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周刊丨推动“四链融合”,为创新营造最佳生态

大众日报记者 崔凯铭 张浩

2023-11-28 07:00: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创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创新体系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一要为国家总体安全提供坚实的科技保障,二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三要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当前,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中,国家创新体系面临内外双重挑战。在新形势下,“四链融合”为赋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指明了可行的路径。

●在数智化浪潮推动下,科学研究范式和科技创新模式加速迭代升级,数据密集型和人工智能驱动的特征愈加明显,科研活动的精准度和成功率显著提升。科技创新需求侧与供给侧的互动界面不断更新,研发周期和成本得以压缩,效果大为改善。在此背景下,应密切关注创新链、产业链在要素集聚、结构重塑、功能再造方面变化的新趋势,及其对资金链和人才链匹配的新需求,因势而谋,顺势而变。

●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要素的顺畅流转和深度互动是“四链融合”的关键。

●以“四链融合”赋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应强化顶层统筹,在主体协同、平台建设、服务支撑、场景嵌入、机制联动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做好结构性设计。

以“四链融合”赋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 陈 强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创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创新体系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一要为国家总体安全提供坚实的科技保障,二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三要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当前,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中,国家创新体系面临双重挑战:内部的问题是整体效能不足,尚未形成科技创新的体系化能力;外部的问题是国际科技和产业合作正面临“脱钩断链”的威胁,国家创新体系与全球创新网络进行高水平互动的难度加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在新形势下,“四链融合”为赋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指明了可行的路径。我们要厘清“四链融合”的赋能机制和制约因素,找到推动“四链融合”的思路抓手,从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赋能机制

创新链旨在打通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产业创新的各环节,着重解决科技成果形成的质量和效率问题。产业链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求。创新链作为动力源,是产业链的供给侧,在满足市场终端需求的同时,创造增量市场,是国家创新体系的“血脉”;产业链作为载体,是创新链的需求侧,承接科技成果落地的同时,释放潜在的市场需求信息,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筋骨”。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的高效耦合和深度互动,可以促进国家创新体系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互适配、彼此成就,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及人力资源的协同发展。

资金链和人才链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关键要素,具有贯通性和穿透性。价值取向不同、风险偏好有别、供给模式各异的各方资金组合成链,保障研发活动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及人才作用发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成长壮大。人才是主导和链接创新链、产业链的“第一资源”,以战略科学家为核心,各领域的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员、高技能专业人才各尽其责、各展其能,形成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同频共振。

在数智化浪潮推动下,科学研究范式和科技创新模式加速迭代升级,数据密集型和人工智能驱动的特征愈加明显,科研活动的精准度和成功率显著提升。科技创新需求侧与供给侧的互动界面不断更新,研发周期和成本得以压缩,效果大为改善。在此背景下,应密切关注创新链、产业链在要素集聚、结构重塑、功能再造方面变化的新趋势,及其对资金链和人才链匹配的新需求,因势而谋,顺势而变。此外,不同领域的技术突破及市场响应方式存在差异,应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四链融合”策略,实现技术、市场及治理逻辑的互洽,赋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制约因素

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要素的顺畅流转和深度互动是“四链融合”的关键。当前,制约“四链融合”赋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主体协同上,围绕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及产学研结合,中央和地方政府已进行一系列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并开展密集的实践探索。但是,在“政产学研用金介”等主体之间,仍然存在思想未统一、认知有差异、信息不对称、行动难协调等问题。譬如,在产学研合作中,企业希望高校院所提供“交钥匙”的技术解决方案,高校院所则希望企业能够向前一步,更加主动地承接其研发成果。

在平台建设上,近年来,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进程加快,大科学设施的数量和能级跃居世界前列,研发与转化功能性平台建设突飞猛进。但就总体而言,这些设施平台的开放设计还不够充分,服务企业和社会创新的效果尚不明显。

在服务支撑上,科技服务业存在低端供给与高端需求之间的矛盾。前端的科学服务业缺乏面向尖端科学研究的服务能力。中端的技术服务业存在重要仪器设备、底层软件、关键原材料对外依存度过高等问题。后端的创新服务业则存在机构能力不足、科技金融服务模式较为单一等问题。

在场景嵌入上,作为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为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景,造就了每年130多万名工科科技人才的培养规模。但是,面向制造业高端化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四链融合”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场景还较为有限,迭代升级亟须加快。

