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摘登看这里!

大众日报记者 田可新 张鹏程

2020-05-13 12:27:40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5月13日上午,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在山东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10位政协委员围绕全市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大局作大会发言。

记者选取部分发言,进行摘登——


民盟济南市委员会: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济南最强音

将打造“智造济南”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一是依托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和自贸区济南片区建设,打造沿黄地区产业高地。在京沪高铁这一国家交通大动脉沿线和沿黄节点,重点部署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和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雁阵型”产业集群。二是依托驻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筹备成立黄河流域智库联盟,主动牵头开展针对黄河流域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区域间战略协作和重大问题的相关研究,适时召开国际、国内及黄河流域城市研讨会议,为整个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三是依托新成立的山东数据交易有限公司和华东数据联盟,加强与黄河流域数据交易平台的协作,先行打造“智慧黄河”大数据平台,建立以济南为中心的黄河区域数据流通联合体。

民建济南市委员会:抢抓科技革命先机 加快区块链产业发展

建立政务区块链平台,推动政府效能全面提升。一是率先将政务大数据“上链”,实现各部门的数据共享共用。部门间的信息不畅,制约着政府效能的提升,而区块链可以迅速打破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数据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快速联动与同步,保证数据的统一性。通过各部门工作的数据信息上链,实现数据共享交易化,交易契约数字化,数据上链考核量化,推动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改革政府运行机制,提高部门和工作人员效率。二是建立基于区域或领域试点的全社会区块链数据体系,实现区块链平台上的数据自治。采用加密技术,维护自然人、社会法人和其他组织等社会成员的数据自治,第三方使用只需提出申请,经社会成员同意,数据即可开放,无需纸质证明材料,有利于推动行政审批服务中的“不见面审批”“秒办”等,不仅群众少跑腿,数据也不用跑路。三是以智慧社区建设为抓手,收集基础数据“上链”。社区居民的日常数据是最基础、最鲜活、最快捷的,居民可把日常生活的情况,通过手机拍摄等方式上传,形成翔实的数据链,从根本上推动基层社区自治。同时可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居民信用档案,完善我市的社会信用体系。

农工党济南市委员会:提升重大疫情科学处置能力,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如何持续提升新发突发重大疫情科学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成为打造“康养济南”的重要命题之一。建议: 优化公卫资源配置。启动市疾控心迁建项目,加大标准化建设,建立市级中心实验室,创造条件建设P3级实验室,并提升县级疾控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实施市县两级疾控机构垂直管理模式,赋予疫控部门独立性和权威性的专业话语权。激励各级疾控中心开展应用型科研,适时成立市预防医学研究院。加大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公卫岗位增编扩容,足额配齐疾控中心在编人员,对医疗机构公卫岗位适度扩编并纳入疾控体系管理,完善薪酬制度,提高待遇保障。建立疾病预防控制首席专家制度,调整公卫机构岗位结构,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打通高校和疾控中心人员双向任职渠道,从源头培养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


济南市工商业联合会:全面推动民营企业发展,为扬起龙头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目标导向,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实。打通惠企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聚焦中小微企业的“忧”与“急”,对疫情期间密集出台的涉企政策,及时细化量化,分行业进行汇总梳理、对号入座,增强政策的普惠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全市统一专业化涉企线上服务平台,从过去以部门、政策为中心转变为以企业为中心,针对不同类型企业提供差别化政策服务,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获取政策的便利性和时效性。二是推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抢抓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战略窗口期机遇,围绕产业发展对民营经济进行前瞻性布局,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以支柱性引领性龙头企业带动完善产业链条,加紧进行“补链、扩链、强链”, 优化产业布局,加快集约集聚发展。鼓励市内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发挥好政府采购示范带动作用,支持中小微企业开拓市场。三是培育“塔型”成长梯队。聚焦我市十大产业和优势产业链条上的中小微企业,积极培育隐形冠军企业,引导中小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围绕疫情抑制消费释放和催生新型消费培育,对智能制造、电商经济、无人配送、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力推动直播经济总部基地建设。

市政协委员,平阴县政府副县长 侯秀贞: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加快乡村产业振兴

实施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以大田种植、设施农业、病虫害检测等为重点领域,提升农业物联网水平。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让互联网成为智慧农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便捷化,实现市、县(区)、镇(街)及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互联互通,增强农民利用计算机和手机提供生产信息、获取市场信息、开展网络营销、实现智能生产和远程管理的能力,推动智慧农业快速健康发展,开启济南现代农业的广阔空间,努力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可新 张鹏程)

责任编辑: 田可新     签审: 王菁华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