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大第一书记工作组精心打造学习推普课,助力脱贫攻坚

2020-05-21 17:39:50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对于扶贫工作而言,推广普通话是教育扶贫的重要举措。”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派驻德州市临邑县第一书记工作组坚守初心和使命、扎根基层、牢记使命,在建强组织、扶贫攻坚、服务民生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2020年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工作通知》和省教育厅、省语委《关于落实2020年推普脱贫攻坚有关工作的通知》,第一书记工作组组织校(院)青年优秀教师以及学校临邑籍在校大学生,在省定贫困村营子村开展“诵读经典 推普脱贫”走进新农村活动。

乡村振兴金句引领推普脱贫方向。生物工程学院的陈梅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学习了习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金句。“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总书记的话通俗易懂,孩子们一字一字指读非常认真。陈老师向孩子们简单解释了什么是乡村振兴,为什么要进行乡村振兴,并带领孩子们通过诵读金句来寻找乡村振兴的答案:“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陈老师鼓励孩子们要学好本领,做有用人才,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

普通话1000句打好推普发音基础。生物工程学院刘娇老师,为村内20多名儿童讲解《普通话1000句》,刘老师分别从打招呼、做介绍、学普通话、节假日四个方面,为孩子示范标准普通话发音,并带领孩子们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刘老师不时地走进孩子中间纠正他们的发音,渐渐地,孩子们的发音由方言普通话转向了标准普通话。良好的发音打牢了孩子们今后学习和与外界沟通的语言基础,增强了对外交流交往的信心,有助于阻断贫困在代际间的传递。

传统国学经典提升推普脱贫底蕴。“夫孝,德之本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这是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张敏老师在带领孩子们诵读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的国学经典名句。当孩子们基本掌握普通话发音后,张老师鼓励他们用普通话表达自己。9岁的王士如,总把自己的名字念成王士“ruo”。当问她是哪个ruo时,她说是如果的“如”。性格腼腆的她,在集体朗读的时候,声音很大,但当自己单独面对大家时,却不敢发声。经过张老师一遍又一遍耐心的引导,王士如的声音越来越响亮。“我叫王士如,家住营子村,今年九岁了,家里有6口人。我爱我的家人,我爱我的家乡!”

当问到为什么爱家人时,11岁的王浩瀚说:“长辈们辛苦在外工作,就是为了养育我们。”随后,张老师讲解了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引用的“夫孝,德之本也”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含义,引导孩子们爱家人、爱家乡、热爱自己的国家,倡导孩子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参与到美好家风和村风的建设中去。

入户调查摸底扎实推进精准扶贫。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临邑籍大学生通过进村入户、实地察看、面对面沟通交流等方式,集中开展“普通话使用情况”入户走访调查工作。他们详细询问了村民家庭收入来源、生产生活、子女教育、对外交往是否存在语言障碍、是否有意向学习普通话等具体情况,同时还讲解了党的扶贫政策,特别介绍了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以及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等等。通过此次入户调查摸底工作,基本掌握了村民使用普通话的真实现状和学习意愿。今后,校(院)第一书记工作组将进一步加大推普脱贫工作力度,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增强推普脱贫工作的实效性,助力精准脱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进行无障碍的对话和交流,有利于贫困人口增加就业,有利于地方农副产品的外销。在今后的工作中,工作组将持续关注贫困村推普脱贫工作,建好学‘习’推普课堂,借助普通话的推广做好脱贫工作。”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第一书记工作组组长孙庆雷如是说。

通过近一年的扶贫,第一书记工作组不仅在资金、技术、物质层面上给贫困村进行了帮扶,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文化资源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奋斗决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乡土、助力脱贫攻坚。不仅为地方“输血”,更重要的是搭建起高校通向地方服务的桥梁,在通力合作中实现“造血”;既立足于当下扶持,更着力于脱贫攻坚长效机制构建。

责任编辑: 曹荣梅     签审: 郭利民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