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周刊丨公益的“是”与“非”

大众日报记者 张浩 崔凯铭

2023-12-12 07:00: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我给TA捐款100元,帮着TA治病,这是不是公益?

公益究竟是什么,不是什么?

个人如何做公益?

中国公益慈善事业面临哪些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就此,大众日报理论周刊邀请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贾西津作解读分析。

公益的“是”与“非”

□ 贾西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何谓公益?公益是什么,不是什么?这是我们在呼吁做公益慈善事业之前需要弄清楚的一些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明晰当下开展公益活动还面临哪些制约,又该如何加以破解,进而去更好地引导支持社会各界去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公众的爱心捐赠变得越来越普及。据2023年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数据,自2016年《慈善法》颁布以来,互联网公益筹款规模从20亿元到2021年突破100亿元,至今8年累积达到350亿元。

不过,看一些数据,就会发现中国的善款贡献呈现几个特点:

一是个人捐赠总体量远不及经济发展的国际水平。与发达国家常见的个人捐赠主导不同,中国的慈善捐赠主要来自企业,占比一直超过60%;而个人捐赠只占慈善捐赠总量约1/4,捐赠额约为GDP的0.05%。以美国为例比较,其慈善捐赠中近80%为个人捐赠,金额达GDP的2%。

第二个特点是重大灾害应急和其他时点性的偶发捐赠多,常态性捐赠少。如2021年互联网慈善筹款总额100亿元,有超过35亿元是“99公益日”的贡献。三是个人求助比公益慈善筹款更容易获得资金。如网络上个人大病求助,仅水滴筹一家自2016年成立至2023年6月底,就累积为患者募集救助资金约601亿元,其2021年筹集资金额超100亿元,和互联网慈善筹款的总额相当。

很多人会认为,都是爱心给与,无论是谁捐、怎么捐、捐给什么,不都是一样的吗?的确,从爱心的角度讲,都是做好事,是在行善,帮助人。但我们之所以要发展“公益”事业,有专门从事“公益”的组织,必须意识到“公益”有比爱心、行善、做好事更特定的内涵,从而有了更特殊的意义。简单地说,“公益”指向“公共利益”,即为了“不特定众人的利益”。进而,公益不仅是爱心,更注重行善的理念、价值观,有着对“如何向善”的方法追求。

举个例子,你见到一个受灾的人,或一个患重病没钱就医者、一个限于困境的家庭,给他100元,是在给他一份温暖,一份希望,传递人与人之间的善意。这100元的价值,从你给到他/她,能达到当下的、针对这一个特定人的、帮其增加100元的支付能力。如果有1万个同样的100元,就等同于100万元的支付能力。

如果旁边有另一个处于同样困境中的人怎么办呢?唯一的可能是同样的过程再重复一遍。如果今后再有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只能期望同样的过程再次重复一遍。这个过程一直重复,爱心可能也会疲惫,而且人数多时,也很可能出现简单重复、盈缺错位、不专款专用等情况。

那么,如果有人看到灾害问题、大病医疗问题、贫困问题,致力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愿景而努力,他可以做什么呢?比如针对大病医疗,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更有效信息减少治疗成本、尝试互助医疗保险建立成本分担机制、组织医疗社工对病患家庭指导服务、政策倡导推动关键药品进入医保、促进健康研究减少发病因素,等等……如此,同样的资金,可能从某个角度撬动问题的系统性解决,让问题处境中的人们普遍受益,我们所处的社会公共福祉得到提升。可见“公益”的机制,是可以升维发挥作用的。

为什么在当下中国的慈善生态中,普通公众不太认知公益,爱心参与时也更愿意直接针对受助人,或者更多的时候是在重大突发事件时才奉献爱心呢?