在机制联动上,“四链融合”是跨产业、领域、学科及区域的复杂协调过程,需要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创新合作、条件支撑、生态构建等方面不断形成共识,进而采取一致行动。当前,设施布局建设、设备仪器共用等物理层面的机制联动比较容易实现,涉及营商环境优化、产业布局、收益共享及风险共担等思想和制度层面的机制联动仍然滞后。

在国际合作上,国家创新体系需要与外部世界保持高频度的信息和能量交换,在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中发展。但是,在逆全球化、泛政治化等倾向影响下,正常的科研及产业合作、人才和资本流动受阻,“四链”的国际融通陷入困境,亟待探索新的模式,建立新的渠道。

国际经验

在国际政治格局云谲波诡,全球经济发展动能不足的背景下,主要国家纷纷加大对前沿科技领域的前瞻性部署,持续加大投入,着力改善有利于重大科技突破的物质技术条件,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在统筹科技、产业、人才、资金等资源和能力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一些有益启示。

在链接各方资源和能力方面,德国弗朗霍夫协会与大学共建研究所,争取智力支持,并通过合同服务中小企业创新,获得研发资金。将企业技术需求及研发经费、高校人才资源、政府的研发经费补贴与协会的研发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比利时根特大学科技巷科技园与大学共享部分实验室和办公空间,并可以访问和利用大学的研究基础设施和人才资源库,园区企业为研究生提供论文选题的可能方向,学生可以在企业开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形成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模式。

在运筹全球优质智力资源方面,美国依托高等教育优势,以及具有竞争力的奖学金制度和工作许可制度,吸引全球1/3以上的国际学生,其中1/4学成后留在美国工作。2022/2023学年,超过105.7万名国际学生在美高校学习,另有超过19.8万名国际学生以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专业实习)身份在美工作。德国马普学会高度重视科研活动的“国际参与率”,286名所长中有1/3来自国外,博士后中九成以上是外国人,客座研究员中超过六成是国外学者。

在以大学为知识溢出中心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方面,2022年,日本政府启动“地区核心大学创新环境改善项目”,旨在发挥地区核心大学作用,根据其使命和愿景,结合地区经济发展需求推进创新活动,藉此吸引地方政府和产业界投资。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系统已成为该州第三大雇主,创造超过19万个就业岗位,有力支撑了区域创新发展和经济转型。

思路抓手

以“四链融合”赋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应强化顶层统筹,在主体协同、平台建设、服务支撑、场景嵌入、机制联动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做好结构性设计。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要着力打造面向多任务情境的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各类主体的深度协同。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在推进“四链融合”,赋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的示范作用。企业链接科技创新的供给侧与需求侧,应着力发挥其在信号叠加、价值发现、要素整合和创新集成方面的主体作用。

二要加快条件和能力建设。一方面,持续推进大科学设施的前瞻性布局,并着力提升开放设计和服务高水平科研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推动概念验证、中试平台、共性技术研发、技术中介、企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等功能性资源集聚,促进科技服务业高端化发展,增强“四链融合”的黏度。

三要增进对新形势下人才流动和集聚趋势的认识,充分考虑不同类型人才任务类型、成长规律及需求结构的差异,处理好培养与引进、使命感召与价值激励的关系,积极探索紧缺人才引进、培养和开发利用的新模式。

四要加快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研发、设施建设和数据资源整合,夯实物质技术基础,为“四链融合”全方位统筹、多主体互动、跨领域协调提供高效能的治理工具。通过多维度、多场域、多模态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科学定位“四链融合”中的“堵点”“卡点”和“断点”,实现“循数”治理。

五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在“四链融合”中的全生命周期赋能作用。对于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发等前景不确定,机会和风险并存,市场可能失灵的领域,既要发挥科技财政投入拾遗补缺的作用,也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具有耐心和耐受度的社会资本踊跃进入。

六要加强机制建设和联动,基于技术、市场、治理三重逻辑,建立和健全横纵贯通的政策及战略协调机制、主体间协同机制、考核评价及激励机制、重大科技和产业化项目会商机制、基础研究投入保障机制、社会资本投入引导机制、关键领域专门人才引进及储备保障机制等,并强化机制联动。

七要依托已建成的大科学设施,探索设立全球科研基金,策划和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在更大范围内吸引和运筹创新资源,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为“四链融合”注入国际动力,并通过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检验“四链融合”赋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效果。

(作者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长聘特聘教授,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 崔凯铭 张浩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