,怕麻烦不上报朝廷,对得起国家吗?

这种把底线当高线的思维,仍然存在,有的新官上任,承诺不贪不占还能被热捧。而懒政行为一旦流行,其危害程度不亚于贪污腐败。五代时期,后唐宰相马胤孙入朝不开口议国事、上堂不开印理政务、归家不开门见谏客,许多军国大事都在他手上耽误了。这样的人都能当宰相,可见当时的官场是个什么状态,所以后唐政权只维持了14年。

几千年后,“三不开宰相”的神逻辑又有了变种,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有人总结出自己的一套行为模式,将“多干多出事,少干少出事,不干不出事”作为保官避祸秘诀,练就了一身甩锅的本事。好在现代治理体系中,“天道酬勤”的古训是一方面,“担当有为受奖励,担当出错受保护,不担当与担当不力受惩罚”的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冯彬/《廉政瞭望》)

责任编辑: 王玉霞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