除了中国公益发展的时间尚短之外,主要原因大概有三:第一,直接给受助人看得见。直接捐钱捐物给受助人,过程短,结果直接,看得见自己的钱帮到什么。第二,对公益组织不信任。每一次善款的负面新闻都会加深公众对公益慈善领域的信任危机。第三,不知道怎么选择公益组织。公益组织数量众多,对于不熟悉的人而言,很难知道哪个做得好,哪个可能有问题,与其给到不知就里的组织,不如投向自己同情心所见、感人的故事。

这些原因都非常真实。但如果意识到“公益”的升维作用,对于有爱心而不了解公益组织、想更有效参与而找不到可信的组织或可行的参与途径,甚至有点“公益焦虑”的普通公众,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可以向上升维呢?大家不妨从这样几个做法开始尝试:

第一,从故事看到背后的项目,从项目连接公益的组织。很多人第一次爱心捐赠是从一个感人的故事、一次灾害事件、一个朋友圈热点话题、一个好玩的游戏开启的,这些都没有关系,但当你意识到自己在意某类问题的解决—比如,大病救助、减灾、减贫、公平教育,而不仅是满足下自己心情或随人情,那就多打开一点信息,看看这是个什么项目,或者自己关心的议题有什么公益项目?它从哪个角度去解决问题?方法过程想得明白吗?资金使用交待清楚吗?再进一步,做这个项目的是哪个组织?这个组织自己的使命感清楚吗?怎么决策、怎么监督,治理结构清晰吗?公开透明吗?此前做过些什么项目,反响怎么样?这样,就从当下故事或事件,连接到组织。找到有公益价值、有使命感、回应社会问题方法丰富的组织,是有效参与公益非常好的起步。

第二,找到自己喜欢的公益组织,持续参与。你不需要是专业的公益人,才可以推动自己关注的公益议题。但是看到公益组织很有必要。比如从一次偶然的公益行为,认识了议题背后的一个或几个公益组织,就记住它(们)。然后,日常想起来就关注下它的动向,下一次继续参与它的项目。在跟进过程中,如果感到它做得不合你想实现的愿景,或者对资金的交待不能令你放心,你可以转换支持的组织,也可以和它联系要求更多的了解。找到你欣赏和信任的组织时,就持续关注它、支持它,参与捐赠、志愿活动、社会监督、成为月捐人。背一麻袋钱撒到街头,也不如每月一元的月捐人,更具有公益价值。持续深度参与,每个人都能从公益小白成为公益链条上的一环,为自己关注的议题解决作贡献。

第三,关注别人没有关注到的地方。爱心常常发于社会热点,而公益心提醒你看到被热点忽略或遮盖的地方。例如弱势群体服务的公益伦理中关注“弱势中的弱势”,如灾区被报道最多的“明星灾区”捐赠物品堆积时,旁边是否有同样的受灾区还无法发声;在大家都愿意捐钱扶贫济困时,忽视了还有很多重要公益领域,例如心理关怀、人文教育、公共艺术,乃至公益行业支持。细化自己的选择,找到与自己意愿更贴切的小领域、不同的地方,也许会发现独特的意义。

第四,追求公开透明,不追求免费。有一个常见的公益误区是“零成本”偏好。如果一个组织说你的捐款100%会到受益人手里,另一个组织说捐款中20%会用于行政成本,你会立即决定捐给谁了吗?如果第一个只是依托财政资源,把捐款转入灾区、汇入财政救灾款支配了,第二个是一线救援,专业救援队深入最艰难地形开展营救,你会觉得哪一个更合成本效益呢?事实上,决定公益价值的是公益的理念、项目设计、支出合理性,公开透明地如实呈现是反映公益性的,“免费”反而并非公益特征。

第五,看到公益价值。我们接触公益,总是从“做什么事”入手的。深入了解公益,需要意识到,“是什么”“为什么”才真正定位了公益组织。也就是公益的价值观、愿景、使命。从价值层面理解公益,无论对于公众还是公益组织,可能都还需要时间。不过,意识到公益的价值维度,遇见价值观和使命感强的好组织,就不要错过了。

中国的公益现状,个人捐赠少,偶发捐赠和个人求助给与居多,不是公众缺乏爱心,而是公益生态还很初期。除了公众的公益意识养成,也对公益组织提出了更多要求:能不能提供更专业的产品,如何以公益伦理加强行业自律使公益部门再获信任,以及探索联合劝募、捐赠圈或捐赠人建议基金等方法提供可信的公众参与平台,都是公益组织要努力深耕的。

《慈善法》自2016年出台后正在修订,目的是促进公益慈善事业的规范发展。在诸多因素中,“公益”观是一个核心。“公益”是不特定众人的利益,公益事业立基于愿景、使命、价值观,它犹如给爱心插上翅膀,让公众的参与可以在升维的意义上发挥作用。

(作者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 张浩 崔凯铭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