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周刊丨张德勇: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高”在何处

2023-04-11 08:00: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是当前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明确形成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根本遵循和推进路径。

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2015年提出后,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然而,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涉及强化科技创新能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缩小城乡地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等。因此,要从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瓶颈出发,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我国经济抗风险能力和韧性,夯实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后劲。同时,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新需求,不断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显著的规模经济优势,是其他经济体难以比拟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应充分依靠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这个有利条件,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将这一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动力,要发挥需求牵引供给的作用,以高质量供给适应消费变化并满足消费需求,同时又能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新需求,供需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高水平动态平衡中持续扩大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依托。

以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国有14亿多人口,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迸发巨大的消费需求,而且消费日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态势。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消费市场快速回暖,尤其是接触型消费、服务消费回升比较明显,充分说明我国消费潜力巨大。有效释放消费需求,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增强消费能力,也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实现两者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济南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车项目。

2、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好转的现实需要

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对推动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好转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202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遭遇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全年经济顶住压力实现3.0%的增长,其中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二季度增长0.4%,三季度增长3.9%,四季度增长2.9%。今年以来,随着稳经济政策效果逐渐显现,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但也必须看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依然存在,特别是需求不足问题仍较突出,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好转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等,是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实现这些目标,有赖经济运行总体好转为前提。因此,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在不断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过程中,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巩固经济企稳回升基础,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考虑到内需修复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迫切问题,需求侧恢复总体上滞后于供给侧恢复,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目前有必要从着力扩大内需入手,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扩内需促消费;同时,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以有效投资创造有效需求。而且,有效投资是连接供给和需求的关键变量,对优化供给结构起到关键作用,有助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供给质量,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地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如此,供需两端双管齐下,突出扩大内需的拉动增长作用,培育更多经济增长动力源,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以增量扩张带动存量优化,不仅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和预期,也有利于为更好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供更大施策空间。

2019年8月,山东省港口集团正式挂牌成立,青岛、烟台、日照、威海、潍坊、东营、滨州沿海港口告别过去的单打独斗,握指成拳,形成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

3、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发力加力

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从全局出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短中长期目标有机结合,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动力、活力,推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四个面向”,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尽快扭转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其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强化企业主体创新地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使科技创新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从而将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国家发展和安全提供有效战略支撑。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通过市场化法治化的办法,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革和设备更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产业优势和竞争力,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尤其是要持续开展产业强链补链行动,避免被“卡脖子”,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法宝。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必须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按照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着力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和创造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和可预期的稳定营商环境,扩大市场准入,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与国际通行规则对接,在持续扩大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的同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作者:张德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 张浩 崔凯铭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