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周刊丨以“绿”为底,蒙阴如何推进共同富裕

大众日报记者 张浩 崔凯铭

2023-12-05 07:00: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擦亮共同富裕的绿色底色

□ 王丽云

近年来,蒙阴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持续探索北方山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生态好、群众富、产业兴”的绿色发展之路。今年6月,蒙阴县成为山东省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县。总结蒙阴县的发展经验,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坚持生态立县、生态富民、生态强县。作为山区县、老区县,蒙阴积极探索,形成了生态立县、生态富民、生态强县实践路径。其中,生态立县是基础。这些年,蒙阴县坚持生态立县,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全面增强,保护环境蔚然成风,蒙阴环境空气质量始终走在临沂市前列,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连年居临沂市第1位,天蓝、地绿、水清成为蒙阴的常态。

有了好环境,我们深入探索生态与富民的契合点,提出了生态富民的理念。在产业选择上,把桃产业作为富民产业来培植,蒙阴蜜桃以其优良的品质畅销全国并出口东南亚、迪拜等国家和地区。同时,依靠良好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农家乐、民宿等业态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了生态红利。

生态好了,老百姓富了,但是县域财政不够强的问题依然存在。对此,我们提出了生态强县,不断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持续做强二产,实现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在培植壮大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新产业,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整体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第二,抓住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这个重点。在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这组关系上,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发展生态产业,优化产业生态,实现良性发展。

一方面,坚持生态产业化,推动好生态孕育好产品,好产品做成好产业。立足生态基础,大力发展果、兔、蜂、菌、中药材五大富民产业。蒙阴是中国桃乡、中国蜜桃之都,全县蜜桃种植面积71万亩,年产量20亿斤。立足果业优势,创新党委领导联合社、支部领办合作社,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双领双全”模式,发展党组织领办合作社310家、联合社16家,与省供销社合作,在全省率先探索山区果园托管服务,托管果园13万亩,入社群众户均增收1.2万元,村集体年均增收3万元,蒙阴“北纬35°的甜”蜜桃品牌逐步打响。同时,以大生态为背景,发展壮大生态旅游、生态研学、生态康养等产业,特别是坚持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红绿融合,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建设乡村民宿片区12个,桃墟镇成为全省首批旅游民宿集聚区。以果业为基础,形成了“果菌肥”“果虫肥”“畜果肥”“果畜肥”四大循环链条,仅“果菌肥”一项就能让全县果农年增收1000多万元。

另一方面,坚持产业生态化,对机械、纺织、物流等传统优势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提升,推动产业绿色发展。一是以临工智造园建设为带动,推动机械产业智能化发展。与全国工程机械“链主”企业临工机械合作,投资31.6亿元建设了临工智造园,引进21吨以上挖掘机、5吨以上装载机整机生产,实现了工程机械由小型化转向大型化、全系列突破;引进车用空调器、新能源线束等14个项目,填补了工程机械链条中的空白,实现了从零部件到整机生产的全链条突破。二是以现代纺织产业园建设为带动,推动纺织产业数字化发展。投资16亿元,建设了现代纺织产业园,打造转型升级、高端引领两个板块,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分散的中小微纺织企业“拎包入住”,招引泰和新材、北京国人等高端纺织项目,引领带动纺织产业“智转数改”,向高端迈进。三是以现代综合物流园建设为带动,推动物流产业集群化发展。按照大物流、大服务的发展思路,投资13.5亿元,建设了集产业、仓储、冷链、配送、汽贸、会展等“业、仓、流”一体化的现代综合物流园,融入“一带一路”发展。

第三,抢占“双碳”发展这个风口。党中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后,我们迅速跟进,以“双碳”战略为引领,积极抢占新赛道,谋划布局新产业。

搭建绿色低碳发展平台。抓住济临经济协作区建设机遇,按照“承接、转化、配套、融入”的思路和绿色低碳园区定位,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的起步区,重点布局战新产业和智慧物流产业,并按照“济南总部+蒙阴生产”“济南链主+蒙阴制造”合作模式,在蒙阴建设济南“飞地园区”。同时,在济南高新区设立了蒙阴“人才飞地”——蒙阴研发中心,构建“研发孵化在济南,成果转化在蒙阴”的飞地科研模式。

培育新能源储能产业。抢抓新能源储能产业赛道,以商招商、亲情招商,通过与国企合作、与高校共建储能技术研究院等,大力发展新能源储能产业,谋划总投资150亿元的10个储能项目,重点推进与华润电力合作的润蒙抽水蓄能项目、与大唐电力合作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与中国电力合作的电化学储能项目,初步形成了涵盖抽水蓄能、空气储能、化学储能的全方位、多元化储能格局。

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场景。围绕智能低碳城市建设,蒙阴正在建设绿色云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通过分布式光伏设施和数字技术,建设零碳园区、零碳社区、零碳校区等一批低碳应用示范场景,目前全县公众绿色出行率达到80%以上。同时,在环蒙山区域开展“净零碳”乡村试点,连村扩面建设碳中和示范区,争做全省“双碳”发展试点示范。

第四,把握改革创新这个关键。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我们主动对标浙江、福建等先进地区,派出专业小队进行驻点学习,创新体制机制,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持续走深走实。

创新金融投入机制。把突破金融作为重点,建立“一乡镇一银行、一企业一银行、一项目一银行”机制,持续强化政银企、银保担合作,因地制宜探索“生态贷”“碳金融”“GEP贷”等10余项绿色金融产品,今年绿色信贷规模达24.8亿元。8月,与省农担、省担保集团签订政担合作协议,全县农担新增担保贷款2.7亿元,通过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增收。

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解决生态产品难度量问题,与中国环科院合作,在全省率先开展并完成县乡村三级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率先搭建起了生态资源大数据和GEP核算双平台,实现特定区域单元的GEP自动核算。为解决生态产品难交易问题,吸引国有企业、社会资本参与,搭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通过集中收储和规模开发生态资源,创新生态资源招商、经营形式,形成了“闲散土地利用、山水资源整合、沟域综合开发、生态文旅赋能”4种生态产品开发模式,片区化推出项目包10余个。

目前,蒙阴县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已初显成效。一是生态更美了。全县林木覆盖率73%,水质达标率始终保持100%,成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山东省生态文明强县。二是群众更富了。群众安居乐业,收入稳步提升,全县人均储蓄存款7.2万元。三是产业更旺了。高端装备制造等“六优”产业质效逐步提升,发展电商微商5600家,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30%,全县A级景区19家,年旅游收入90亿元以上,成为中国十佳休闲旅游名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作者系临沂市政协副主席、蒙阴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 崔凯铭 张浩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