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周刊丨“乡村著名行动”何以“著名”?

大众日报记者 张浩 崔凯铭

2023-09-26 07:00: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乡村著名行动”何以“著名”?

□ 靳仔囡

近日,民政部印发《关于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发挥地名工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全面提升乡村地名建设水平,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如何“著名”?要全面加强地名管理,传承保护地名文化,加大信息采集力度,充分彰显地名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全面加强地名管理,杜绝“大洋怪”现象蔓延。长期以来,一些地区存在有地无名、多地重名、地名不规范等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大”“洋”“怪”,即刻意夸大的“大”地名、崇洋媚外的“洋”地名、离奇怪诞的“怪”地名等。地名如同一个人的姓名,绝非小事,不能任性而为、乱起乱叫。乡村地名起得好,可以提升乡村文化格调,提振乡村精气神;乡村地名起得不好,过于“大洋怪”,则可能会出洋相,不利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必须全面加强地名管理,贯彻落实《地名管理条例》,系统排查不规范问题。

传承保护地名文化,不能随意更改老地名。地名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保护地名文化,就是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些老地名记录着社会发展历程,富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既是承载着当地村民美好记忆的精神家园,也是一座文化宝库,是当地乃至国家和世界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随意更改老地名,不仅是对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的不尊重,还可能会割断当地村民情感上的寄托,受到大众的抵触。要加强优秀地名文化传承保护,建立地名保护名录,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乡村地名纳入保护范围,不随意更改老地名,守护好人们的精神家园。要让优秀地名文化进村入户,让地名文化融入村民日常生活。

加大信息采集力度,创新“一张图”服务模式。当前,数字乡村发展迎来春天。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新时代地名工作要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乡村著名行动”要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必然要搭上数字乡村发展这趟快车,让地名信息服务大脑“更聪明”,从而让群众更有积极性和幸福感。要加大乡村地名信息采集汇集力度,推进乡村地名信息采集上图,依托国家地名信息库和互联网地图,对乡村地区自然地理实体、居民点、道路街巷、交通水利、文化旅游、农业产业等地名信息实现应收尽收、常态更新、规范上图。要善于发动群众力量,提高图上地名活跃度。创新“一张图”服务模式,充分发挥数据底座作用,以“一张图”为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社会治理、文化旅游等领域提供区划地名信息服务。

责任编辑: 崔凯铭 张浩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