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速集团京台高速泰枣段改扩建工程: 疫情之下复工有实招
大众日报记者 常青
2020-02-27 17:39:48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2020年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全面掀起建设热潮,时间紧,任务重,疫情当前,如何保障工程施工与疫情防控“两手抓,两手硬”?近日,记者对我省重点高速公路项目——山东高速京台高速泰安至枣庄段改扩建工程进行了探访。
在已经全面复工的京台高速泰安至枣庄段改扩建工程五标段施工现场,一架无人机正在上方盘旋巡航。承建该标段的山东高速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面对疫情,项目部创新监测方法,将原先用于观测泥塘、沟壑等特殊地形的无人机用于监测工人有无佩戴口罩、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活动等,一旦发现问题,就有工作人员赶往现场处理。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虽然作业场地相对空旷,但用工需求大、线路长、工序多,给施工过程中的防疫工作提出了挑战。”山东鲁桥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京台高速泰安至枣庄改扩建工程五标项目经理冯伟告诉记者,五标段全长43公里,贯穿滕州市全境,在这样长距离的施工线上,要做好防疫、复工两项工作,创新施工模式、调整施工工艺是实用且见效快的妙招。
保证施工的前提是人到位,然而疫情防控最忌人员聚集,为解决这一矛盾,项目部创新采用了作业面间隔施工与不同工序错峰施工的新型作业模式。冯伟向记者介绍:作业面间隔施工即确保正在施工的作业面(路面)前后一公里处不安排施工队伍,间隔工序施工即在同一作业面上只进行单一工序施工,两种模式都能有效防止人员聚集。可这样一来施工效率不就降低了吗?面对记者的疑问,冯伟表示,项目部已实行轮班倒制度,原先都是白天统一施工,晚上集体休息,如今变同时干为分开干,既保证了安全,也保障了效率。“了解到项目部是为他们的安全着想,工人们都非常理解和配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目前省内工人已陆续到岗,但仍有部分省外工人无法返回,缺人仍是影响施工进度的现实问题。对此,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副总经理、京台高速泰安至枣庄段改扩建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侯福金表示,这就需要从“加人“和“减人”两个层面下功夫。
加人,就是尽可能补充施工人员投入建设。务工人员经常是一支施工队居住在同个村庄,针对这种情况,项目部实行“点对点”包车,在做好防疫基础上,统一将他们接回。同时积极与当地有关部门配合,在征求本人同意的前提下,吸纳本地劳动力加入,仅五标段就已吸纳百余人,有效解决了劳动力短缺问题。
“减人就是更大范围、更高频率地使用机械换人、采用自动化减人,用预制装配代替现浇施工,改良施工工艺以减少人工的方法。”侯福金向记者举了个例子,一般一个盖梁主筋(钢筋)需要4、5名工人在现场加工拼接3天才能完成,现在随着钢筋加工机器人的投入使用,一个盖梁主筋只需要一名工人操作半天即可完成。结构物施工中的拼装组合模板工序,在使用了专业器械后也节约了一半的人力与时间,且并未增加过多成本。
调整施工工艺是节省人工的另一实招。例如在用混凝土拌合机拌和好的混凝土浇筑构件时,需要工人拿着振捣棒不停搅拌才能将混凝土中的气泡导出,以提高其强度。“如今我们在浇筑的模板外安装了附着式振捣器,再配一人进行补充振捣,能节约三分之二的人力且保证质量。”冯伟说。
据介绍,截至目前,山东高速京台高速泰安至枣庄段改扩建工程进场施工人员已达3200人,参与施工的各类机械设备1500余台套。自2月10日复工以来,项目已完成投资1.4亿元,基本达到原计划进度。(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常青 报道)
责任编辑: 蔡明亮 签审: 高翔
