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启:大力弘扬沂蒙精神

大众日报记者 张浩

2022-08-04 10:50:10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大力弘扬沂蒙精神

□ 林学启

一种伟大精神的产生,必然有其生成的坚实理论基础、充分政治条件和深厚文化底蕴。沂蒙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同魂同核同根同源,又因其特有的文化土壤而呈现出别样风采;既一脉传承着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又提供了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初心使命落地生根的经典样本。习近平总书记用“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八个大字高度概括了沂蒙精神的本质特征,准确揭示了沂蒙精神蕴含的唯物史观、党性原则、政治立场、人文精神。最近,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公布了经党中央批准的沂蒙精神新内涵: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这十六个字的新内涵意义重大。这一新内涵揭示了沂蒙精神的政治意义,指明了群众路线是沂蒙精神生命线的本质特征。深刻昭示我们,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为党的工作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方法,维系着党的前途和命运。这一新内涵凸显了沂蒙精神的历史意义,诠释了百年大党成功的制胜法宝。深刻昭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必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这一新内涵彰显了沂蒙精神的时代意义,赋予伟大建党精神以鲜明的文化品格和时代内涵。深刻昭示我们,沂蒙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又独具文化气质。这一新内涵标定了沂蒙精神的实践意义,构建了新时代党群军民关系的价值旨归。深刻昭示我们,同心情深是构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党群军民关系的坚实基础。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沂蒙精神的政治品格

沂蒙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孕育形成的。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以沂蒙革命根据地为主的山东根据地,也就没有沂蒙精神。从历史文化传承看,山东根据地成为沂蒙精神形成的物质载体,是沂蒙精神孕育形成的沃土厚壤。建党初期,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就在沂蒙地区播撒革命火种。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是115师司令部、中共山东分局、新四军军部和中共华东局、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山东省政府等党政军机关所在地,被誉为“华东延安”。刘少奇、徐向前、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从根据地发展看,山东根据地是在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亲切关怀下成长壮大的。1938年4月,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到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希望中央加强对山东抗战的领导,并增派骨干力量。毛泽东同志敏锐把握山东的战略地位、斗争基础和沂蒙地区山多崮险的特点,高瞻远瞩作出了“派兵去山东”的决策,分三批派来山东200多名干部。八路军主力部队115师随后来到山东。这些战略举措,不仅壮大了根据地党和军队的力量,而且直接带来了延安精神的红色基因。从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看,毛泽东同志曾讲到,四野的主力,三野的一半,二野的一部分,一野还动员了几万兵,都是从山东动员的。罗荣桓同志也说过,如果没有山东根据地,要集中那么多的兵力进军东北是不可能的;没有山东根据地,解放战争初期集中我军向北转移就没有立足点,对后来大江南北的作战支援也将是很困难的。山东根据地的这些独特贡献,归功于党的全面领导。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沂蒙精神的政治品格。新时代弘扬沂蒙精神,就要做到:一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学习上跟进、认识上跟进、行动上跟进。二是高扬理想信念旗帜。革命理想高于天。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支撑无数革命前辈流血牺牲、奋勇向前的是心中熊熊燃烧的理想火炬;支撑老区群众无私奉献的是跟着共产党走,一定能够翻身解放的坚定信念。沂蒙精神告诉我们,有信仰的人意志最坚定,对信仰忠贞不渝的灵魂最高贵。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矢志不移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三是筑牢情感认同根基。从沂蒙精神形成的历史看,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才使得人民群众坚定始终不渝跟党走的信念,才有了“同心”的纽带,“情深”的基础。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看,习近平总书记领导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中展现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正是在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当前和未来的结合中,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才不断增强理性认同、情感认同。

始终践行群众路线是沂蒙精神的内在要求

沂蒙精神是我们党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写照。革命战争年代,山东是敌后抗战的重要区域,是解放战争的战略支点,国共两党、两支武装力量并存,为什么我们党立住了脚、并不断发展壮大,根本原因在于党和人民军队恪守一切为了人民的理念,让党的宗旨、党的群众路线在沂蒙大地落地生根,把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最大政治优势发挥到极致。在山东革命根据地,我们党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省政府,制定了党的历史上第一部《人权保障条例》,推行政治民主选举,人民群众获得了政治上的翻身解放;实行减租减息,人民群众获得了经济上的翻身解放;组织农民学习文化,人民群众获得了文化上的翻身解放。人民群众正是从我们党和人民军队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具体实践中,认识了共产党、信任了共产党,从而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沂蒙精神告诉我们,谁把群众放在心中,群众就把谁放在心上;谁把群众抛在脑后,群众就把谁踏在脚下。

弘扬沂蒙精神、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人民至上价值理念,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是深入持久地开展人民至上教育,解决“要不要”的问题。人民至上始终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不彰显着我们党践行人民至上的宗旨意识、使命担当。现在,有些同志作报告、作讲话、写文件虽然“言必称人民”“言必称群众”,但一到实际工作中就变形、走样,根子出在我们的思想深处没有树牢人民至上的理念,没有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二是把人民至上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解决“实不实”的问题。这就要着力破解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要维护公平正义,逐步建立健全能够兜住底线的社会保障体系,有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这就要善于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建立兼顾各方面群众关切关注、平衡各方面群众利益的分配协调机制和有效运行平台,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三是把人民至上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尺度,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是不是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发展成果是否由人民群众共享了,不是凭着我们共产党人的主观臆断,而是看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是否具体真实,最终要靠我们的执政实践和人民群众来评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发展成效的最高裁判者和共产党执政成效的阅卷人。

始终保持同心情深是沂蒙精神的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我们党之所以形成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干群关系,党政军民同心情深是坚实基础。一是同心情深铸就铜墙铁壁。“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从1937年到1949年,仅沂蒙根据地发生大小战斗4000余次。当时根据地420万人口中,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万多将士血染疆场。“沂蒙母亲”王换于创办地下托儿所,先后抚养80多名革命后代无一夭亡,自己四个亲孙子却因营养不良而不幸夭折。人民群众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战士的生命,用自己亲生骨肉的生命换取革命后代的生命,就是军民“同心情深”的生动写照。陈毅同志曾经动情地说过:“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人民,他们用小米养育了革命,用小推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二是同心情深锻造无敌之师。孟良崮战役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彰显着党和人民生死与共的磅礴力量。战役期间,仅支前民工高达92万余人,平均每个战士身后有3.4个支前民工提供保障。人民的参与使敌我力量实现了从2:1到1:2的惊天逆转,这其中蕴含的就是民心向背的力量!三是同心情深创造更大胜利。只有站在“群众的海洋里”,党政军民“团结得像一个人”,才能在胜利的旗帜上书写新的辉煌。历史充分证明,坚如磐石的党政军民团结、水乳交融的党群军民关系,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是我们的事业无往而不胜的重要法宝。

新时代弘扬沂蒙精神,就要做到:一是画好党群同心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什么是同心圆?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共产党人能够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就要牢记初心使命,代表人民利益最大公约数,而人民群众的具体现实的利益就是这个最大公约数的基数,因此,画好党与人民群众这个同心圆就是筑牢党政军民同心情深的基础所在。二是构建利益共同体。党和人民形成的利益共同体是同心情深的纽带所在。这就要求我们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作为最高价值原则。只要我们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就永远不会得逞。三是锻造命运共同体。党和人民群众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揭示了党与人民群众是命运共同体、情感共同体。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底色、本色、原色。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赓续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血脉,始终确保党的根基永固、血脉永续。

(作者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研究员,山东沂蒙精神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

责任编辑: 张浩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